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聽讀、拼拼音等方法識字,學習新筆畫彎鉤、豎提,通過觀察、模仿學習寫字:雙、手、又、切。
3、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自讀的能力。
4、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手腦并用的道理,初步感受“手和腦”是兩件寶。
教學重點:
1、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12個生字及詞語,會寫“雙手”。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讀準生字“腦、勞、雙、手、才”,分清鼻音、邊音。
2、教給識記生字方法。
3、理解“創造”。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教學光盤、手掌形的帶田字格的貼圖、字卡。
教學過程設計: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會猜謎語吧?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則謎語,請看——(出示幻燈片)
“十個小伙伴,分成兩個班,大家齊努力,共同把事干。”
抽生讀。其他生聽,思考。
引導:想想這是我們身體的哪個部分?
生說。引導簡要說理由。(評價:真會動腦筋思考。)
問:有人會寫“手”字呢?一生書空,強調新筆畫“豎鉤”。師帶著生寫。師在貼的田字格里書寫,注意占格。讀讀,提示要注意翹舌。
2、出示第二則謎語:“站著在上面,用它來思考,我們看不見,智慧在里面。”這又是身體的哪個部分?
生交流,說理由。(出示字卡“腦”)讀讀,注意聲母是鼻音。認識偏旁“月”,并板書,生觀察。(評:開動小腦筋想辦法記生字,會把生字記得牢牢的。)
3、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十三單元——齊讀:“手”和“腦”(板書:和)。手和腦是人的兩件寶,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陶行知爺爺寫的小短文——兩件寶。(板書兩,貼“件、寶”)
二、讀準課文,認識生字。
1、讀課題。
誰來讀讀課題。他讀準了嗎?生交流,正音。齊讀課題。抽“件”,誰來拼?注意三拼音的拼讀。交流:“件、寶”以前認識嗎?怎么認識的?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
預設:(1)生可能說聽老師讀就認識了。(你讀讀,你聽得認真,讀得準。)(2)昨天回家預習了。(課前預習的習慣真好,可以更好地學到知識。)(3)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就學會的?(你是個留心觀察,記性好的孩子。)(4)怎么記住“件”字呢?左邊單人旁,右邊“牛”(分一分的方法記,真聰明。)(5)一人牽頭牛(打字謎的方法記,真有趣。)(6)“人”和“牛”站一起。(根據學生發言,隨機揭開字卡,用不同顏筆板書)“寶”字教學同前。
2、讀準課文。
齊讀課題,通過預習,課文會讀了嗎?不會讀的小朋友該怎么辦呢?生交流:問同學,問老師,借助拼音。
引導:有些字課后沒拼音,可以查后邊的“查字表”。(會的練習讀一讀,實在不會的小朋友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
孩子們,有不認識的字嗎?師出示課文內容。引導生一句一句地交流不認識的字。
生說,師引導其他孩子找找。誰來幫幫他?生教,生跟讀。追問,教的孩子的經驗。全班練讀。一句中交流完了,一句一句地讀。
(預設:學生會提出“思考、創造”等課后沒有拼音的字不認識,此時,老師可以出示“查字表”,練習拼拼音識字,當然也可以其他方法識字。如:數學“思考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