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過橋教學實錄(精選2篇)
蘭蘭過橋教學實錄 篇1
一、創設請境,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橋是什么樣子的?動筆畫一畫好嗎?
投影儀演示學生畫的橋:說一說,議一議。
2、過渡: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
(多媒體課件演示橋的發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
3、揭示課題,讀題。(看教師寫課題,注意“橋”字的規范寫法。)
反思:多媒體的演示使孩子們大開眼界。讓他們感知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感受到科學的奇妙。激發著孩子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讀課文。
⑴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2~3遍。
⑵ 用“○”圈出本課中需掌握的字,用“—”標出本課需認識的字,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⑶ 思考:爺爺帶蘭蘭過了幾座橋?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樣子。
反思: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是十分重要的。而讀書方法尤為重要,這里具體的要求讓孩子們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2、檢查識字和讀書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1~4自然段。
⑴ 齊讀課文1~4自然段。
⑵ 看圖體會,分組討論。
這座橋叫什么橋?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橋上可以看見什么?
⑶ 小結:多奇妙呀!橋居然架在水中。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河—進橋洞──橋中觀看游魚、行船。)
反思:生動的畫面增強了孩子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2、學習課文5~7自然段。
⑴ 自由讀課5~7自然段。
⑵ 引發質疑:你能從課文這幾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確:橋的材料,使用方法、特點。)
⑶ 小組合作討論、解答疑難問題。交流學習體會。
⑷ 討論:這座橋與我們平時玩的什么東西很相似?你能給它起個更貼切的名字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橋的使用過程。
⑸ 小結:多有趣的橋呀!我們再來看一看它是怎么變化的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收)
3、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⑴ 齊讀。
⑵ 理解詞語:“變魔術”“專家”。
反思: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里始終處于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并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發展。
四、再讀課文,求異創新
1、齊讀全文,討論:蘭蘭的爸爸為什么能成為橋梁專家?
2、小結:蘭蘭的爺爺就是因為有了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再加上他多動腦、勤思考,成為了著名的橋梁專家。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什么樣的橋?
反思:對“蘭蘭的爸爸為什么能成為橋梁專家?”的討論,讓子們明白成功的關鍵在于“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多動腦”、“勤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
五、課外練習,拓展思維
設計一個新穎而又實用的橋,畫在紙上。
孩子想像的空間總是擁有獨到的新意,他們想象的翅膀總為我們成人所不及。通過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啟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蘭蘭過橋教學實錄 篇2
師: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橋?生(紛紛地)說自己見過的橋。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課文中所講的橋肯定會讓大家大開眼界。
生(齊):蘭蘭過橋
生:有那么稀奇嗎?
師:老師把課文讀一遍,大家認真聽。思考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范讀課文。
生:聽老師范讀課文,同時思考。
師:同學們,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答。
師:要不,大家借助漢語拼音練習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及自然段序號。好么?
生(借助漢語拼音練習朗讀課文。并完成自學要求):好!
生同桌相互評讀,檢查讀書質量。
師:哪位同學來讀一下這篇課文?
生1:讀課文。
師糾正學生發音,并出示生字卡片,檢測生字讀音。
師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蘭蘭和爺爺過了幾種橋?
師:課文哪些段寫的是潛水橋?誰愿意讀讀。
生2:讀選段
師:課文哪些段寫的是塑料橋?誰愿意讀讀。
生3:讀選段。
師:下面我們學習課文描寫潛水橋的段落。大家齊讀一遍。
生:讀第一至四自然段。
師板書:思考潛水橋有什么特點?把有關句子畫在書上。
學生回答。
師要求學生練讀,把橋的特點讀準確。
生匯報讀。
師:下面我們學習課文中描寫塑料橋的段落。
生讀課文的6、7、8、9自然段。
師板書:思考塑料橋有什么特點?畫出有關句子。
學生回答。
生練習朗讀。
生匯報讀書。
師:好,男同學讀一下課文第10自然段
男生齊讀第10自然段
師板書:思考 爺爺真是會變魔術嗎?
師:未來的橋會是什么樣子呢?讓我們分頭想一想,課后把它畫下來。
師: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