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精選13篇)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發布時間:2022-12-12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精選13篇)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1

  【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鎮淡竹小學 商愛琴】

  利用精美的畫面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生活躍的思維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之上的。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如小學生都喜歡動畫片就是很好的例子。多媒體課件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五彩繽紛、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境。在這一環境中,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學習興趣更濃了。比如《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課,點擊“導入新課”,伴隨著音樂出現動畫:風景如畫,一個小男孩在清澈的小河上乘著竹排順著水流的方向前進,兩只可愛的小燕子飛來了,似乎在向小男孩訴說著什么,河里的魚兒也不失時機地躍上水面。岸上,樹木茂密,禾苗綠油油的一片。學生看到這優美的動畫,不需要我多說,就能很快投入學習,進入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的最佳學習狀態。

  【浙江省紹興市教研室 莫國夫】

  〖正確把握學科本位和學科特點的關系〗

  打通科際壁壘并不是要抹殺學科的本質特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和的現狀……"。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改變各學科壁壘森嚴,各自為陣的學科本位現狀是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但是我們要警惕改革中非左既右的“鐘擺現象”的抬頭,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如《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教師在學生初讀課文后,花了大半節課時間,讓學生根據文本中的信息,在黑板上畫畫。本來這是個極具創意的教法,一是文本本身富有畫面感,二是學科間的這種融合,帶給學生的是多元的享受。但畫大半節課時間,無疑超出了語文課應該承受的度。我以為,執教者忽視了語文學科所要達到的標準和要求,忽視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學科本位的現象自然必須改變,但學科特點也不能不體現。融合也好,溝通也罷。語文課就是語文課;不能上成手工課、自然課、思想品德課、音樂課亦或是美術課,更不能上成大雜燴。語文課必須體現母語教育的一些特點、學習語文,主要就是掌握語文這個工具,即積累語言、積淀語感。再憑借語感、運用語言,也就是要著力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融合、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多視角的學語文、用語文,為了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同時使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相互促進,而不是另外給語文附加上一些其他學科的任務。我們的語文教學再不能為了打破學科本位而又變成另一種形式的“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園”了。當然,如果能在矛盾中把握平衡,那么我們的新課堂必將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新契小學 徐柳君】

  〖幫學生找到質疑的切入點〗

  學生愛質疑是個好兆頭,但時常會出現質疑的問題不集中,見字問字,見詞問詞,有的甚至是“想到什么問什么”的臆想亂問。針對學生質疑的“亂反射”現象,我們應做好引疑工作,找到質疑的切入口,把疑設在“點子上”。為此,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必須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養成邊讀邊思的習慣。

  如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時,我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圍繞“小小竹排畫中游”提幾個自己喜歡的問題,在交流的時候學生提出了各種問題:“魚米鄉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江南是魚米鄉呢?”“為什么說小小竹排畫中游?”“這里的畫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產生的,這樣既可避免學生在閱讀時感到束手無策,又為學生的質疑指明了方向,也便于讓學生找到質疑的切入點。學生通過自己質疑、探究、解疑的過程獲得的結果,遠比教師提問并提供現成的結論更具實效性。堅持這樣做,學生就會逐步學會從課文中挖掘、思索,學生的質疑水平定會大大提高,而質疑的切入點就不難突破了。

  【山東省淄博市高新區南石小學 劉維麗】

  〖在唱中笑〗

  哪個孩子不喜歡唱呢?一到唱歌的時候,他們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我就把一些優美的課文,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熟悉的旋律來唱一唱,或者唱唱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歌曲,從中進一步達到對課文理解的延伸。如:《小小竹排畫中游》講的是江南優美的風光,老師可以伴著美麗的風景,加上“小燕子”這首歌的旋律唱一唱,學生一聽也想唱,學起課文來就格外用心,久而久之,他們就會主動的去理解課文,去“創編歌曲”,帶著課文的理解去唱。

  【四川省達縣逸夫小學:何亞玲】

  利用簡筆畫幫助學習:由于簡筆畫是邊講邊畫,畫面從無到有逐步形成,畫面處于變化中。這一特點,就吸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因而用簡筆畫很容易把學生帶入情境。如在學習《荷花》這一課描寫荷花的不同姿態時,利用簡筆畫,幾筆勾出“花骨朵”、“全展開的”、“才展開兩、三瓣的”等不同形態的荷花,使學生很快理解了本段的內容。

