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路》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模擬采訪,傳遞真情。(1)正巧,這時候森林電視臺的記者經過,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決定采訪你們。(出示記者圖)師戴頭飾演記者:你們怎么一個個皺著眉頭,捂著鼻子的?這兒發生了什么事呀?以前這兒一直是這樣的嗎?那是怎樣的?怎么會這樣啊?鴨先生,這可是你家門前的小路啊,你最有發言權了,請你說。引導讀句(課件出示句子: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小路變成這樣,能全怪鴨先生嗎?(接著再叫多個“小動物”說說。“小動物”根據生活體驗,認識到自己也有錯,紛紛讀上述句子)記者:看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得在晚上的森林新聞節目上說說這一點。(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表演,讓學生內心的情感在邊走邊演中宣泄,在采訪活動中澎湃。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通過體驗——表演、采訪,進入了現實生活中的角色,讓學生覺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2)美麗的小路不見了,我們都很傷心、很難過,不過別急別急,你看!最后美麗的小路又回來啦!(配樂,出示圖片)引讀10-12節。(最后出示小動物開心的動畫)(四)回味愉悅情景,享受寫字樂趣。看大家高興的樣子,看來美麗的環境能給人帶來快樂,其實一手漂亮的字也同樣能給別人帶來美的享受。1、(出示“趕、起”偏旁顯紅)誰來讀讀這兩個字?仔細看看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2、范寫“趕”“起”邊范寫,邊講解。走字旁,筆畫要伸長略平些,注意要寫得外大里小,捺是平捺,要拖住干字和己字。半包圍結構的字要注意,里面部分要緊靠偏旁,不能寫得太大,也不能寫得太小。3、書空“己”,先描寫,后自主書寫。(背景圖片音樂)(意圖:整堂課情感的大起大落,以造就課堂的起伏感。在鮮明的情感對比中,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更深一層。學生的情感由喜到悲,由歡到愁,但是“悲劇”作為課堂的終結點,對孩子們來說似乎太殘忍了些,所以結尾讓美麗的小路再次出現。教師引導學生在無言中明白了美麗的環境是靠大家齊心保護的。讓孩子們的臉上恢復了先前燦爛的笑容,使他們的情感與文本融為一體。) 八、學習反饋 采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輔助教學,圖文、動畫、音響、色彩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促進了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整堂課書聲瑯瑯,學習興趣高漲,情感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