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真好 教案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及學段要求和學生認知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情感目標: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教學重點:
1、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2、學寫“象”字。
教學難點:感悟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系,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貼圖(小熊、小鳥、小鹿小象小猴)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指讀課題:“這兒真好”)誰來讀讀課題?這是課題,也是課文中的一句話,誰來說說這話是誰說的?根據學生的回答貼:小鳥 小鹿小象小猴 能用一句話把這些動物和課題連起來說說嗎?、(和)(都、一起)說:“這兒真好!”
指名說(兩位)
設計意圖: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句式訓練,讓孩子們嘗試著把兩句類似的話連成一句,并用上“和”“都”,在說話訓練中再次感受“這兒真好。”
2.復習詞語
師:小朋友們,我們昨天交了不少詞寶寶朋友,現在我們來跟它們打個招乎吧!和小白兔比一比,看誰采的蘑菇多?
[顯示:一座荒島 孤零零 夢見
天空 云兒 飄來飄去 連忙
種呀種 許多 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高興極了 不停地說
(1)指名讀,讀得好的獎給一種水果。
(2)各個聲音響亮,小手舉得高高的都很自信,看來,要把這些詞語讀準確難不倒大家。(指名讀:你想讀哪個詞?)
(3)剛才這些小朋友給小熊當老師,表現得都不錯,這樣讓我們一起再來給小熊讀一遍好嗎?
設計意圖:以直接、簡潔的語言切入課文第二課時的學習,用“與詞語朋友交朋友”這樣一個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既復習了字詞知識,又使學生一下子跳入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氛圍之中。
二、緊抓課題,練習說話,品“這兒真好”(學習課文第四、五、六節)一、
過渡:小熊該走了,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哎小熊他住在哪兒呀?
(生:小熊住在一座荒島上。)[顯示s2]
這是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小朋友你們就把自己當成是這只小熊,投入地讀一讀這一段話,體會一下小熊孤單一人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一幅沒有花草、沒有樹木的“荒島圖”,幫助學生體驗小熊孤單的感受,并與后面呈現的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綠島圖”形成對比,從感官上體驗小島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