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第一課時教學案例
學生評:音不準,那個地方讀錯了……(教師可適當引導評價:除了生字,我們還可以這樣:老師覺得他讀的聲音很響亮,這一點就很好,讀得也很流利。他雖然讀得不好,可是老師看他讀得可認真了,老師相信經(jīng)過你的努力,你一定可以讀得好的對自己有信心嗎?雖然他讀錯了一個音,可是他把整首童謠都讀得很流利呢!不錯的。)
5、教師范讀:
看小朋友讀得那么認真,那么流利,老師也想要讀讀這首童謠了,小朋友給老師這個機會嗎?
學生:給。
師: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聽清啦:老師讀的時候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等會兒老師要問問大家,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播放古箏曲,教師范讀,引學生入境,音樂漸漸變小。
師:告訴劉老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色呀?
可能1:學生:我看到了一個村子。
師:哦,再讀讀課文,說說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村子呀?
學生:是煙村。
師:(點擊煙村)看,這就是“煙村”。這是一個炊煙裊裊的村子,再請小朋友仔細看,你還讀懂了什么呀?這個村子里有什么呀?(村子里住著幾戶人家。)
可能2:學生:我看到了亭子。
師:課文中哪個詞是寫亭子的?
學生:亭臺。(展示亭臺的圖片)這就是亭臺。
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些什么呢?
學生:亭臺真漂亮……
師:你這么喜歡亭臺呀,就請你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學生讀:亭臺六七座。
可能3:學生:我看到了花。
師:再看仔細一點,再讀讀這句話,哪個小朋友能說說你看到的花多嗎?
學生:多。
師:哦,多呀。你是從課文中的哪里看出來的呀?(八九十枝花)
師:對呀,(課件點擊花)你看,這邊的花真多呀!八九十枝花。
結(jié)合實際:師:小朋友想一想,說說你們平常看到的花是什么樣的。
學生:很美……
原來老師讀的童謠已經(jīng)把你帶進這個美麗的小山村了呀!
6、有感情朗讀:
我們已經(jīng)參觀了這個小山村了,劉老師現(xiàn)在呀,可喜歡這個地方了,你們喜歡嗎?喜歡呀?那就請小朋友帶著喜歡的語氣再美美地讀讀這首童謠吧!
學生自由讀。
師:誰最勇敢了,敢第一個舉手?好,請你來。(可配簡單動作,如花)
評讀:他讀得怎么樣啊?
個別句子可以范讀,讓學生比較。(可以加上手勢讀,像剛才一樣,誰來讀。
師:他讀得好聽嗎?你想讀嗎?
7、背誦:
師:會背的同學背,不會背的看書讀。
伴音樂,師生齊背童謠。
師:還不會背小朋友下課的時候還可以再努力,現(xiàn)在我們就背到這兒好嗎?
8、拓展練習:
師:我們今天在童謠里認識了10個數(shù)字朋友,當它們離開課文的時候還能認識他們嗎?
⑴ 互讀:
請同桌考考你,請小朋友拿出信封里的漢字朋友讓你的同桌讀一讀吧。(每桌學生一個信封,內(nèi)裝寫有十個漢字的詞語卡)遇到難讀的字可以請教一下你的學習伙伴。
同桌互讀,評價互讀情況:讀完了就請小朋友再把生字卡片裝進信封,放到桌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