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 教學案例(精選2篇)
在家里 教學案例 篇1
[教學過程]
一 識字
1 看圖,說說家里有那些擺設和物品
2 結合圖畫讀出卡片上的詞語
3 看拼音,練習讀準詞語
4 去掉拼音讀詞語
5 試讀生字,交流識字經歷,認識新偏旁
6 擴詞訓練
二 鞏固練習
1 鞏固識字 選擇括號里的一個字與括號外的字組成詞語
2 再認偏旁,試讀帶有這些偏旁的字和詞
3 看圖讀詞語,擴展識字
4進行熱愛家庭生活的教育
【教學反思】
1抓住重點,落實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認識八個生字和三個偏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這個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識字活動,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由看著熟悉的圖片試讀詞語,到拼讀,去掉拼音讀,最后獨立認讀生字,由詞到字,然后再由字到詞,指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擴詞,遵循了語文教學字不離詞的原則。
2 結合實際,在生活中識字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受過良好的學前教育,加上在生活中家庭的教育,對一些生字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在教學時不必逐個生字講解,更不必統一識字方法,只要適當的指導就可以了,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孩子們給生字組詞,再認偏旁時出示的詞語,看著家庭生活的圖片讀詞語,雖然有的字筆畫較多,但是都是孩子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這樣在課堂上讀一讀,認一認,加深了印象,豐富了積累。
3 真實課堂,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品質
雖然這是一節公開課,但是課前我沒有告知孩子,他們完全是在對新課的好奇和興奮中來完成學習任務的,所以孩子門在課堂上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積極舉手,大膽發言,所有的學生都展示了真實的自我,既培養了學生認真學習,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的辦事態度,也培養了學生誠實的好品質。
在家里 教學案例 篇2
一、教材簡說
本課有一幅圖、一組詞語和一篇短文。詞語是圖中事物的名稱,多為家庭陳設和用品。
圖畫內容是一個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報,媽媽在看電視,“我”讓爸爸媽媽吃水果,家庭充滿溫馨。
二、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會寫“上、下、土、個”4個字。培養學生認字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培養尊敬長輩,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行。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8個字,會寫“上、下、土、個”4個字。培養學生認字的興趣。
難點: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四、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投影儀
課時設計:
3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都有一個個幸福的家,能讓大家認識一下你的家嗎?(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畫或照片介紹自己的家)。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放大的課文中的情境圖: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紅同學的家,小紅聽說今天有一群小客人要到她家里參觀,于是早早地就做好了準備。你們看,她已經站在大門口來迎接我們了。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我們一起和小紅打打招呼吧!(小紅,你好!)
那讓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吧!“小紅,你的家真漂亮!”你能像老師這樣夸夸小紅的家嗎?小紅的家為什么這么美呢?(干凈、整潔)是呀,我們小朋友自己的小屋也能像小紅的家這樣干凈、整潔,一定會比小紅的家更漂亮的。
2、請你仔細地觀察這幅圖,看看小紅家里有什么?(老師將學生所說的在圖上標示出來,不要求掌握的忽略。)
小紅家里有這么多東西,我們這樣講太凌亂了,老師給你們一個句子,請你選擇三樣東西,用“小紅家有……有……還有……”把它們串起來。(老師范講。)誰再來說?(指名說)
評折:教學緊密地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進入學習內容很自然、輕松,由參觀故事帶入情境圖,引出所學詞語,培養學生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注意了說話和句子訓練。
3、在這些詞里就藏著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生字娃娃(出示生字卡),請你先自讀詞語,然后把生字找出來畫上圈,圈好的小朋友自己借助拼音認一認,把生字多讀幾遍,同桌之間可以互相幫忙。(要求讀準字音)
