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12 an en in un 課堂教學實錄
師講前三個,后兩個讓孩子們自已學習發音,讓發的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
【上面的圖文環節可以放在引出音節時使用。】
師:讓我們一起編首兒歌記住它們吧,我先來編第一句:
天安門,an an an a和n 就是an
師:聰明的你們,能不能像老師這樣:把下面的幾幅圖也編一句兒歌?
生:孩子們各自編兒歌,
指句回答 :
摁門鈴 en en en , e和n 就是en
樹 蔭 in in in , i和n 就是in
蚊 子 un un un, u和n 就是un
白 云 ün ün ün , ü和n 就是ün
(注:采用編兒歌的方式,讓孩子們練習發音和記住它的形)
師:孩子們,你們個個都是小詩人了,會編兒歌啦!讓我們拍起小手,把我們自己編的兒歌念出來
生:拍手念兒歌
【點評:兒歌編得不太準確,不如下面的“游戲”設計的好。】
師:孩子們,想不想玩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啞謎”,規則是:老師擺分別擺出這五個前鼻韻母的口形,讓孩子們說出是哪個前鼻韻母。然后,讓同桌兩個進行猜(孩子們的熱情很高,這個游戲意在鞏固五個前鼻韻母的發音,其實,孩子在看老師的口型時,也揣測了一遍發音要領。)
三、音節拼讀
師:孩子們,這個五個前鼻韻的發音,你們學得真好,如果它們和聲母朋友拉起了手,你還能讀好嗎?
生:自由練讀,
接下來采用不同形式的讀,有讀不好的同學,師相機進行指導。
師:孩子們,你們讀得真好,誰想跟老師玩“剪子、石頭、布”的游戲,
(如:拼讀“d—an——dan”當你的拳頭出來后,你要讀出dan音節。)孩子們讀的熱火朝天,就是平時讀不好三拼音節的孩子今天也學得很好。
師:孩子們正當你們讀得起勁時,大屏幕上的音節只剩下了這三組:
請孩子們仔細觀察,發現了什么?
【點評: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發現能力,符合課改方向。】
生:能說出第一組沒有u,第二組有u,(師相機補充:沒有u的叫幾拼音節?生:兩拼音節;有u的叫幾拼音節?生:三拼音節;第三組v上的兩點遇到j就沒有了——復習j q x和v相拼的兒歌。
師:孩子們學累了吧,讓我們活動一下,做做聲調操吧!全體起立,師帶調讀音節,讓孩子們做聲調操(用胳膊表示出聲調)邊做邊跟老師讀音節。
【點評:做過聲調操就下課,做操的意義是什么?如果放在上課15—20分鐘時,意義就大,一是在學生注意力將要出現不集中時,成為組織教學的一種方式;二是可以讓小學生放松一下,保護身體發育。放到下課前,意義就不大了。】
師:孩子們今天你們學得真好,回家以后把咱們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給他們玩玩我們的游戲。
陳靜好!看到你的拼音教學實錄很高興。一步一步很扎實,過渡也自然,只是有些環節設計不太合理,我的建議供參考。我對你們的拼音教學進度感覺是太慢了,用時太多。就是這樣,孩子們照樣有記不住的,寫不好的。要知道,學習這些字母的讀音、書寫這些字母,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一下子掌握牢固,實在是費力不見效。你想一想,在生字的學習過程中,不是時時要使用到拼音嗎?使用的過程不就是復習鞏固的過程嗎?多次的實際操作是最好的復習鞏固,你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