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云彩》教學設計
(二)學生讀課文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出示兩個句子:
a.張大勇說:“ 在云彩里跑得真快!”
b.李小文說:“跑得快的是 ,不是 。” 指名讀句子,完成填空。
學習“得、文、快”字:怎么記住這些字?
學生反饋記字方法。
得:“彳”和“亻”有什么不一樣?書寫的時候左窄右寬。
文:書寫時“橫”要稍微長一點。
快:“快”的反義詞是什么?(慢)它們有什么共同點?(都是“忄”旁)。寫的時候注意是左窄右寬。
問:他們說的話有什么不同?
(張大勇認為是月亮跑得快,李小文認為是云彩跑得快。) 指名讀a、b句。
說話練習:你能用b句中帶點的詞語說句話嗎? 學生說句子,教師適時指導。 分組讀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過渡:一開始大家贊同誰的說法?(大家相信張大勇的話。)后來呢?(大家覺得小文說得對。)這是為什么呢?
(三)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 自由讀文:小文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大家觀察月亮和云彩?
2. 反饋交流,動畫輔助理解課件:從樹杈間看月亮和云彩的動畫。
問:樹杈起什么作用? (這個參照物是固定不動的,可以檢測什么在動,什么跟它一樣,也不動。)
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云彩跑得快,月亮走得很慢。)
學生說看到的畫面,理解小文的話。
學生再讀課文:這個辦法好不好?你覺得小文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體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會想辦法,很聰明。)
3. 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
學習“相”字:“木”加“目”成“相”字。注意“木”旁的第四筆“捺”要變成“點”。
三、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一)問:你還能用其他的辦法告訴大家“云彩跑得比月亮快”嗎?
學生說方法,教師肯定學生合理的想法。(尋找或設置某一固定的參照物)
(二)總結: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如果我們能像小文一樣仔細觀察生活,認真思考問題,就一定能發現更多的秘密,得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