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ou iu》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
3、交流,隨著交流點擊字與拼音放大,使學生不斷練習拼讀與認識生字。(領讀、跟讀)
4、下面,請大家同桌互讀音節與兒歌,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還有不會的再問一問。
5、指讀兒歌哪個小朋友自告奮勇,讀給大家聽。(指名學生一句一句讀)
6、請學生自己輕聲練讀、齊讀。
7、表演兒歌會讀兒歌了,老師問你們,想不想和小氣球一起去旅游。
你們先討論討論,該怎樣一邊說一邊表演。(學生討論,師發氣球)現在,就讓我們和這些可愛的氣球一起隨風起舞吧,(生表演)
五、總結學習,練習書寫
1、今天,我們和小氣球一起去旅游,不僅認識了aoouiu這三個復韻母,還學會了一首兒歌。小氣球可高興了,夸我們真聰明。下一節課,它還要來和我們一起學習呢?
2、書寫
請大家把本子打開,寫一寫今天認識的復韻母,寫的時候,請大家注意兩個單韻母要靠緊一些,不能分太開。(生寫字)
課后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以“情趣性、游戲性”為特點,傾心教學情境的設計。在學習“ao、ou、iu”的讀音時,充分利用仿真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圖猜讀音,嘗試讀(親自體驗),并以學生當“小老師”為主線,讓學生讀好3個新的復韻母。在教學復韻母的四聲時,帶著學生學完ao的標調后,讓學生嘗試ou和iu的標調,讓學生當“小老師”檢查其余學生對韻母四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既體現了老師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互學互評的生生交往。
在學習“ao、ou、iu”的讀音時,讓學生讀,再結合生活中的圖片,看插圖讀音,老師再來教學。在教學復韻母的四聲時,大膽的采用了“先放后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嘗試讀韻母的四聲兄妹,然后教師進行檢查,在這一環節中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地位。后面應用四聲兄妹說話,也積累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ai、ei、ui的教學經驗,我發現在復韻母的教學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1、發音要領難掌握,發音部位不到位,口型不夠標準。有些學生,教師越是強調發音部位,越是找不到發音部位。
2、復韻母雖然也有表音表形圖,但是,音與形之間,并沒有直接什么聯系,因此,學生并不能從圖記住它的音,很容易忘記復韻母的音。
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觀察老師的發音口型,猜猜教師發的是哪個復韻母的音,猜對的就是教師的好朋友,以教師與之握手的方式表揚鼓勵。這個游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的高,很興奮。還讓學生之間互猜,學生的興趣也非常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