4、指名嘗試認讀。(誰來試一試,其余小朋友認真聽,你聽到有讀得不正確的地方就請你當小老師幫他指出來。)說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小結:我們學習漢字既可以向別人請教,也可以借助拼音,還可以留心觀察生活,使更多的漢字成為你的朋友。
5、同桌互練。(一個認我會讀的字,另一個對照拼音聽讀準否,聽完后幫一幫。交換角色練習。)
6、教師用卡片練習,比比哪組讀得既準又快。
評析: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認字積累,積極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7、認識偏旁:氵 扌 火
a、你們讀得這么認真,把偏旁王國的三位偏旁娃娃也吸引到教室來了,想認識它們嗎?請你借助拼音讀出它們的名字來,看誰能與它們交朋友。
b 、課件出示偏旁 氵(s n di n shu )、 扌(t sh u p ng)、火( hu z p ng),學生借助拼音自學偏旁。
c、你認識哪個偏旁娃娃?誰還想與它交朋友?指名——齊讀
d、去掉拼音,你們還認識嗎?(教師打亂次序點偏旁,學生齊讀)
e、這三個娃娃都來自一個叫做偏旁的王國,他們的本領可大了,能與漢字部件一起組成許多不同的漢字。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字中有氵?(河、洗)
f、那今天我們學習的生字中,有哪些字帶有這幾個部首呢?(學生找出來讀一讀,然后組詞,說句。)
評析:對偏旁規律的認識和掌握有利于學生識字能力的增強。
8、除了帶有這些偏旁娃娃的生字,其他的生字你能幫他們找找朋友嗎?再讀生字,組詞,并用“電視、電話”各說一句話。
9、開火車讀,齊讀:
(課間操:游戲《找朋友》)
10、游戲:《幫小雞找蟲子》
小朋友們通過剛才的活動找到了自己的朋友,高興嗎?你愿意把你的幸福帶給別人嗎?這里就有一群需要幫助的小雞,你們愿意幫幫它們,讓它們也像你一樣高興嗎?看一看,小雞該吃哪條蟲呢?
評析:根據小學生特點,要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很困難,課間進行適當的游戲,能再度調動學生學習激情。
三、利用情境再次識字:
1、生字娃娃們和小朋友們玩得真高興,現在他們感到累了,想回家了,看看,回到家的生字娃娃你們還認識嗎?(出示詞語,抽讀。)
2、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嗎?(齊讀,分男女生讀)
3、出示偏旁、部件,讓學生將能組成字的兩部分合起來,在認讀。(把各偏旁、部件分發給各個小組,小組中合作拼、讀)
4、猜一猜,連一連。
老大天天演戲 報紙
老二每日作文 電燈
老三千里傳聲 電視
老四送來光明 電話
5、說出自己認識的帶“三點水、走之兒”的字。
四、課文學習:
1、大家到小紅家里看了看,感覺小紅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從哪兒看出的?引出課文學習。
晚上小紅一家人在做什么?爸爸媽媽為什么笑了,我為什么笑了?
小組交流,抽生匯報,答案不要求統一。
2、指導閱讀:
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桌相互檢查幫助,老師巡回指導。
體會家里安寧和親情,想想爸爸和媽媽開心的笑,自己笑時有什么樣的心情,有感情閱讀課文。
學生讀,抽生評價和老師評價,指導學生讀得流利,有感情。
說說:你在家里也這樣做嗎?今后該怎么做?
評折: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朗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不是空洞地講有感情讀,得讓學生明白是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讀。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讀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拓展:
在你的家里,除了我們今天這節課認識的東西之外,還有什么?
六、寫字:
今天,小朋友們和許多漢字成為了好朋友,這還不夠,還要會寫。出示生字“土”、“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字是怎么寫的?誰能說一說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能不能提醒其他小朋友,要寫好這兩個字,哪幾筆很重要?
寫字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學生描紅。
看見小朋友寫得這么好,老師也想和你們進行比賽。你們能給我這樣的機會嗎?師范寫,學生評議。(老師做有針對性的指導,指導重點是“個”字。個:撇的起筆高,捺的起筆低一點兒,兩筆相接,開口度大。豎居中,不與“人”連接。)
小朋友也想像老師這樣把字寫好嗎?就看老師的字,模仿寫一個。學生仿寫。
七、課后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家用物品名稱,回家后請你和爸爸媽媽一同做家具和電器名稱的卡片,貼在物品上,這樣你就可以學到更多的字了。
說話:有個溫暖的家多么幸福!那我們在家里快樂長大了,該為家做些什么呢?
評折:體現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思路,處處都有閃爍著新理念的火花,十分關注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三維一體”目標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及和諧統一;最后,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豐富閱讀教學的內容,對課程資源的合時開發和利用,體現出學習內容的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