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
在教學新課之前,我先讓同學們復習前鼻韻母和部分三拼音節(jié),為學習新課做鋪墊。教學此課時,我從插圖入手,通過看圖引導學生讀出圖下的音節(jié),再分析音節(jié),教學后鼻韻母。著重引導后鼻韻母的發(fā)音方法,我示范,學生觀察、模仿,反復練習。
掌握后鼻韻母以后,將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進行對照,比較:an——ang,en——eng,in——ing,以區(qū)別并進一步掌握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和后鼻韻母ing對比識記。
這一課的拼音練習沒有呈現拼讀過程,直接出現了音節(jié)這種編排形式并不是要求直呼音節(jié)。在進行教學時我盡量讓學生自己拼讀音節(jié),我適當做指導,三拼音節(jié)的練習,我通過先復習三拼連讀的方法,再讓學生自己拼讀,我注意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以達到共同進步。
ang eng ing ong教學反思
漢語拼音是識字的拐棍。《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于是我采用了下列方法來進行后鼻韻母的教學。
一、游戲故事,激發(fā)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于一切來說,只有喜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由于低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到小學課堂中,35分鐘學習時間對于他們來說是很漫長的。根據學生愛玩的特性,我在教學中穿插了一些游戲,如“摘果子”“闖關”等,在課堂中引入了孫悟空,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童話般的情境中學習,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緊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在后鼻韻母的教學,關鍵在于“ng”的發(fā)音,我在教學中對本課難點進行準確的定位。首先出示“ng”,教師說清楚發(fā)音的方法,然后通過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利用合作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發(fā)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教“ang、eng、ing、ong、ying”的發(fā)音,以點帶面,面向全體。
三、引導激活,合作學習
在教這幾個后鼻韻母時,我把指導思想定在“趣”字上。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最大限度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各種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個生動、直觀的活動情景,使一個個學生感到枯燥的拼音字母變成一個個孩子們喜歡的“朋友”,激活了他們的興奮點,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采用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等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把枯燥的拼音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聯(lián)系口語的語音,自主的學習所學內容,從中體會后鼻韻母ang、eng、ing的發(fā)音及四聲的讀法,最終達到能正確品讀相關音節(jié)。這一設計,不僅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又體現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語言表達、創(chuàng)新等能力。促使學生想學、樂學。
四、關注學生,面向全體。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本節(jié)課采用大面積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讀等多種方式,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都有和同學交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