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住山洞》教學設計18
過渡:小熊一家寧愿自己住在又黑又暗的山洞里,也不砍樹造房子。他們這種做法讓森林里的其他小動物知道了,于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感人的場面,看!(課件出示:小動物們獻花的場面。)
⑻ 想象小動物獻花時的場景。(引導學生設想各種動物的“贊揚與感謝”)
① 變一變:
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中的一種小動物。(把事先做好的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頭飾戴在頭上)
② 說一說:
森林受到保護,對“我”(自己設想的那種小動物)有什么好處?
③ 演一演:
把自己對小熊的贊揚與感謝的話表演出來。
(讓學生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充當教材中的主人公,設身處地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4、學習第八自然段:
⑴ 全班齊讀。
⑵ 指導讀長句子:“森林里的動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給他們送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
⑶ 理解“一束束”的意思,并進行擴展練習。
① 把“一束束”換成“一束”行嗎?為什么?
② 給下面的句子中的畫線的部分換一個詞,意思不變。
森林里長著很多棵高大的樹木。(一棵棵)
樹上很多只小鳥在唱歌。(一只只)
魚缸里的很多條金魚在快活地游來游去。(一條條)
⑷ 再讀讀這個句子,能把它改成一個因果關系的句子嗎?森林里的動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給他們送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
閱讀教學就是要扎實而有效地把語言訓練落到實處。換詞訓練是掌握abb式形容詞詞組的一種有效練習,改換句子說法更是前面因果關系句式訓練的繼續。
三、口語交際:采訪小熊一家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選一名“熊爸爸”和一名“小熊”,其他成員扮演記者來采訪小熊一家。
適時將口語交際訓練落實到閱讀教學當中,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和隨機應變能力;小組分工明確,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優勢,培養合作意識。
第三課時
一、讀整篇文章。(同時播放課件)
二、鞏固識字
1、自由讀生字。用生字組詞說話。
2、把生字編成閱讀材料,換環境識字。
三、學寫生字
1、了解“年、左、右”三個字義,給生字組詞。
2、學寫“年”:
⑴ 學生看書,了解“年”的筆順。
⑵ 教師范寫,強調在田字格的位置。
⑶ 請學生書空、練習。
3、學寫“左、右”兩個字:
⑴ 讓學生觀察字形,觀看動畫字的筆順。
⑵ 教師問:“你發現了什么?”(指名說)
⑶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練習。
讓學生去發現,去探究,結果會掌握得更好,進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設計新房
1、同學們,今天,我們采訪了小熊一家,了解到他們為了動物們都有一個美麗的家園,寧愿自己住山洞,也不愿意砍樹造房子。這種心中有他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呀!可是小熊家的房子陰暗潮濕,不利于小熊的身體健康,怎么辦呢?(建造新房子)請你趕快拿出畫筆來,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研究出建造新房子的材料,為小熊一家設計一個既漂亮又溫暖的大房子吧1
2、學生設計。
3、成果展示。
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小熊設計新房既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潛能,又培養了學生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