《第五單元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精選3篇)
《第五單元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篇1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課題一 認識人民幣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6~49頁。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
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小明長大了)
師:今天是小明7歲生日,媽媽要帶小明乘車去買生日蛋糕和禮物,小明說:“我長大了,能讓我自己試試嗎?”于是媽媽把錢交給小明,由小明買車票,買蛋糕和禮物,你們看小明多高興啊!(教師邊講電腦出示買東西的畫面)。
“同學們,你們都用過人民幣嗎?誰能說說你在什么時候用的?”
學生自由發言。
師:“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人民幣?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介紹自己見過的人民幣。
生:①紙幣、硬幣。②幾元的、幾角的、幾分的。
師:“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人民幣)
探究新知
1.認識人民幣。
a.認識人民幣的單位
師:“同學們都見過什么面值的人民幣?”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幣。
生1直接說出幾元,幾角,幾分,教師板書。
生2說幾分,幾毛,幾塊。教師引導:平時說的幾分,幾毛,幾塊在數學上還可以說成什么?如果學生回答不準確教師邊說邊板書。
師:“元、角、分就是人民幣的常用單位。”
b.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師:(出示1元人民幣)“誰認識這張人民幣?”
師:“你可以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這張人民幣嗎?”
學生從字樣、顏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談自己對人民幣認識。
師:“在人民幣上,國徽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小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幣,組內互相交流。
師:(電腦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誰能給同學介紹一下這幾種人民幣?”
c.歸納整理。
師:“同學們把學具人民幣拿出來,在小組內擺一擺,說一說。”
師:“你能把人民幣分類嗎?”
學生可能按材料分為紙幣、硬幣;可能按面值分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角、分再細分。
師:“老師想知道以元為單位有幾種,以角為單位有幾種,以分為單位有幾種。誰可以幫助老師?”
學生進行介紹。
2.人民幣兌換。
師:“同學們學的很好,小明也認識這些人民幣。媽媽想考驗一下小明,于是說‘小明,東西買完了我們還有些零錢(課件同時出示一分一分硬幣),你去買一塊橡皮吧!’小明來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寫著‘1角’,他為難了。誰能幫幫他?”
生:“拿10個1分就可以買一塊橡皮。”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師:板書 1角=10分
師:“如果老師這里有許多1角1角的人民幣,我想買一把一元的小刀,應怎樣付錢?”
生:“拿10個1角就可以了。”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書 1元=10角)
師:“這有幾個問題,誰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幾分 5元等于幾角
10角等于幾元 80分等于幾角
3.大額人民幣的換算。
師:“小明和媽媽買完東西乘車回家,車票1元,可是媽媽的錢包里只有這些錢(出示大額人民幣)。沒有1元,怎么辦?
生:“可以換成1元1元的。”
師:“誰可以幫小明換一下?”生用學具人民幣邊擺邊說。
電腦出示:一張5元可以換______張1元。
一張10元可以換______張1元。
學生口答。
師:“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我們還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問題誰會?”
電腦出示:一張2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一張5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一張10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師:“如果要把100元換成50元,可以換幾張?換成20元換幾張?”
應用
1.兌換游戲。
a.1元換成零錢,怎樣換?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種答案,略。)
b.小組合作。把零錢換成整錢,或把整錢換成零錢。
2.模擬購物。
師:“拿你們換好的錢,到無人售貨玩具商店去買具,同學們一定要誠實,既不能多給也不能少給。”
教師出示貨架,上面擺好幾種標價不同的玩具。
師:“同學們準備好錢可以來買,說清買什么?是怎樣準備的錢。”
學生分組參與到購物活動中,有的當收銀員,有的當顧客。
師:“沒買到玩具或買玩具剩下的錢,你們打算怎么辦?”
生1交學費,生2買文具,生3捐給希望工程等。
師:“老師想給災區小朋友寫信,要8角錢買郵票,誰能幫我拿出8角錢?”
