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說課稿
1、知識與能力: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學習積累“懶洋洋”這一類詞。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感悟,品詞析句,認識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為感悟課文蘊涵的道理作鋪墊。”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內心喜歡閱讀這種童話故事,愿意閱讀更多的童話故事。喜歡文中的勤獅子,為懶獅子擔憂,希望它能改正。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詞語,這是由一年級識字特點所決定的。難點顯然是讓學生明白獅子媽媽說的話的道理。
二、說教法,
語文教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立足于促進人的發展,立足于促進每個學生一生的發展。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創設情境法: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教師要用簡明、生動的語言,營造一種愉快有趣的情境,使他們興致勃勃地學。比如在導入閱讀時,我創設情境:給獅子媽媽孩子取名字”
2、朗讀感悟法:我在教學中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了解,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體會。
3、聯想練說法:我在引導學生理解“刻苦”這個詞時,請學生展開想像:假如你就是這只刻苦的小獅子,你在練習“滾、撲、撕、咬”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這樣學生通過將心比心的體驗,感悟獅子的生命成長是一個刻苦的成長過程。
三、說學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學中我讓學生利自主認讀生字,讀通全文,畫出生字新詞。鼓勵學生探究識記生字的方法,并與同桌交流。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牢固地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2、讀演結合法:如請學生邊讀句子邊演示“滾、撲、撕、咬”的動作,學學懶洋洋的樣子。學生通過讀一讀、演一演的方法,在讀中積累語言,演中理解詞語,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
(四)說流程
本著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將本課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談話導入,引發舊識
導入時我要學生說說“在大家的心目中,獅子是怎么樣的?”孩子本身對獅子就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原有的認知,而且“獅子”這種動物本身就很能引起孩子的興趣,所以在導入的時候,在交流了對獅子的看法后,學生就有了良好的學習準備狀態
初讀識字、感受樂趣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最枯燥的地方,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以百獸之王評選智多星引入。
為了評選準備,讀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圈出來
然后我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與生字多次見面,認識生字。
自主選擇喜歡的識字方法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將生字的學習過程放置到學生日常熟悉的游戲情境中去,比賽前準備,比賽時努力,比賽后激動,充分調動學生情感積淀,使學生學得積極,認得主動。而在交流識字方法時,鼓勵自己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進行識記,如“加一加,減一減、編兒歌、猜謎語”等等各種各樣的方法,要 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去學習,用自己的方法去學習,體現立新課標中的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指導寫字。
為將寫字指導落到實處,安排以下四個環節:(1)說說識記方法;(2)提醒同學們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3)教師范寫,指導學生觀察字的占格、起筆、收筆。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對學生寫字姿勢進行指導;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5)同桌互相評議、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