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5 g k h》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1、學會 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聲母 g、k、h 與單韻母 e、u 組成的音節,繼續學習帶調音節的拼讀方法,能看圖正確拼讀帶調音節。
3、培養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練習寫好字母 g、k、h。培養學習拼音的興趣,樂于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重難點】
1、能準確拼讀聲母 g、k、h 與單韻母 e、u 組成的音節。
2、培養學習拼音的興趣,樂于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配合學習 g、k、h 發音的錄音帶、教學情境圖。
2、學生準備:
g、k、h 的字母卡片,g、k、h 與單韻母相拼的翻動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學新知
1、欣賞情境圖:
⑴ 教師導入:咦?這是什么地方呀?(出示情境圖。)指名說出,圖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圖上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河邊有一個小哥哥和一個小弟弟,哥哥讓弟弟把蝌蚪放回小河。)
⑵ 聽語境歌:弟弟河(h)邊捉蝌蚪,哥哥(g)走來勸阻他。小弟弟很聽話,忙把蝌(k)蚪送回“家”。(教師相機板書字母。)
思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音,體會發音過程,探究發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尋找新的未知點。
2、學習字母 g、k、h:
⑴ 學生觀察表音表形圖,同桌說說圖上畫著什么。指導學生發準“鴿子”、“蛋殼”、“荷花”的讀音。
⑵ 教師示范 g 的發音。聲母應該發得輕而短,縮短“鴿”后面的拖音,讀得既輕又短,就能準確發出聲母 g 的讀音。學生嘗試發音,體會要領。(注意:發 g 時,舌根抬起,頂住軟腭,然后突然放開,較弱的氣流沖出來,發出又輕又短的音。發 k 時,跟發 g 大體相同,只是沖出的氣流比較強。發 h 時,舌根*近軟腭,形成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來。g、k、h 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軟腭形成的音,叫舌根音。上述發音要領讓孩子通過嘗試發音來體會,不必將這些術語講給孩子聽。寫在這里是便于老師自己體會發音。)
⑶ 學生反復練讀字母 g、k、h。
⑷ 結合表音表形圖,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字母 g、k、h 與圖中哪些部分相似。
學生分組討論 g、k、h 還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什么事物。(如:g 字加彎 g—g—g,一把機槍 k—k—k,*背椅子 h—h—h……)
思路:在這個環節可以讓學生盡情展開想象,鼓勵學生自主創造,努力促使孩子在頭腦中建立字母形象與發音的聯系。當單調的字母與實際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學生會愉快地牢牢記住這些字母。
⑸ 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幫助記憶。如:“一只鴿子 g—g—g,小雞出殼 k—k—k,荷花荷葉 h—h—h。”
3、學習語境歌:
學生跟教師學習語境歌,在學生的吟唱中,由詞語“哥哥”、“蝌蚪”、“河邊”強化聲母教學。
思路:把學習拼音字母寓于故事之中,并輔以瑯瑯上口的語境歌,使學生所學的聲母回歸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易記易誦,強化讀音,既增加了學習的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質的教育。
二、學習書寫字母
1、學生自己看書,觀察字母 g、k、h 在四線格內的位置。g 占中格和下格,兩筆寫成,寫g 時注意把兩筆連起來寫。k 占中格和上格,兩筆寫成,先寫豎。h 占中格和上格,兩筆寫成,先寫豎,注意把“椅子背”寫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