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12 an en in un 課堂教學實錄
答弟子陳靜問暨《拼音12 an en in un 課堂教學實錄》點評
尊敬的王老師:
您好!
我本想著,在我們搞“公開課”活動時,讓您來現場指導我的語文課的,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請您來。但我又特別想給您探討一下拼音教學,故今天把我周四的課堂實錄發給您,請您給評介指導!王老師我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怎樣?
另外我還想請教王老師幾個問題:
1、每一課的拼音教學都要按這個步驟走嗎?:先認讀韻母 ——帶上聲調讀——書寫——和聲母組成音節讀。(我認為在拼音學習快結束了,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思路進行調整,您說呢?)
我的看法: 以上幾個環節,有的是不可調換先后順序的,譬如“先認讀韻母”,即使你是在新授課前面先“溫故”(這“溫故”實在算不得新授課的第一個環節),你要教學新的韻母,也不能不先從“認讀韻母”開始。“帶上聲調讀” 是必須排在“認讀韻母”之后的,但“書寫”就位置不定了——即可前可后。可以放在第二環節,認讀韻母以后就可以教書寫,也可以放在“和聲母組成音節讀”后教書寫。
當然,任何對學生學習有利的教學改革都是應該予以肯定的。譬如先由給漢字加注音開始,讓學生從具體的音節中分析出聲、韻母,然后書寫,都是可以的。如果拼音學習結束了,要復習了,當然是要去掉“先認讀韻母”這一環節了。一句話,教學思路的調整必須符合教學規律。
2、還有前段時間,我問您的“平行班的作業必須同步(一樣)嗎?”我認為孩子的接受能力、學習情況不同,作業應根據本班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來布置適合不同孩子的作業。
我的回答:我支持你的觀點。
如果平行班的教學同步,作業布置一定會同步。但作業布置的內容和作業量則無須統一,這是由作業的功能特點決定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做作業是為了鞏固新學的知識和方法,學會了的孩子可以不做作業。所以,“應根據本班孩子的學習情況來布置適合不同孩子的作業。”
如果授課都不同步,作業就更不能同步了!
不遵循教學規律,一味追求表面上的同步,只會影響教學。
熱切渴盼您的指教!謝謝您王老師,您辛苦啦!!!(請打開附件)
祝
健康快樂 弟子:陳靜
2009年10月24日
紅色部分刪除,【】內的為添改的內容,綠色部分為點評。
拼音12 an en in un 課堂教學實錄
設計思路:這是鼻韻母的第一課,我認為讓孩子們掌握五個前鼻韻母的發音、認清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由于農村的孩子方音特別重,故它又是本班孩子的一個學習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