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辦法好
讓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吧。
[因為本篇課文是通過敘事來寫人的,簡略介紹毛澤東,可以使學生產生敬佩之情,激起學生認真學習課文的熱情。]
三.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你覺得毛澤東小時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整體感知課文,使學生心中出現人物的整體形象]
2.學生讀課文后回答問題,隨著學生回答教師順勢進行追問、歸納、指導朗讀和板書。
(1)毛澤東小時侯是一個愛勞動的人;
[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巧妙引導學生隨文識字和理解字詞的意思。]
如:從哪里感到毛澤東愛勞動?板書:常。理解“常”。
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讀第一自然段。
(2)毛澤東是一個愛動腦筋的人;是一個聰明的人……
板書:思考。
a引導思考:你覺得哪句話最能表現出毛澤東善于思考?用橫線畫出。
[培養學生閱讀方法:邊讀邊想邊畫。]
理解:毛澤東為什么會想到這個問題?
課件出示句子:
有一回,他想:怎樣才能放好牛,又能多砍柴,還能撿些果子呢?
引導學生理解“能、又能、還能”所表達的意思。(三樣工作都能同時做好。)
試想在這之前他們是怎樣干這些活的?
(放牛的可能砍不了柴。砍柴時放不了牛,或撿不了果子等,放牛、砍柴、撿果子不能兼顧。)
由此可見毛澤東善于思考。怎樣才能讀出他當時的心情呢?
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評議。
b導入:還從哪里看出毛澤東想的辦法好,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后說一說。
c理解什么辦法?怎樣好?
a出示課件,分別點擊分組、分工合作、結果,想象情景,理解其方法怎樣好。
一組放牛,一組砍柴,一組撿果子。
把牛喂得飽飽的,背回了許多柴,撿了滿籃的野果子。高高興興每人一份。每人一份
b體會小伙伴們的心情:他們什么表情?會說什么?想什么?
c小組討論:該怎樣分工合作朗讀?試試。
[通過小組討論,自主學習,學習合作。]
d哪個組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朗讀,其他同學注意聽,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
[點評:運用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朗讀,教師評價學生的語言要豐富、準確,還要具有激勵性和啟發性,充分調動讀的興趣,激發讀的愿望,獲得美的情感體驗。教會學生如何欣賞別人,如何評價別人,使被評人能愉悅接受意見。]
第二課時
內容:復習會認字,學習寫字。拓展實踐。
步驟:
一.復習會認字
老師手里有很多生字卡片,請你當小老師帶著大家來讀一讀上面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