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全冊2
課 題
一、 元宵節 第( 1 )課時
主 備 人
教 學 理 念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選擇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學的開心,學的主動。充分體現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新理念。讓學生在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充分體會到親情、友情,培養學生對祖國及生活的熱愛。教 學 目 標
1、 初讀課文,隨文識字節10個。 2、 學習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并背誦課文。 3、 初步了解元宵節的一些習俗。感受元宵節的快樂及過節時的融融親情,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和學習的舉趣。教 學 準 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電腦課件、掛圖教
學
活
動
學生活動
補充修改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節日嗎?誰知道今年的元宵節是公歷的哪一天?元宵節的晚上你們都做了些什么?看到什么? 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搜集的有關元宵節的資料? 2、小結: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一起賞月、吃湯圓。還有元宵燈會、猜燈謎等傳統游藝活動。元宵節還叫做“燈節、上元節”。今天我們學習一首生動的兒歌,看一看那里的人們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二、讀文學字 1、出示兒歌: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文,要把字音讀正確,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要用自己喜歡的生字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種形式練習讀: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會讀的孩子從老師的手中領走生字。 知道的孩子一起說; 指名說今年的元宵節是公歷的哪一天。 學生自由匯報。 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介紹自己所了解的元宵節。 聽老師講述。 了解元宵節知識,明確學習內容。 自讀兒歌。一邊讀,一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 多種方式認讀生字。 (1)“開火車”讀生字。
教
學
活
動
教學設計
學生活動
補充修改欄 (2)小組學習的方式讀生字,由剛才領生字卡片的孩子當小老師,讀上面的生字,并擴詞,造句。 (3)喊字游戲:指名喊帶生字的詞語,持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3、你會用這個生字擴詞或說一句話嗎? 4、出示詞語,檢查字音。 5、出示新偏旁“方框”問:誰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今天學習的生字中,哪些字是帶“方框”的? 三、熟讀課文,學習課文內容 1、出示圖片: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人們在過元宵節的? 2、說一說你過元宵節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3、請你帶著這種心情再讀一讀課文,應該怎樣讀出你的感受? 4、朗讀評議 大家這么快就認了這么多生字,還能組那么多詞,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把課文讀得特別好聽,有感情。 四、教學效果測評 比一比,誰一口氣說的詞又多又正確? (2)合作學習生字。 小組合作讀。 小老師領讀。 (3)持生字卡片的同學聽到喊自己手中的生字時,跑到講臺前舉起生字大聲教同學讀上面的詞語后,把生字卡片貼到黑板上。 指名讀偏旁名字。自由交流記憶中貯存的帶方框兒的字。 學生看圖后自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