教師出示一些人民幣,指名取8角錢。
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你學會了什么?你認為誰表現的好?
課題二: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示形式。
3.培養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4.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并知道愛惜人民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用具、玩具等。
教學設計
設境激趣
聰聰、明明,他們倆今天也來了,他們有一些問題想問問大家。
1.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
2.按質地分為哪兩類?
1元=( )角 1角=( )分
一張2角可以換( )個1角……
教師給予鼓勵。
情景對話
(出示課件)聰聰、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幣干嗎去啊?
明明:我去買空尺子,我拿了12個一角。
聰聰:拿那么多,要是丟一個,怎么辦啊?
明明:那怎么辦?小朋友們,你們能幫我嗎?
過渡進入新課
1.師:我們該怎樣幫明明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生:可以去換錢。
師:那該怎樣換呢?
生討論
生a:可以換兩張5角,一張兩角
生b:還是多。可以用10個一角換1張1元,2個1角換1張2角。
明明:哦!原來12角=1元2角,謝謝你們!
2.我們幫明明解決了問題,聰聰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出示課件)
3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
師:你是怎么想的?
3.換錢游戲:小組四人利用學具互換。
4.師:現在,明明拿著換好的錢走進了“大張量販”。
(課件出示)尺子:1.20元
明明:這1.20元是多少呢?
師: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難了?誰來幫幫他?
學生討論
生:1.20元就是1元2角
師:對了,我們看1.20元中有一個小圓點,圓點的左邊表示元,右邊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這就是物品價格的表示方法。
師:看其它文具的價格,把對應的用線連起來。
(課件出示)
本子 0.50元 8角
墨水 3.00元 1元2角
書包 35.90元 9角
尺子 1.20元 5角
橡皮 0.90元 3元
鉛筆 0.80元 35元9角
5.師:你們看,聰聰也來了。
(課件錄音)聰聰:“聽說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學,我就拿著我的零花錢也來買一些文具,送給他們。”買一枝鉛筆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錢?一把尺子和一塊橡皮呢?小朋友,你們會算嗎?
師:誰來計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
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師:為什么把20角換成2元?答案(略)
(課件錄音)聰聰:我用10元去買墨水,該怎樣呢?
生:10-3=7元
6.小結:以學生為主,教師給予補充
7.出示課題──簡單的計算
實踐活動
(課件)小朋友們,你們想用手中的錢去買一些禮物,一起送給遠方的小朋友嗎?
選四名售貨員,開始自由下位買。
小結
(課件)小朋友們,今天我跟你們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可真棒!小朋友們再見!
生:聰聰,明明再見!
反思:
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知道物品價格的表示形式。培養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并知道愛惜人民幣。但個別學生掌握得不夠理想。
《第五單元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篇2
課題三 簡單的計算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50~51頁,練習九第8題。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在日常生活中的購物問題。
3、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教學重點:有關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教學難點 :統一單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教師:教學掛圖;學生:模擬人民幣。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 出示上兩節課所認識的人民幣學生辨認。
2、 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 學習例6。
(1) 出示1張1元的紙幣或1每1元的硬幣和2格1角的硬幣,請學生說出是多少錢。學生動手在自己的桌上擺出1元2角錢。
(2) 教師提問:“1元2角等于多少角?”學生先借助自己擺的學具“1元2角”進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學生演示操作過程。
(3) 教師進一步提問:“不擺學具,怎樣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導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4) 引導學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讓學生理解10角是1元,還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第1題。
2、 學習例6。
(1) 教師出示例6中的4種物品,醒目地標出4種物品的單價。提問:“0.50元、2.00元、1.20元、35.90元各表示這幾種物品的什么?它們各表示幾元幾角錢?”
