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1冊第13單元手和腦教案
講讀第三自然段時,引導學生再看第一幅圖,從而理解烏鴉的辦法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一邊觀察周圍事物,一邊想辦法。從而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問題。
第四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段,引導學生利用第二幅圖和重點詞語的講讀,幫助學生理解烏鴉是用“把石子一個一個地放在瓶子里”這個辦法喝到水的,重點講清楚水是怎么“漸漸升高”的(用實驗的方法配合)。
在教學過程中,用朗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句,并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拓展習題:
1、比一比,再組詞。
渴( ) 烏( ) 處( )
喝( ) 鳥( ) 外( )
2、照樣子,說一說。
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叼起來。
_____把______________。
3、選詞填空
怎么 什么
a.丁丁用 材料做太陽鐘?
b.浪娃娃 發電?
c.勞動要靠 ?
d.烏鴉 喝著水?
相關資料:
1. 詞語解釋:
怎么辦:不知道怎樣做。
叼:用嘴含。
2. 近義詞:
到處――處處 辦法――方法
3. 反義詞:
許多――很少 慢慢――快速
4、“怎么”和“什么”都是疑問代詞。“什么”一般代名詞,比如:你手里拿著什么?“什么”代手里拿的東西,如鋼筆、錢包、鑰匙等。“怎么”比較復雜,可代動詞,如怎么打開易拉罐?“怎么”代“拉蓋上的環”;你怎么想?“怎么”代你的想法;集市里人怎么多?“怎么”代副詞“非常”、“特別”等。
5、“把”作介詞時起提賓的作用,如:快打開書――快把書打開。
(一)
教學準備:
1、放大的文意圖或投影片
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關材料。
3、一些小動物的頭飾。如:大象、鶴、袋鼠、啄木鳥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出示烏鴉圖。同學們,你們認識烏鴉嗎?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只聰明能干的烏鴉,你們愿意嗎?(板書課題)
2、活動:出示烏鴉喝水圖,引導學生用一句簡短的話,說出這幅圖的意思。比一比誰說的最簡潔,最準確。(板書課題)
對話平臺:
導入(感知課文內容,識記生字,培養讀書習慣。)
1、組織學生自由讀文,勾畫出生字生詞,解決字音的問題。
2、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投身語文實踐,并在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從低年級開始,教師就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學會讀書。其中最關鍵的是堅持和突出每次讀書活動的目的性引導,讓學生真正讀有所得,讀有所悟。)
匯報(多形式讀文,反饋自讀效果,促進閱讀理解。)
1、利用字卡,互相指讀生字,適當組詞,同學間相互評價,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