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詩二首(憫農 江上漁者)
2.小組里互相討論,大體講解詩句的意思。
3.帶著理解,再次誦讀。
(四)教師指導,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請學生再次觀察農民耕作畫面。
(1)結合插圖讀一讀第一句,說一說什么意思。
(2)再看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一位上了歲數的老人頭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間鋤草。中午的太陽掛在空中,天氣十分炎熱,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農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3)練習朗讀第一句。
2.聯系生活,想一想,我們每天都能吃到哪些食物?這些食物是怎么來的?
(1)讀第二句,小組討論,說說讀懂了什么。
(2)分組匯報。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是飽含辛酸的農民用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
(3)理解詞語的意思:“盤”指吃飯的碗;“餐”指飯;“皆”是“都”的意思。
(4)練習朗讀。
(五)朗讀練習。
采用多種讀書方式,如范讀、領讀、指名讀。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六)練習背誦。
(七)拓展交際。
學習了《憫農》,你想對農民伯伯說些什么?
(八)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憫農》,誰會背誦?
誰能說說詩的意思嗎?
(二)出示詩題。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哪位同學知道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的人?
(三)教師介紹作者。出示課題,認讀生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