  放大插圖幫助學習:翻開低年級課本,一幅幅美麗的插圖讓人愛不釋手,要讓它充分發揮作用。《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優美的兒歌,江南魚米之鄉的美麗景象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讓孩子明白的。這時你給他們展示一幅放大的插圖,文中一切躍然圖上,對于“竹排”、“畫中游”等,這些詞語孩子們看了圖后,便會恍然大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浙江省慈溪市徐福小學 戎莉莉】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兒童詩,全詩形象生動,節奏感強,讀來朗朗上口。根據這一特點,抓住“畫”究竟是指什么為切入口,主要奏唱了閱讀教學的三步曲,首先強化學生對文字符號的認讀,掃除“中、唱、樹、游、流、江”等文字障礙,通過聽老師范讀、自己借助拼音讀讓學生把文章讀通,讀連貫,從而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獲得初步感受。同時打破老師教閱讀的思路,樹立學生讀書的思路,把讀書的權力還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通過想象畫面、自讀自悟能讀懂課文,讀好課文。朗讀時體現層次性,每次讀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嘗試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讀書形式,通過品味“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江南魚米鄉”這些詞句讓學生全方位領略課文語言材料的美。有了深切的體會,然后通過看板畫齊讀齊誦、挑戰背誦使學生不知不覺把課文內容化為自己的東西。從整體入手,精讀感悟后又回到整體,兩年半來我以閱讀三步曲為主旋律,扎扎實實上好每一篇閱讀課文,為打好低年級學生閱讀的基礎踩下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江蘇省湖塘橋中心小學 劉紅英】

  《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可以先借助課件,演示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穿著紅衣褲的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河水清清,魚兒在水中嬉戲歡躍;兩岸樹木茂密,鳥兒在林間飛舞歌唱。近處,綠油油的禾苗一望無際;遠處,幾間青瓦白墻的房屋若隱若現。通過情景的創設,讓學生身臨其境,對江南水鄉有了直觀的感受。然后請學生說說小竹排順水而流,如果坐在上面能夠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多媒體技術創造機會,讓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觀點和思想,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習,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和興致會更高,想象會更豐富,思維會更活躍。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2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案例

  | by: 向日葵 ]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案例

  一、導入激趣。

  師:“你們都知道有哪些交通工具?同學們知道的真多。今天,老師也給大家介紹一種交通工具。(板書:竹排)(師介紹竹排:竹排是水上

  的一種交通工具,以前,在江南一帶,農民伯伯常用竹排來運輸糧食、貨物,現在,竹排主要用在水上娛樂。它是什么樣的呢?請大家把書翻

  到56頁,你找一找,竹排在哪?(板畫:竹排,在竹排上書寫“排”字。)齊讀。你覺得這個排字和老師手上的竹排圖有什么關系?

  這只小竹排在水里游的時候,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景色,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很美的文章:小小竹排畫中游。(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圈字、讀課文。

  在課前,老師已經讓大家回家讀了,現在請你把認字表中的字在課文中圈出來,然后認真地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格外留意一下你圈出的字。

  生自由讀課文。

  2.認字。

  (1)給生字加拼音。

  這首兒歌美嗎?喜歡嗎?我們不光要學習兒歌,還要學習兒歌中字。老師已經把認字表中的字寫在黑板上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拼一拼。

  (2)自己帶拼音讀一讀、請學生當小老師。

  3.學習部首“艸”字頭。

  4.幫助學生記字。識字方法。

  5.讀詞語卡片。

  6.去掉拼音讀鞏固字。

  三、圖中感悟,隨文識字。

  1.導入:同學們又認識了這些字,那同學們的課文一定會讀得更好。來再來讀一讀課文,跟著小竹排去看看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

  什么?

  2.小竹排,順水流。

  小竹排,順水流,(板畫水流)誰來說說,什么是順水流?在水流中板書“流”字。

  誰來說說,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鳥兒唱,魚兒游。

  板畫鳥、魚,并板書“唱、游”。(小鳥)是怎樣的小鳥呢?(唱著歌的小鳥)

  小鳥為什么唱歌呢?(因為它很開心。)這的景色那么美,它們怎么能不開心呢?

  這么美的景色,吸引了小鳥,還小魚也吸引來了?(小魚)江南那的水里生長著很多很多魚,我們把盛產魚的地方叫魚鄉。(板書魚鄉)

  誰能把它們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指導朗讀。

  4.兩風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

  哎呀,小竹排游啊游,還看到什么了?

  樹在哪兒?(兩岸)兩岸是哪兒呢?你能上來指一指嗎?(生指)

  是的,河的兩邊就叫兩岸。齊讀兩岸。

  (師板畫一棵樹。)你覺得我這樣畫行嗎?為什么?岸邊除了樹木,還有什么呢?(禾苗)禾苗是怎樣的?(綠油油)貼圖。多么多的禾

  苗呀,看到這么綠的禾苗,相信農民伯伯一定高興極了。

  5.在小竹排上看到的美麗景色被我們畫出來了。現在,讓我們看著圖,說一說詩歌的內容。

  6學習“江南魚米鄉”。

  看著這么綠油油的禾苗,老師想到了很多。你有沒有想到什么呢?(生若答不出來,師引出。)你想知道我想些什么嗎?我在想啊,這么

  綠油油的禾苗,長大后該會有多么多的稻谷呀,那加工后碾出來的米肯定也會很多很多。像這種魚很多的地方,我們叫它米鄉。(板書:米鄉

  )

  而像這種魚又多,米又多的地方就叫魚米鄉。(師板書:魚米鄉)

  7學習“小小竹排畫中游”。

  江南這地方真是太美了,我都很想來說一說,可以給個機會我說一說嗎?

