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燈》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一、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的十五個生字,滲透識字方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花燈的奇妙。
3、初步了解看花燈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二、教學設計:
(一)、揭題導入:
教師:上節課,我們剛剛學過了一篇課文,還記得是什么嗎?
學生(齊):《元宵節》。
教師: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元宵節有什么習俗?
學生:元宵節晚上吃元宵。
教師:元宵節還有哪些習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趣的小兒歌。
(出示課題)
教師:誰來讀一讀?
學生:看花燈。
教師:大家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看花燈。
教師:(指著燈)這個字就讀….
學生:燈。
(點評:隨機識字抓得好!導課簡潔明了。)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師:這篇課文寫了什么?打開書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問問老師。
(學生自由讀課文)
教師:數一數這篇課文有幾句話,用手勢告訴老師。
(學生用手勢表示)
教師:四句,都數對了!你會讀哪一句,就讀哪一句,誰來試一試?
(學生讀自己會讀的那句話。)
教師:你讀對了!誰能把這四句話連起來讀一讀。
(學生完整地讀課文。)
教師:他不僅讀得正確流利,還很有感情呢?把掌聲送給他。
教師:元宵夜……
學生(齊):看花燈,大街小巷人歡騰。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夜、燈、街)
教師:咱們來認認這幾個字。
學生(齊):夜、燈、街。
學生(齊):紙糊的金魚吐泡泡,紗做的猴子眨眼睛。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紙、金、吐、泡、猴、眨)
教師:誰來讀一讀這幾個字?
學生:紙、金、吐、泡、猴、眨、睛。
教師:真好!
學生、教師(齊):走馬燈里貓追鼠,荷花燈上立蜻蜓。
(教師出示追、立)
教師:這就是…
學生(齊):追、立。
學生、教師(齊):各種彩燈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燈。
(教師出示各、彩、奇)
教師:這些字讀….
學生(齊):各、彩、奇。
教師: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老師再領著小朋友們讀一讀課文,看看從課文中能不能找到它們。
(教師、學生復述課文)
(點評:在師生讀文中,學生隨機識字,恰到好處地將字、詞、句有機結合,既識了字,又熟了文,學生學得很輕松。)
教師:這些新朋友怎么記?小朋友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介紹給大家,誰來說?
學生(走到黑板前,拿下“彩燈”二字):我用組詞的方法記住“彩燈”這兩個字。(領讀)彩燈。
學生(齊):彩燈。
教師:她用組詞的方法記住“彩燈”這兩個字。非常好!(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誰想說!
學生(走到黑板前,拿下“眨、睛”二字):我用偏旁歸類記住這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有“目”字旁,“目”字旁就代表眼睛。(領讀“眨、睛”)
學生(齊):眨、睛。
教師:他用的方法是偏旁歸類。老師把它們放在這兒。還有嗎?
學生(走到黑板前,拿下“吐泡”二字):我用組詞的方法記住“吐泡”這兩個字。(領讀“吐泡”)
學生(齊):吐泡。
教師(把“吐泡”一詞放在“彩燈”旁邊):他用的也是組詞的方法!還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