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白發教學反思
奶奶的白發教學反思
課文主要寫了奶奶和小孫子的一段對話,小孫子好奇的問奶奶的頭發為什么是雪白雪白?奶奶風趣的回答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小孫子低下了頭,隨即說我不讓奶奶操心,頭發能變白嗎?讀起來平淡無味,但細想便有一番意味。這個孩子天真可愛卻又聰明懂事,,也有一份孝心真是難能可貴,想想這不真是現在孩子所缺失的嗎?他們享受著兩代人的疼愛,享有以我為中心的優越感,感受不到父母的付出,更不會為長輩著想,這一課不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嗎?所以我想讓學生在讀中享受親情的溫馨中走入小孫子的心中,去感受,去喚醒他們童真的心,激活他們的認知和語言,迸發出了對長輩的愛。
為了讓學生感受那種親情的溫馨,先領學生進入奶孫談話的融融氛圍,指導學生看圖,在一個暑氣散盡的傍晚,小院里葡萄架、向日葵送來陣陣涼風,奶奶和孫子邊納涼邊說話,格外的開心,緊接著朗讀他們的對話,體會孩子的天真、聰明、懂事和奶奶風趣,也領會奶奶話中的意思,讓他們聯想自己的奶奶、父母什么時候最高興,什么時候最著急、最難過,孩子們七嘴八舌說起來,有的說媽媽看到我得一百分比什么都高興,有的說當我有進步時最開心,。。。。。。有的說我生病時媽媽著急難過,時時陪伴著我。。。。。。。這是孩子們明白了長輩們為自己付出了很多,而白發悄悄的鉆了出來,皺紋也悄悄爬上臉龐,身體也不再強壯,悄悄衰弱,追問學生此時你心里怎么想的?回到課文去讀小孫子怎么想?學生馬上領會他的慚愧,再趁熱打鐵讓學生當小孫子,說說準備怎樣做?學生的思路再此被打開,奶奶干活頭暈了,讓他休息我來干,我上學路上不貪玩,會自己注意安全,吃完飯后會主動寫作業,尤其有一個想到了老師,我會把字寫工整,做完作業自己要檢查,這樣老師批閱作業的時候就不再那么勞累。聽著這甜美的聲音,我看到了一顆閃亮的心,我也像文中的奶奶撫摸著孩子,開心的笑了。
我深深地感覺語文是一股清泉,滋潤著孩子的心田,自己就是掬水人,語文是一條神奇的紐帶,連接著心靈,自己是那個持帶人。。。。。。我覺得做語文教師很幸福,因為既能享受一種文化,又能傳播一種愛。
《奶奶的白發》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圍繞奶奶的白發展開了故事情節,文章的內容以奶奶和孫子的對話而為主,表現了兩代人的親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認識到老一輩人為晚輩人付出的艱辛勞苦,懂得尊敬長輩,不讓長輩再為我們操心,學會感恩。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首先,引導孩子看課題“奶奶的白發”,讓孩子說說自己看到課題后有什么問題,或者是什么想法。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問題去看課文,目地性就更強了。
教師的指導是課堂的關鍵。在學習第一段的時候,我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感情。如“雪白”這個詞語,“雪白”已經是很白了,而“雪白雪白”形容奶奶的白發白的厲害,說明了奶奶的年齡已經很大了。
課文的第二段是本篇課文教學的重點段。指導學生讀第一句話,理解奶奶說的一句話“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含義。這句話非常的風趣,內涵又豐富。其中的“一半”對“一半”是一種風趣的說法,并非字面上一個物體的二分之一,不是絕對的相等。讓學生抓住“一半……一半……”感悟到奶奶的白發是長期操勞的結果,一部分是為了自己的兒子,一部分是為了自己的孫子。此時,引導學生想想自己的奶奶平時是怎么對自己的,并及時進行一個說話練習,說說自己的奶奶。給與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想,去說。根據學生的生活體檢,去感受,體驗課文內容,從而真正的體會到長輩對晚輩的這種無私的愛。緊接著,讓學生帶著這種情感去讀課文,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