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設計
4.今天,老師把小機靈也帶來了?打開書63,看圖。河邊的這只沒尾巴的小壁虎就是小機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小機靈是怎樣借尾巴的。
二、研讀探究:
(一)、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同時思考:
1.小壁虎去向誰借尾巴了?結果怎樣?(板書:小魚、老牛、燕子)
2.為什么他們都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板書:撥水、趕蠅子、掌握方向)
3.指導朗讀。要讀出動物們有禮貌、無奈的語氣,速度要慢一些。
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你們難過嗎?是啊,我們也會和他一樣難過。可同學們,在你們難過的同時,是否發現,小壁虎在借尾巴的過程中,他身上卻還閃現著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呀?
(二)、再讀課文3——5段,思考:
1.在讀書的過程中,你發現小壁虎身上有那些優點?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劃下來。
①.有禮貌(通過“稱呼:您;姐姐、伯伯、阿姨”體會)
指導朗讀。讀出有禮貌和焦急的心情(就讀小壁虎說的話)
②.遇到困難不灰心,不怕困難。(通過“爬呀爬”、“又”感悟)
指導朗讀。(第3——5自然段的第1句和最后一句)——分角色朗讀3至5自然段。
③.能按事情先后說話、做事。
投影出示:
a.觀察兩段話,你會發現什么?他看見小魚在河里搖著尾巴游來游去。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他看見小魚在河里搖著尾巴游來游去。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b.觀察第二段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總結:先寫來到哪,再寫看見了什么,最后寫說了什么?課件出示
c.按照“來到——看見——說——”順序進行說話練習。
盡管小壁虎說話那么有禮貌、有條理,又那么不怕困難,但由于別的動物的尾巴都有作用,他還是沒有借到尾巴。借不到尾巴很難過,只好回家找媽媽。可后來我聽說,小壁虎見到媽媽后,發生一件讓他特別高興的事,什么事呢?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找出答案。(板書:長出)
2.交流資料,了解“再生”能力。(板書:再生)注:教師推薦文章《斷了再長,真神》
3.小壁虎依靠自己的再生能力,長出一條新尾巴,他非常高興。想一想,小壁虎由借不到尾巴到長出新尾巴,心情有什么變化?(難過——高興)
4.指導朗讀。把這種心情的變化讀出來。
三、總結回顧:
1.通過學習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2.播放動畫課件《小壁虎借尾巴》。
3.質疑。
四、作業延伸:
1.閱讀下發資料。
2.查閱資料: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你還知道其它小動物尾巴的作用嗎?
3.按“來到——看見——說——”的順序寫2、3句話。
板書設計:
小壁虎借尾巴
小魚 老牛 燕子
再生
掙斷 長出
八、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情境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學習氛圍輕松活潑。
2.本節課能將知識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培養,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做到了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這一教育理念。
3.整節課充分體現了“以讀為主”的思想。即抓住課文重點詞句,在讀中感悟,以讀促悟,做到了讀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