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我會拼圖》說課設計
3、動靜結合,穩中求勝
本課是一次制作交流課,交流的前提就是制作,制作是對學生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培養的極好途徑,正因為如此,組織好制作的過成也是一種很難的事情,如何讓這些小學生又能動手,又能停下來注意聽、注意交流學習也至關重要,:我對學生一開始就說最會學習的人,將是拼的最好,說的最清楚,講的最生動的人。哪一個孩子不希望自己好呢?抓住這樣的心理特點,我一節課有動有靜,一步一個腳印,一步更進一步,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習方法的培養,使學生圓滿的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1、從圖入手,觀察激趣:
在教學本環節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所給的圖畫,讓他們說出圖上都畫了哪些內容,通過此過程揭示制作的要求是:用圓形紙片拼圖,通過觀察圖上三個已經拼好的圖來說明圖形的使用方法:可以用整圓也可以用圓的一部分,又啟迪學生開動腦筋拼出更多的東西。
2、明確目標:
還能拼出什么圖形?
評評誰說的好,誰做的好?
讀書上的要求,從而知道我們的要求是:能用不同的圓和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形,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別人的作品。學生只有明確了目標,才會為了達到目標而去努力。
3、學習拼圖:
說話對每個孩子都沒有,但能不能說好,那就不一定了。困難在哪兒呢?難就難在不知從何說起。這也是我們從前說話教學中一直解決的不太好的問題 。
我在這部分的教學中體現了教──扶──放的認知學習規律。先教拼教說,尤其注重抓好切入點,引導學生從簡到繁的學習,讓學生聽清看清一步說一步,全都看完聽完后,馬上實踐,在實踐檢驗有了真切的體驗后,情不自禁的開口說話,怎么做的就怎么說,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切實做到讓每個孩子先學會拼、再看拼圖練說,在學會的基礎上,放開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想象能力自己拼圖,并把自己的作品和制作方法充滿自信的介紹給大家。這樣給學生創造了自主創新學習的空間,把語文學習融入生活,把生活的精彩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在學習拼圖、口語交際這一過程中,對學生說話、口語交際過程中出現用詞不當,表意不明,表達不清的時候,迅速準確指出問題所在,教會學生用規范語言來表達,使口語交際課不失其語文的趣味。
4、評價:
口語交際課著重培養的是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體現在學生的聽說態度、語言習慣、口頭表達上,對于本節課來講,評價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評評誰拼的好,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評評誰說的好,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向說的好的同學學習,創造了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語言情境。
5、課后延伸: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但學生的創造現象,學生的語言表述是無限的。語文學習的天地不僅在課堂,更大的一部分在生活的大世界中。于是我讓學生回家當一次小教師,教爸爸、媽媽或鄰居小朋友拼貼圖畫,這是一次極好的實踐過程,更是口語交際是否圓滿成功的真實體現,讓學生在生活中交流,讓學生在教流中鞏固,讓知識在鞏固中創新,我認為這才叫學習“口語交際”,這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