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漢語拼音j q x》教案
(以編故事的形式讓靜止的畫面接近生活,課一始就把學生的情感融入其中。)
2、這位小朋友真愛勞動,自己的事自己做。我們一起來念首兒歌:
洗衣機,嗡嗡響,星期天,洗衣裳,媽媽洗衣我幫忙。
3、多種形式唱語境歌,老師領唱、師生共同打節奏唱或加動作唱。
(再讓學生多念幾遍“洗衣機”、“星期天”,強化學生對“j 、q 、x”“音”的熟悉。)
4、今天我們要學的三個拼音寶寶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機的“洗”和“機”有關。(電腦屏幕上出示:j、 q 、x。)
5、老師帶讀本課學習的三個聲母j 、q 、x,初步引導學生對“j 、q 、x”“形”的熟悉。
(一年級的孩子玩性大,留意力輕易分散。運用多彩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以鮮艷的畫面給學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讓學生感覺到新鮮與好奇,此舉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留意力,這是解決拼音教學枯燥性的有效途徑,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看圖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二、借助表音表形圖,學習字母音和形
1、(出示搭積木圖、氣筒圖和表演圖)我們今天要學的三個拼音娃娃就躲在這三幅圖里,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在簡筆畫的娃娃圖里板書:j 、q 、x )
2、師(指著板書):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個聲母就是這三個娃娃的名字,你能叫出哪個娃娃的名字?指名讀。
3、教學“j q x”
(1)教師出示“小朋友搭積木”圖,引導學生觀察。
(2)教師出示卡片j,引導學生聯系情景圖自己嘗試發音:這個字母讀音很像“積木”的“積”,把“積”讀得輕些、短些就可以了。誰會念?(請小朋友做小老師帶同學念一念。)
(3)教師示范,讓學生留意看口形,仔細聽,然后模擬發音。(可以分組“開火車”讀。教師留意糾正發音,提示發音要領:發j時,舌面前部緊貼上齒齦和硬腭的前端,然后氣流沖開一條窄縫,摩擦而出。也可以用“積”來提示發音。)
(4)開火車讀,正音。
4、區別j 、q的發音
(1)教師手執一張紙片,輕輕發j和 q這兩個聲母的音,學生留意觀察紙片的變化,從而分別出j q發音的異同。
(2)學生在同桌間以紙張為參照物,在玩中練習發音并互相正音。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合作式的反復練習中,不知不覺地牢記字母的發音。)
5、教師點撥:
q----出氣最強; x----“西瓜”的“西”讀得輕和短一些。
(這一環節教師必須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尤其是不愿意張開口讀書與老師交流的孩子。)
三、教學聲母j q x的字形及寫法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住j q x這三個娃娃長相?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認可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相機給以引導。)
2、引導編順口溜:
j-------i 字加彎j j j.
q------像個9字qqq. g下無尾qqq。
x------一個大.
(在教學中,教師轉變角色——變“給”為“導”,不是直接“給”學生知識,而是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去領悟、去分析、去總結,在親歷學習過程中自主獲取知識。)
3、指導書寫
(1)三個拼音娃娃玩累了,該回家了,讓我們把他們送回去吧!
(2)復習兒歌:有頭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沒頭沒尾中間坐。
(3)說說j q x分別住在四線三格的哪幾層。
(4)指導:
j:它是最高的一個娃娃,一個人住了三層樓。看筆順圖,j有幾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