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學(xué)反思
我是這樣講解的:你們從哪里看得出“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剛開始,他們不明白,只是重復(fù)讀這一句中心句。他們心里大概在想,課文中說喜愛啊!不過,也有能夠明白我意思的,小年齡的操丹感悟能力特別強,馬上就說了“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涌動著看花的人流。”我追問:“這句話哪里可以看出人們喜愛梅花?”操丹語塞了。這句要理解的確有點難度,我不為難她了,便開始帶著他們分析。我板書了“涌”,指名讀,并想想什么意思?孩子們大多都知道“涌”與水有關(guān),我補充說道:“一般的水緩緩地流動,等到水特別多,特別急時就叫涌動。所以,從這個‘涌’字我們可以看出,人就像洪水一樣多,涌了過來,人多,也就證明了人們喜愛梅花。”課文中還有一個詞也說明了人多,孩子們一下找到了“人流”,我在黑板上畫了“水流”,說“水源源不斷地往前流,就形成了水流。那么,人不斷往前走,像水一樣,就叫——”孩子們馬上應(yīng)聲到“人流”。課文寫的多好啊,看花的人像海洋里的水一樣多,怪不得課文要說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
“梅花山怎么會成為海洋了呢?”我故意問道。很多孩子陷入了沉思,有幾個腦筋靈活的馬上喊出來了“梅花山上的人像海洋里的水一樣多。”
“歡樂的海洋是什么意思?”我引導(dǎo)孩子們看插圖上,想象一下,欣賞梅花的人們一定會?——有說有笑,看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看到如此美麗動人的梅花,人們都笑開了花,梅花歡樂地盛開著,人們歡笑著,所以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
這是一句比喻句,要給一年級的孩子們講透本體、喻體,那太難了,但是,如果就這樣似懂非懂讀過,似乎也說不過去,為什么說“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講解一下的,哪怕只有幾個孩子聽得明白。
在我們蘇教版的語文課文中,很多文章寫得都很美,除了指導(dǎo)孩子們朗讀好以外,細細咀嚼一下,品一品詞意,讀懂句子,讀透文本,還是很有必要的。
《春到梅花山》教學(xué)反思一
這篇課文在教學(xué)中我抓住關(guān)鍵詞語,將觀察、朗讀、想像結(jié)合起來,調(diào)動學(xué)生的多種感官,讓學(xué)生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教學(xué)中,也收獲到了不少驚喜。
驚喜一:晶瑩透亮
在備課的時候,我猜想學(xué)生可能想像不出梅花晶瑩透亮的樣子,所以我在上課時就問學(xué)生:“晶瑩透亮”這個詞語讓你想到了什么?這個挺容易,他們說出了很多:小露珠、珍珠、鉆石、漂亮的玻璃花瓶……這時我再讓學(xué)生想像梅花的樣子。有幾個學(xué)生眼睛一亮,馬上舉起手來,告訴我:昨天晚上,下了一場春雨,梅花的花瓣上就有許多小露珠,現(xiàn)在陽光照在上面,梅花就變得晶瑩透亮了。我預(yù)設(shè)的答案是梅花上有露水,沒想到他想到了春雨。聽了這位同學(xué)的回答,其他學(xué)生也馬上恍然大悟,我想,這一幅雨后梅花圖一定已經(jīng)印在他們的腦海里了。
驚喜二:人流如潮
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有這么一句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動著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涌動”、“人流”這兩個詞語也是比較難理解的。我先讓學(xué)生觀察圖畫,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到很多人。這時候,我再引導(dǎo)他們聯(lián)想,在什么時候,你也看到過這樣的景象。孩子們馬上就想到了過年時大街上熱熱鬧鬧的樣子,一個孩子還告訴我:過年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逛街買年貨,大街上都是人,媽媽說,大街上真是人流如潮啊!我真感謝這位媽媽,“人流如潮”這個詞語不就是我要給予學(xué)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