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
【設(shè)計意圖:創(chuàng)設(shè)一個打雷的場景,容易使學生融入情境,發(fā)揮想象,并通過扮演春雷,喚醒春筍這樣一個情節(jié),引發(fā)學生說話的欲望。】
(2)春筍出土
出示: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下冒出來。
① 指名讀
② 解釋“沖“:你們見過或知道什么東西會沖嗎?
你們覺得“沖“給你的感覺怎么樣?(有力量)
(板書:沖破)
③ 理解“掀”:想象頭頂有個大石塊,你怎么把它掀翻?學生做動作表演(板書:掀翻)
④“冒”:指名學生表演 “一個冒” 和“ 一個一個冒” 進行比較,知道一個一個是比較多,而且連續(xù)不斷。(板書:冒出來)
⑤ 我們來看看春筍是怎樣沖破泥土,從地里冒出來的
(觀看春筍出土視頻)
⑥ 從這段視頻中,您能感到春筍的力量怎樣?(大)你能通過朗讀,將你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⑦ 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配樂)指名讀、邊做動作表演邊齊讀。(注意讀好“沖破、掀翻、冒出來”)
小結(jié):是啊,它連石塊都能掀翻,可見,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它。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借助動作演示“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理解“沖破、掀翻、冒出來”的詞義。在一沖一掀一冒之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筍那頑強地生長意志。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春筍破土而出的過程引導觀察,從而建立詞語、句子與事物表象的聯(lián)系,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春筍不怕困難,頑強向上的生命力,對它頑強品質(zhì)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突破重難點,更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3)激發(fā)想象,指導說話
①想一想,一聲春雷,除了喚醒了春筍,還喚醒了什么?
(學生欣賞配樂的春景圖片并想象)
(教師引導說:春天來了,萬物都復蘇了。春風拂面,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青蛙已不在洞里冬眠了,你看,它一蹦一跳地出來了;河里的冰溶化了,小溪正悄悄地流淌著;樹也不再枯萎,而是發(fā)出了嫩嫩的芽;梨花、桃花、杏花都開了,各種各樣,多美啊!)
②請按句式說一說
出示句式:一聲春雷,喚醒了 ,你看(聞)(聽) 。
(教師可引導,如小草、桃花、小河……代表春天的景物
③小春筍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會說些什么呢?指名說。
【設(shè)計意圖:書本枯燥的文字有時難免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適當?shù)奈淖帧D片、音樂、色彩會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敏感度,從而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體會與感悟。 播放配樂圖片,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春天的情境,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想象,激發(fā)學生對春天和大自然的贊美。并通過出示句式,指導學生說話,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3.精讀第二自然段
(1)展示實物,認識春筍
①小春筍來啦!(出示實物:春筍)
②它長得什么樣兒啊?指名說
③引出第一句話: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④指名讀
⑤這個娃娃長大了是什么?(竹子)因此,這個“筍”就是竹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