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過橋的開課教案
學習目標1、能通過研讀課文,體會橋的特點,感悟橋的神奇。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2、充分發揮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設計未來的橋梁。
3、培養合作意識、強化小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搜集、了解一些有關橋的知識 .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
設計理念
本文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本篇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提高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并能通過理解橋的特點來體會橋的神奇。同時,通過設計未來的橋以及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啟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知道了蘭蘭跟著橋梁專家爺爺過了兩座橋,這兩座橋分別是——
潛水橋、塑料橋(生答師貼)
2、這兩座橋分別在哪幾自然段?自由讀一讀,想一想你覺得這兩座橋怎么樣?
學生匯報,師板書:潛水橋1~4
塑料橋5~9神奇
3、你更喜歡其中的哪座橋呢?和你的小組同學一起來體會它的神奇吧。
(二)合作學習,找出橋的特點。
出示小組合作要求:
1、四人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座橋進行學習。
2、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這座橋神奇在哪里?
3、這座橋神奇在哪里,找一找有關句子,并畫出來,在小組里讀一讀,說一說。
三、交流匯報,
(一)塑料橋
1、學生匯報:我覺得塑料橋非!
你們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我們是從這個句子看出來的,組長帶領成員一起讀句子。
2、課件進入要品讀的句子,教師點撥給予朗讀指導。
(1)爺爺打開皮包,取出一包塑料管子,說:“這又薄又結實的塑料管子,打進空氣就成了一座輕巧的橋!
從這里你讀懂了什么?
材料:塑料。 特點:輕巧。
你能把它的特點讀出來嗎?一起讀一讀。
過渡:你還能從哪些句子看出來很神奇?
(2)蘭蘭跟著爺爺走上塑料橋。這橋又平又穩。
這這又薄又結實的塑料管子做的橋也能走,一起讀讀蘭蘭過橋的感受。
(3)過了橋,爺爺打開放氣孔。哧——塑料橋跑完氣變軟了,又自動折疊起來。爺爺把像雨衣一樣大小的塑料橋放回提包里。
蘭蘭過橋前后,這座塑料橋經過了哪些變化呢?誰能學著蘭蘭爺爺的樣子,變給同學們看看。(水袋枕展示充氣——放氣——折疊過程)
3、讀到這里,你覺得塑料橋和普通橋相比,有什么優點呢?
一起讀讀5---9小節,感受一下塑料橋的神奇之處。
(二)潛水橋
1、學生匯報。
我們小組研究的是潛水橋,我們小組覺得潛水橋——
你們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2、課件進入要品讀的句子。
(1)蘭蘭驚奇地站在潛水橋上,透過玻璃看見大大小小的魚游來游去,各種各樣的船只從橋頂上駛過來劃過去。
假如你就是蘭蘭,此刻站在潛水橋上,你有什么感受?
(驚奇、感覺很美、太棒了……)
驚奇:你知道什么是驚奇嗎?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這種驚奇嗎?指名讀—齊讀。
想不想跟著蘭蘭一起去體會這種美妙的感覺?
課件播放:海底世界。
這就是蘭蘭看到的情景,想象一下,蘭蘭還會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