(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派代表上臺說討論的結果。
(3) 引導學生概括認識物品單價的方法:小數點左邊的數表示幾元,小數點右邊的第一個數表示幾角,第二個數表示幾分。
(4)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第2題。
3、 學習例7。
(1) 創設童話情境:小豬幫小兔蓋好了房子。小兔除了買蘋果、蘿卜招待小豬外,還準備買2個漂亮的氣球送給小豬。小兔走到商店一看,漂亮的氣球有3種(出示例7中的氣球圖,并將這3種氣球編號,分別為1、2、3號)。買哪兩個好呢?小兔猶豫不決。小朋友,你能幫小兔選購氣球嗎?
(2) 學生和小兔一起認識每種氣球的價錢。
(3) 引導學生由無序選擇信息到學習有序選擇信息。
①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幫小兔選購氣球。能選幾種就選幾種,并寫出每種選法的算式和結果。
②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選擇方案和結果。每小組的選擇方案和結果基本上是無序的。對方案多的小組加以鼓勵,讓學生由成功感。
③ 引導學生將無序的選擇過程引入有序。教學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慮所選兩個氣球是不一樣的,這樣有3種選法。
出示:
每種選法的結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慮所選兩個氣球是一樣的,這樣也有3種選法。每種選法結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④ 讓學生討論:怎樣有規律地選擇氣球。強化上述有序選擇信息的過程,讓學生在討論中培養思維的有序性。
(4) 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名板演訂正。
三、練習:
練習九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四、小調查:
回家后調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價格,每人至少調查3種:①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法標價的?②它們各表示多少錢?
五、小結:
這些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新東西?
作業 布置:把調查的結果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
簡單的計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課后小記:
課題四 簡單的計算
課型:練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52頁,練習九10、11題。
教學目標 :
1、復習鞏固所學有關認識人民幣的知識。
2、通過模擬購物活動,使學生綜合應用人民幣的知識和10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減法計算問題。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的購物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價值。
教學重點:學會用所學人民幣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教師:例8教學掛圖,學生:模擬人民幣。、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2元+9元=( ) 6角+9角=( )角=( )元( )角
4元9角=( )角 78角=( )元( )角
二、學習新知:
1、 教師出示例8主題圖讓學生說說圖上都畫了什么?引導學生說一說圖上物品的價錢及小朋友的購物活動。
2、 學生參與購物活動。教師創設情景:現在你就在這個商店里,如果你有10元錢,你會買什么?(買1個皮球或1個乒乓球拍)提出數學問題:還剩多少錢?或應找回多少錢?學生列算式計算。
3、 如果你手中只有20元錢,想買一架小飛機,還差多少錢?學生列算式解答。
4、 求一個玩具比另一個玩具貴(或便宜)多少元?
(1) 學生在小組中提具體一些的問題,如乒乓球拍比小皮球貴多少錢?
(2) 學生根據同伴提出的問題列算式解答。
(3) 鼓勵學生提出其它問題。
(4) 列算式解答。
三、練習:完成練習九的10、11題。
1、 學生看圖明確題意。
2、 根據問題列算式解答。
3、 訂正答案。
四、小結:
1、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2、 希望小朋友們在以后的日子了,做好小當家,幫爸爸媽媽理財。
作業 布置:
板書設計 :
簡單的計算
課后小記:
《第五單元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46~55頁。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的十進關系,認識各種人民幣,能看懂物品的單價,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結構如下:
二、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在日常生活中的購物問題。
4、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三、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四、教學難點 :
有關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五、教學建議:
1、為學生提供本單元學習用的模擬錢幣。
2、設計好學生的實踐活動。
3、關于物品單價的教學。讓學生知道:
(1)單價中小數點左邊的數表示幾元,小數點右邊的第一個數表示幾角。
(2)物品價格用這種方法表示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交流活動中總結出來的,它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
六、教材編寫特點:
1、突出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集中學習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3、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教學。
4、增加認識物品價格的教學。
5、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認識人民幣。
七、課時安排:4課時
課題一 認識人民幣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6~48頁,練習九1~4題。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能較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3、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準備:教師:教學掛圖,課件;學生:人民幣的學具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購物圖和乘車購票圖: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買東西要用錢,乘車買票要用錢……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緊密相關,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錢的知識。
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2、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
3、出示第3幅圖,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錢是為了什么?”“你有零花錢嗎?”“你有存錢的習慣嗎?”
