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鳥蛋》教學實錄及評析
【教學實錄】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好聽的音樂,請你輕輕閉上眼睛,仔細聽,然后說說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播放《百鳥朝鳳》片段)
生:我聽到了許多小鳥在叫,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小鳥在大森林里嬉戲玩耍。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鳥們快樂地唱歌、跳舞,好象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中。
師:你們的想象可真豐富呀!請看(播放錄象),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鳥類可是一個繁盛的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鳥類的身影。那么鳥媽媽是怎樣把他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兩只鳥蛋》(板書課題)。請大家帶著喜愛的語氣,輕聲齊讀課題。
(生讀課題)
上課伊始,播放音樂和動畫讓學生想象,使學生感到心情愉悅,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寓教與樂,拉近了動物與人之間的關系,把學生的情感、思維調動起來,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想知道關于兩只鳥蛋的故事嗎?
生:想。
師:想就請你們快快打開書到39頁,自己讀讀書吧,要注意,讀書的時候讀準每個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字就多讀幾遍。
(生讀課文)
師:讀了課文你能告訴大家你都知道什么了嗎?
生:我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師出示兩只小鳥貼圖)
生:我知道課文中的小男孩把鳥蛋送回了。
師:看來,同學們讀書很認真,讀了一遍就知道這么多了。現在,我們再把課文讀給同桌聽聽,你讀我聽,我讀你聽,兩人互相檢查,讀音正確嗎?要是他讀得好,就向他學習,要是他有困難,你就幫幫他。
(同桌互讀)
體現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貫徹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把識字、讀文、學文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一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先讓學生對生字和課文內容有個整體感知。第二遍讀課文,同桌互相讀課文,養成合作交流的好習慣,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師:我想大家一定讀得特別好,誰愿意讀給全班同學聽聽。
生:(4人)讀課文。
師:誰能說說他們讀得怎么樣?能評一評嗎?
生:我認為你們4個讀得都挺好,但最好的還是宋楠同學,你的聲音洪亮,吐字清晰,還很流利,我要向你學習。
生:謝謝你對我的評價。
師:還有誰想讀?有這么多同學想讀,那好,就請你在小組里讀一讀,如果誰讀得好,就用你喜歡的方式去表揚他。
(生在小組里讀)
師:剛才老師發現你們讀得特別認真,那都有誰得到了別人的表揚,請舉手。
師:祝賀你們,誰愿意代表你們小組讀給全班同學聽,我們看看他每句話讀得流利嗎?
(指名讀)
師:你認為張齊同學讀得怎么樣?
生:張齊同學,你讀得很好,做到了字正腔圓,讀得還有感情,我能給你提出一點不足嗎?
生:可以。
生:媽媽的話如果再慢一點就更好了,你能接受我的建議嗎?
生:謝謝你給我指出不足,我會繼續努力的。
師:讀得認真,評得更好,還有想讀的嗎?想讀的同學請你起立,我們看著大屏幕一起來讀,好嗎?
注重了課堂的及時評價,做到了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直接交流,體現了評價的生生互動,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發展了學生語言,培養了學生的客觀、正確的評價和接受評價的態度以及認真傾聽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