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0擴展資料(精選2篇)
漢語拼音10擴展資料 篇1
ɑo、ou、iu的發音方法
發ɑo時,比單念ɑ時舌位靠后,要發得長而響亮,接著舌頭逐漸抬高,口形收攏、變圓,發出近似u的音,要輕短。
發ou時,先發o的音,接著嘴唇逐漸收攏,發出u的音,o念得長而響亮,u念得輕短模糊。
iu是i和ou的結合,它是《漢語拼音方案》中iou的省寫式。發iu時,先發i,然后逐漸把聲音過渡到u。u要比單韻母u的口形開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響度比i大。
iu不能自成音節,必須和聲母相拼組成音節。ɑo、ou可以自成音節,直接給漢字注音。
標調方法
如果韻母不是單韻母,調號要標在韻母中的主要母音(開口度最大、發音最響亮的母音)上。
標調歌:“有ɑ別放過,沒ɑ找o、e,i、u并列標在后,單個韻母不用說。”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
青蛙種豆
漢語拼音10擴展資料 篇2
ɑi、ei、ui的發音方法
發ɑi時,先發ɑ的音,這個ɑ比單念ɑ時舌位偏前。發ɑ后,舌頭慢慢上升,嘴慢慢閉合,快到i的舌位時停止。由ɑ到i有一個滑動的過程。
發ei時,先發e的音,然后向i滑動。發e時,舌位要比單念e靠前,發音也更響一些。
ui是u和ei的結合,它是《漢語拼音方案》中的uei的省寫式。為了學習簡便,我們只學ui,不學uei。發ui時,先發u的音,接著發ei,口形由圓到扁。
ui不能自成音節,必須和聲母相拼才能成為音節。ɑi、ei可以自成音節,直接給漢字注音。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
不倒翁
說你呆,你不呆,
長著胡子像小孩。
推一推,歪一歪,
睡下去又站起來。
趣學拼音其樂融融
浙江 尹紅霞
如何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號在學生頭腦中變得具體可感,讓學生易學、愛學、樂學,我的做法是:
一、 畫一畫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色彩鮮明、生動直觀的圖畫。如果把拼音符號轉化為美麗的圖案,孩子們“ 心靈黑板”上一定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課文中的彩色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從圖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并鼓勵學生大膽地把字母畫出來。如在“1”的的教學中,當學生掌握了發音后,便讓他們嘗試:“‘1’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樣子畫出來嗎?”學生們興趣盎然地忙開了,“一根吸管 ”“一支筆”“一根球棒”“一根棍子”“一段甘蔗”等五花八門的圖案讓學生記憶深刻,我想這個“1”學生將終生難忘。在學完所有韻母后,為加強記憶,我讓學生挑四種自己最喜愛的顏色,分別涂在單韻母、復韻母、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上,這樣,學生在涂色的過程中既鞏固認識了這些字母的形狀,又分清了它們的細微差別。
二、 動一動
讓剛入學的兒童乖乖地在課堂上坐40 分鐘,會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我在課堂上采用多種形式讓他們“動”起來。如讓他們“找朋友”“緊急集合”“送信”“讀拼音、做動作”等,這些活動使學生的腦、眼、口、手、腳都“動”了起來,深受學生們的歡迎。一次復習“b、p、d、q”時,我啟發學生思考:怎樣用簡單的動作來演示這四個字母的樣子?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之后,有學生跑上來在講臺前雙腳并攏站定,左手*腰,右手上舉,學生們一下子叫出來“是b”,隨之調換手變成了“d”,左手*腰右手放下則成了“p”,反之成了“q”。我真為孩子們這些富有創意的想像所感動。
三、 用一用
語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將拼音教學生活化,能使學生更熟悉拼音這套工具。
我把拼音教學與課外實踐嘗結合起來,邊學邊用,學以致用。
1.詞組拼讀。每天抽10分鐘時間集中練習拼音,有時拼水果名、蔬菜名、動物名,有時拼家庭成員的稱呼等,讓學生選擇其中的詞語進行說話練習。我把學生的姓名做成卡片,一面寫漢字,一面寫拼音,讓學生在拼拼讀讀中認識全班同學的姓名,并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既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又提高了拼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2.創設拼音化環境。在教室用品上部標上拼音名字,使用拼音化的課表,用拼音給家長寫通知,讓孩子回去讀給家長聽,在家中家具、電器貼上拼音標簽,每天早上用拼音簡單寫一件自己親眼看見或聽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