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教學設計、說課及反思
(爸爸媽媽為什么笑了,是學習這幾個句子的難點。通過句式訓練,化難為易,既幫助學生理解的句子的含義,又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要做個尊敬父母,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四)在游戲中鞏固生字詞
在14個生字的鞏固中,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幾個游戲。
1、四人一小組拼貼被拆散的生字的部件
2、聽故事《小兔家里來客人了》,學生聽完故事后,說說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同時讓學生說說故事中藏著哪些今天剛認識的朋友,根據學生的匯報,逐一板貼詞條:
臺燈 電視 茶幾 沙發 報紙送水果 笑了
(愛聽故事,好動好玩是低段學生的共性。在故事與游戲中鞏固復習所學的生字新詞,真正體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理念。)
(五)寫字指導
關于寫字,學生在前兩課已接觸過,也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而本課寫字指導,重在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同時把字的筆畫、筆順做為重點指導。
(六)板書設計
根據低段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的板書,我主要用圖文結合的方法,以利于識記生字新詞。
左邊是8種物品的圖片右邊是8種物品的名稱
《在家里》教學反思
執教者:江海燕
《在家里》是學生學完拼音,開始識字的初始內容。本課要求識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考慮到識字量大,而且學生剛接觸識字學習,本課教學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并取得較理想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 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一年級的學生喜歡游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我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游戲。如在復習鞏固環節,我把所學的生字的偏旁和部首分發給各個小組,然后由學生四人一小組合作拼貼組合生字;這樣讓學生在動手又動腦的游戲中,輕松、快樂地識記所學的生字。又如,猜一猜,連一連:老大天天演戲報紙
老二每日作文電燈
老三千里傳聲電視
老四送來光明電話
在這個游戲中,既鞏固“報紙、電燈、電視、電話”這4組詞語,又理解了詞義,真是一舉兩得。再如,在聽《小兔家里來客人了》的故事中,既鞏固了所學的字詞,又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要做個尊敬父母,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2、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鼓勵學生多識字。喜歡得到別人的贊賞,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是每一位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關注每一位學生,善于捕捉每一位學生的點滴賞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如“你真棒”、“這是你獨特的識字方法”、“這個字你讀得真好,獎你再讀一遍”等使學生愿意識字,體會到識字的樂趣。
3、鼓勵學生當小老師。小學生有著非常強的表現欲望,讓學生當小老師,學生可以充分表現自己。如,在讀準8種物品名稱的環節,我讓學生同桌合作,輪流當小老師,這樣既復習鞏固了拼音教學,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奮性。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一切活動必須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一切活動必須是為學生學習服務。本班學生接受能力不強,再加上拼音掌握得不夠理想,因而實際課堂操作與預設相差甚遠。本以為,40分鐘可以完成認識8種物品,識記“沙發”等8個生字,以及書寫“上、土”兩個字,但在去掉圖片與拼音,讓學生識字時,才發現大多數學生還是不認識字。于是,我隨即放棄了原先的預設方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扎扎實實地進行識字教學。40分鐘很快過去了,我的教學任務無法完成,課自然不完美。盡管如此,可在課余時間,檢查學生所學情況,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掌握的超好。我想這一切緣于我對學生的尊重,緣于我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