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徑新穎獨到——《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實錄及評析
評:超越課本,超越別人,這就是創新教育在課堂上的體現。
師:還想配音嗎﹖可惜課文太短了,我們來把課文編長一些,多一些角色。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都有什么作用﹖現在我來演小壁虎,請一些同學來演別的動物和我一起對話。
師:猴大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倒掛在樹枝上玩耍呢。
眾笑
師:虎大伯,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生: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打敵人,保護自己呢。
眾笑
評:師生共同參與,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師:想做這個游戲的舉手。
許多同學舉手
現在請舉手的同學當有尾巴的動物,沒舉手的同學當壁虎,沒舉手的同學下座位愿意找誰借就找誰借。
生紛紛組合,表演借尾巴
評:課堂教學又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學生全體參與,自主參與,學禮貌,學知識,學說話。
師:請同學們回座位。平時你們都喜歡看童話故事,今天我想請你們編一個童話給在座的老師聽,不是很難,按課文的形式來編。(出示投影字幕)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他看見-- 。小壁虎說:“-- ,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他看見猴子用尾巴掛在樹枝上玩耍。小壁虎說:“猴哥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倒掛在樹枝上表演絕技呢。”(眾鼓掌)
評:由說到編,把教學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師:同學們,想編童話故事的舉手。
全班同學幾乎都舉起了小手
師:今天我們回家去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個童話故事,配一幅插圖,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生齊答:好
下課!
總評:
創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師理念要創新,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上。我聽了潘老師的幾節課,每節課都有新意,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亮點。這節課是她創新教學的一個縮影。第一,打破傳統的講讀模式。整堂課幾乎沒有老師的講,以讀代講,以說代講,讓位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第二,注重思維的訓練。教師一次又一次地鼓勵引導學生大膽想像。學生一次又一次說得有新意,超越課本,超越別人。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第三,教學思路環環相扣,把課堂教學推向一個又一個新高潮。讀童話--給童話片配音--創造性地配音--編說童話,每一個環節都使學生處在高度的興奮中。第四,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動畫片是學生最喜歡的,潘老師把動畫片引進課堂,讓學生給動畫片配音,當配音演員,其實是要學生讀課文,練說話,發展思維,發展語言。潘老師巧妙地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達到了這一目的,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了本領。
(此課在張家界舉行的全國新世紀教壇新秀賽課比賽中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