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 分課時教案
3、運用學法指導學生學習4—6節。
(1)老師引讀課文,學生圈畫不懂的詞語。
(2)學生質疑,四人小組討論解決。
(3)匯報學習情況。
(4)句式練習:
要下雨了,小魚()。(板書:小魚游到水面)
(5)指導朗讀。
四、學習第七節。
1、從哪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2、多媒體cai課件播放:螞蟻忙著搬家,并與小白兔交談。同法自學第七節。
3、檢查自學情況。
4、創設情境,練習說話。
課文沒有寫小白兔是怎樣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螞蟻的。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怎么說?
5、句式練習:
要下雨了,螞蟻()。(板書:螞蟻往高處搬家)
6、指導讀大螞蟻的話。
五、學習8—9節。
1、多媒體cai課件播放:小白兔往家跑,雨下起來了。
2、同法自學第8—9節。
3、聯系上文想想”大雨真的下起來了”中的“真的”說明什么?
4、指導讀小白兔的話。
六、說話練習
(多媒體cai課件播放蝴蝶、烏龜等在下雨前的表現),練習用“要下雨了,(誰)(怎么樣)”說話。
七、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小白兔)感到很悶
(小燕子)低飛提出
25 要下雨了
(小魚圖)游到水面
(螞蟻圖)往高處搬家
教學模式說明: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小白兔和小燕子、小魚、螞蟻的對話,介紹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根據課文中小燕子、小魚、螞蟻講的話次序相似這一特點,本課采用了“導、扶、放”的教學模式。
此課教學,“導”很重要。本課設計了“看、讀、議、讀”的教學方法“導”學課文的第1—3自然段:
(1)看。充分發揮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直觀性強的優勢,播發一段段課文動畫小故事,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讀。教師以導讀、問讀的形式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3)議。鼓勵學生圈畫出不懂的詞句,大膽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學習中解決疑難,之后在班上匯報自學情況。并以“要下雨了,(誰)(怎么樣)”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學生較難解決的問題,教師再適時進行點撥。
(4)讀。在教師精心設計的賽讀、比較讀、分角色讀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美讀;再以“看、讀、議、讀”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自學課文的第4—6 自然段,此為“扶”;最后,再讓學生按此方法自學第7—9自然段,由此,學生經歷了一個“看圖,讀文,質疑,自學后釋疑,美讀”的學習過程,也在此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
以上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合作學習,解決疑難,培養學生初步的質疑意識和質疑能力,這是此教學模式的優點。
(該課獲市賽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