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說課設計4
【說教材】一、教材內容
《小小的船》是小學語文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首兒歌!缎⌒〉拇愤@首兒歌以優美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圖──月兒是小船,“我”坐在“船”上看著藍藍的天空和閃閃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發兒童朗讀的興趣,驅譴他們的想象。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一個偏旁“門”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課文和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
【說教法和學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本著教學有法,但學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將采用以下方法和課件進行教學。
語文傳統教學方法的精髓之一,便是以讀為主,為理解而讀,為進入語境而讀,為訓練思維、表達、想象而讀。《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從研究學生入手,以學生發展的需要來確定教學。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特確定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直觀法。老師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境,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
2、交流、表演法。學生通過同桌交流、自由交流、表演等形式,以期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3、多讀多背法。《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朗讀,在教學中,我把指導朗讀和背誦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中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在讀中實現詞句的訓練和語言的積累。
【說教學程序】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在課堂上,我們不僅需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能力,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做引導者,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做學習的主人。因此,我教學的具體環節如下:
一、課件激趣,音樂導入
1、播放課件,《小星星》歌曲。
“在上課以前,老師想請同學們聽一首歌曲,請把你的小耳朵豎起來。”(以音樂做導入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有很大的期望)
2、老師用課件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小聲讀課文,把不會讀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來。(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
2、老師用生字卡教讀生字。
“我們一起來把這些生字讀準,男女生比比賽,看誰學得快!”
3、學生玩“找動物”游戲認生字。(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記住本課所學的生字)
4、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
5、老師范讀,學生小聲跟讀。
“老師也想讀一讀,你們愿意的話,可以小聲地跟著我讀!
6、學生指名讀。
7、點擊課件,播放《小小的船》,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老師特意為你們帶來一份禮物,想不想看?”(本環節作用有二,一是把情緒有所下降的學生調動起來,二是中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