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學案例及點評
【主題】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在活動中體驗成功。【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本設計力求體現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激發學生課前搜集材料的興趣,整合音樂、美術學科的方法,使靜止的語言符號流淌出音樂的旋律,圖畫的意境。使語文課堂變得“充實”、“厚實”起來,喚起一年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喜歡我們的語文教學。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2個字,認識筆畫“乚”。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認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生(課前畫自己喜歡的季節)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把春夏秋冬請到了我們的教室里,看,他們來了。(課件依次呈現美麗的春、夏、秋、冬景色)
師動情地描述:這是萬物復蘇的春天,這是生機勃勃的夏天,這是楓葉飄飄的秋天,這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小朋友們,四季美嗎?
生齊:美!
在課的一開始就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引發情感沖動,為進入新課學習儲備必需的情感因素。
二、范讀課文
師:下面就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走進美麗的四季。(師配樂范讀)
師:課文寫得美嗎?(生齊:美!)想不想讀讀?(生齊:想。)
一年級學生模仿性強,教師有感情地范讀,準確地傳情,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
三、初讀課文
1、翻開語文書,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讀準它,難讀的地方把它多讀幾遍。(學生自主讀課文)
2、誰來讀給我們聽聽?其他小朋友認真聽,看誰的耳朵最靈,能夠發現這個小朋友哪個字讀得最準,你要向他學習;哪個字讀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指名讀)
師:他讀誰了嗎?評一評。
生1:“說”是翹舌音,他沒讀準。
師:你能教大家讀讀嗎?(學生教大家讀)
師:你的聲音真響亮!
生2:他的“挺”沒讀準。
師:應該怎么讀?(生讀)
師:你的后鼻韻母讀得真準,教大家讀讀。
師:你教得真好!不過,老師還是要表揚這個同學。他讀準了大部分字的音,相信認識生字后,他會讀得更好。
3、(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你會讀嗎?(對于難讀字詞,教師要進行及時必要地領讀。如“鞠著躬”、“肚子”。)自由拼讀、學生當小老師領讀、讀給同桌聽。
4、去掉拼音還能讀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下面我們來開火車讀,哪組先來?(出示詞卡)
生:兒歌:小小火車開得快,一開開到這小組。
通過學生自讀、互評、教讀、游戲完成讀書的第一步讀準字音。
四、熟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