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朋友——聰聰和明明。他們要看一看我們同學誰學得最好!
二、探究新知:
1、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出示課件)
(1)仔細看,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
①區別新版和舊版:以10元為例。
分別出示新版和舊版的10元人民幣: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錢的?
這兩張10元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它們可以用來干什么?
②區別紙幣和硬幣:以5角為例。
分別出示5角的紙幣和硬幣: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錢的?
這兩個5角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出示5角硬幣:背面有什么?
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它,不要故意損壞它。
③教師任意出示一張大額人民幣,讓學生說一說面值是多少?
2、學習例1。
(1)每個學生先將課前準備的模擬人民幣進行分類,然后在小組交流各自的分類方法。
(2)教師展示:
①先展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按從小到大排列);
②在展示以角位單位的人民幣;
③最后展示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
(3)說一說:還可以按什么分類?(質地,數的大小,新舊版)
(4)讓學生數一數各類面值的人民幣一共有多少個,比一比哪種面值的人民幣品種最多?那種最少?
(5)說一說兩種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的幣值是相同的嗎?它們的圖案、顏色各有什么特征。
(6)說一說幾種硬幣的面值,想一想這些面值的錢幣為什么要做成硬幣。
(7)觀察書上的人民幣和我們平時所見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教師說明:像這樣,在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叫做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3、學習例2。
(1)師生做換錢游戲。
①教師出示一張2角幣,并提問:用1角幣來換老師的2角幣,應用幾個?
②教師出示一張5角幣,并提問:用1角幣來換老師的5角幣,應用幾個?
③學生在例2中上面兩題的空白位置上填數。
(2)繼續做換錢游戲。
①教師出示一個1元的硬幣,并提問:“你應拿幾個1角的硬幣才能換取老師手中1元的硬幣?”
②學生在自己在桌上先擺出1個1元的硬幣(或紙幣)?,再擺出與1元等價的10個1角硬幣。
(3)教師出示:
三、練習
1、做一做:
(1) 第1題:讓學生同做換錢游戲加深對人民幣的單位元和角以及它們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同時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2) 第2題:讓學生通過模擬購物活動,進一步掌握“1元=10角”的關系,同時通過對物價的了解感受1元的幣值。
2、完成練習九1——4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作業 布置:
板書設計 :
認識人民幣
課后小記:
課題二 認識人民幣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9頁,練習九5~7題。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并知道1角=10分。
2、能較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3、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能較熟練地進行人民幣地等值交換。
教學準備:教師:教學掛圖;學生:模擬人民幣。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1元 = ( )角
2、學生同位做換錢游戲:
(1) 用1元的可以換幾個2角的?
(2) 用五角的可以換幾個2角的和幾個1角的?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3。
(1) 教師和學生做換錢游戲。
教師先分別出示面值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并提問:“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和老師兌換,應該用幾張?”
讓學生將換的結果擺在桌面上,請一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結果,說出自己思考的過程。(思考過程:2元里面有2個1元,所以要用2張1元的。)
(2) 教師在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讓學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幣和老師兌換。
指名說一說怎樣兌換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思考過程:20元里面有2個10元,所以要用2張10元的。)
(3) 學生根據自己的操作在書上填寫例3,全班一起訂正。
(4) 在我們是日常生活中,這些以“元”為單位的面值的人民幣的使用率是最多的。
2、學習例4。
(1) 讓學生在桌面上擺出一角的硬幣或紙幣,同位兩個做換錢游戲:1鐵可以換幾枚1分的硬幣。
(2) 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
(3) 教師板書:
三、練習:
1、 做一做:
2、 完成練習九5~7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作業 布置:
回家到自己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里去調查一下練習九第8題這些物品的價錢,并填在書上。
板書設計 : 認識人民幣
課后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