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 促進發展——《魯班和櫓板》教學設計
(2)師:帶著“魯班是怎樣發明櫓板的”這個問題到課文中找一找,讀一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輕聲讀、大聲讀、默讀,也可以與同桌一起讀。
(3)小組合作,進一步讀懂、讀好第三、四自然段。
【在合作的氛圍中,來自他人的信息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識被他人的視點所喚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認識和知識,整個對話過程就會充滿創造色彩。】
教師提出不同的學習方法:可以邊看圖邊讀;可以讀讀課文,再學著動手做做(畫圖,剪紙,捏橡皮泥等),也可以邊讀邊表演。
學生在小組內自選方法合作學習。
(4)交流小組學習方法、讀書情況并隨機指導。
各小組介紹、讀書,教師引導學生評價。
朗讀充分感知第四自然段(結合畫面)。
【對于學生的朗讀,教師暫不評價,而由學生評議。心理學家認為,延遲評價往往能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而過早地評價,無論是肯定或否定,都會抑制學生的靈感和創造性,學生對學生的評價,證明學生已把自己融入到課堂中自主學習。】
(5)表演誦讀第三、四自然段。
【情境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運用得好,學生就會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不但可以保持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促進感悟。】
(6)小結:人們就把魯班發明的這種搖船工具叫做“櫓板”。
四、課外延伸,構建聯系。
師:你覺得魯班是個怎樣的人?你知道魯班還發明了什么?哪些工具也是受動物的啟發而發明的?
課后,請小朋友收集魯班或其他發明家的資料,也可以是其他仿生學的知識。
【素質教育除了課堂以外,還需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