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及點評
總結3、4、5自然段。
讓學生把3、4、5自然段連起來朗讀, 用“因為……所以……”這個句式說說小魚、黃牛、燕子為什么沒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5.讓學生把手當作動物的“尾巴”,演示辨析“搖”、“甩”、“擺”三個動詞,體會幾個詞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的差別。
【評: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理解詞語,有很強的直觀性,把這幾個重點詞放在一起,學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領會,效果很好。】
6.讀議第6、7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找出一組反義詞, 說說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樣,后來怎么樣。
(2)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讀出從“難過”到“高興”的心情。
【評:通過抓一組反義詞,把兩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全概括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簡潔,又抓住了關鍵。】
(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 誰來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經(jīng)過告訴媽媽,想一想該怎樣說?
【評:這樣等于讓學生復述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了“告訴”一詞的意思。】
四、小結全文,課堂練習
1.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練習。
(1)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
(2)黃牛(甩)著尾巴,在(樹下)吃草。
(3)(燕子)擺著尾巴,在(空中)飛來飛去。
(4)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后,還能(長出來)。
【評:總結課文,既要歸納課文,又要進行語言訓練。】
五、知識延伸,相機進行語言訓練
1.閱讀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鳥、猴子、響尾蛇等動物尾巴的作用。
2.選擇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種小動物,照書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順序,說一說小壁虎怎樣向這些動物借尾巴。
【評:這樣訓練學生說話,既拓寬了知識面,又依照課文進行成段說話的訓練,將增長知識和有條理地說話訓練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