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地球爺爺的手》教案
又大又紅( ) ( ) ( )
花花綠綠( ) ( ) ( )
碧綠碧綠 ( ) ( ) ( )
三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1我的手,就是 。
2 ,就是 。
四例舉生活中常見的地心引力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反思
找準話題,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朗讀是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讓學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那就要找準一條教學的主線,由此切入。課文的4-9自然段比較瑣碎,教學時容易出現一問一答的局面,因此,我在課堂中始終圍繞“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爺爺有手的呢?”這條主線展開,在引題時就提出這個話題,讓學生回顧第10自然段,然后再次提出這個話題,讓學生讀文(4~9自然段)感悟,學生很快發現從小猴摘桃這件事中也能看出地球爺爺有手,然后圍繞這個話題開始學習4~9自然段,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被充分發揮,我也顯得不那么羅嗦了。
《地球爺爺的手》這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現,通過熟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地心引力”這一比較深奧的科學現象,為了讓學生對這一科學常識感興趣,上課前我組織學生放紙飛機,課堂上引導學生玩吸鐵石,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