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案例
情景說明:雪純潔,晶瑩,它是冬天的小精靈,也是大自然送給萬物生靈的一份厚禮。小孩子們都是愛雪的,關于雪的兒歌一樣愛讀。青島版小學語文第一冊《雪地里的小畫家》一文,語言富有童趣,讀起來趣味盎然。怎樣讓一年級初入學的小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感受、體會和把握課文輕松活潑的基調呢?讀好課文中的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我是這樣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話的。
[教學過程]
師:冬天到了,你們最盼望的是什么?
生:下雪。
師:(播放下雪的錄像)你們看,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小朋友們,也包括你們,從屋子里跑出來,想干什么呢?
生:用手接住雪花,看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生:用手抓雪花。
生:追看雪花跑,一邊跑一邊叫。
生:還想堆雪人,打雪仗。
……
師:小朋友們想干這么多事情,說明了什么呀?
生:說明小朋友們都喜歡下雪。
生:說明小朋友們都玩得很高興。
師:課文中的第一句話寫的就是這樣的情景。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你能讀出小朋友們高興地叫、喊,開心地玩雪的情景嗎?(學生自由練讀后,教師指名學生讀,感到學生朗讀還沒有到位,教師覺得有必要進行范讀。)
師:聽老師讀這句話,跟你們讀的比一比,看看你聽出了什么?
師:(范讀第一遍)說說你們聽出了什么?
生:老師讀的聲音越來越大。
師:你們很會聽。再聽一遍看看又聽出了什么?
師:(范讀第二遍)說說你們聽出了什么?
生:老師讀得越來越快。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再聽一遍,看看這一遍你們還能聽出什么?
師:(范讀第三遍),再說說你們還聽出了什么?
生:覺得老師讀得越來越高興。
師:你們的感覺非常對。你們想一想,老師讀這句話時,為什么聲音要越來越大,要讀得越來越快,還讓人感覺越來越高興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后,作出了如下回答:)
生:這句話好像是小朋友叫喊出來的,告訴大家下雪了,叫喊的時候聲音越叫越大。
生:連著喊兩個“下雪啦,”當然是越喊越快;
生:下雪了,小朋友們可以出來玩雪,很高興,讀這句話時就要讀出越來越高興。
師:同學們既會聽,又會說。想像小朋友看到下雪后高興地玩雪的情景,就要這樣讀。其實,老師這樣讀,除了想像下雪的情景,還有一個小秘密,請問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句話中兩個“下雪啦”后面有什么不同?
(黑板上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 )
生:第一個“下雪啦”后面是逗號,“,”第二個“下雪啦”后面是感嘆號“!”。
師:是的,你們很會觀察。雖然都是寫“下雪啦!”但是后面的標點符號不同,朗讀時的語氣也不同。讀第一個“下雪啦”,可以讀得平靜些,讀第二個“下雪啦”要讀得熱烈些。所以,剛才老師讀了三遍,[
同學們聽出來了,老師讀得聲音越來越——(生答:大),讀得越來越——(生答:快),讀得讓人感覺越來越——(生答:高興),F在,你們能讀好這句話了嗎?
(學生興致勃勃,迫不及待地開始練習朗讀。)
[教學反思]
1、想像情境,進入角色。
“下雪啦,下雪啦!”一句是《雪地里的小畫家》一文的首句。讀好這句話,對學生讀好全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朗讀指導中,教師和學生一起觀看下雪的錄像,想像下雪時小朋友們(也包括自己)歡呼雀躍的高興情景,調動學生的情緒和情感,讓學生進入角色,為朗讀好這一句作了較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