  師讀課文,故意讀錯“小小竹排水中游。”(生指出畫中)

  將“畫中”加橫。那我可就不明白了,小竹排明明是在水中游,為什么說它是“畫中游”呢?

  讀“小小竹排畫中游”。

  8讀整首詩。

  江南這地方太美了,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下它的美吧!齊說。

  9背詩。

  這首詩歌,你會背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

  五、小結。

  江南這個地方很美,很多詩人來到這里都會忍不住作詩,課后請小朋友再去找一找有關江南的詩,找到了拿到班里來與大家一起共賞,好

  嗎?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

  本文轉載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祖國、家鄉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引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指導他們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順序觀察,教給方法。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信心,通過小組協作學習,達到知識共享。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感情誦讀是本課教學的主要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欣賞美,歌頌美。激發學生愛江南、愛家鄉、愛祖國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創境: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我們一起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游覽一番,好不好?懷著陽光般的心情,我們快樂出發!(播放音樂,引導學生閉上眼睛。)看,這就是我們游覽的地方——江南魚米鄉。

  【掛圖的運用,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將學生帶入意境中,增強了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

  1、觀察描繪:呈現掛圖,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說一說圖上有什么?

  二、初讀。(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1、教師范讀課文(配樂)

  2、學生自讀,要求:讀懂字音,讀通句子;

  3、同桌互讀、相互評價;

  4、指名讀、伺機指導:如“綠油油”中的“油”應讀you……

  5、輕聲讀文,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

  三、識字(自主活動,適時調控,培養能力。)

  1、自讀:在課文中圈出生字;

  2、老師先朗讀兩次,再帶學生一句一句讀;

  3、逐個呈現生字:學生先讀句,再說出句中的生字;

  4、指名讀;

  5、同桌討論學習:怎樣記住這些字?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

  【及時交流識字方法,能使每一位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6、匯報:教師適當總結識字方法,如用部件法記“排”,用動作發記“游”“唱”,用奇特聯想法想像嘩嘩的流水從而記住“流”……

  【有層次性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提高識字能力。“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鞏固:

  小老師帶讀(有注音)

  集體讀(無注音)

  看卡片、開火車讀(無注音)

  8、朗讀詞語(課后“我會讀“中的詞)

  四、寫字。(認真指導、重在激勵)示范指導、學生練寫

  1. 開始教學生:老師先在黑板教學生寫橫,豎,橫折三個筆畫。并讓學生試著寫,并學會。(之前教過的)

  2. 讓學生回憶一下:他們在本冊每二課所學的知識中,有“日”、“口”字。并出示第二課的圖片;

  3. 寫下今天所要學的生字,一個一個地教;先寫“口”字;

  4. 老師畫出田字格,再在田字格中一筆一筆地寫“口”字,速度較慢,每寫一畫讓學看清楚,并知道共三畫。

  5. 反復地在黑板上寫三遍。

  6. 點兩個學生在黑板上寫。

  7. 讓學生進行看書上的描紅,并一筆一畫地描。

  8. 要求學生拿出課堂練習本,依照書上描紅一筆一畫地按順序拆開寫。

  9. 老師到學生中間來檢查學生是否按筆順寫了以及寫字姿勢。

  10. 按同樣的方法去教“日”、“中”,速度要加快些。

  五、鞏固

  1、點同學上黑板上分別寫這三個字,老師和其它同學注意他們的筆順筆畫,并及時糾正;

  2、讓學生進行找字游戲。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4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小竹排畫中游》,我將分成七個版塊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學內容。

  《小小竹排畫中游》 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講的是江南水鄉的一個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觀賞兩岸美麗風光,如同在畫中游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感情線索,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十分歡快的心情。課文中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包含著贊美的感情。

  二、說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五、說教學準備:演示課件。

  備課時我點開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查閱《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演示課件,我發現資源有限,僅僅表現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的江南水鄉風韻,但演示課件沒有表現出江南物產豐富,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于是我就在演示課件的基礎上作了些修改,添加了一些描述江南物產豐富的畫面。(課件演示)

  六、說教學策略:關注興趣,創設情境。

  由于孩子生活經驗少,對江南沒有感性認識,僅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江南的“情”是很難激發起來的。所以教學中要借助電教媒體,進行情境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的作用,讓他們了解江南,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1、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詞時,應采取多種形式:看圖理解,聽音理解,聯系生活經驗理解等。

  2、學生的個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七、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指導看圖

  上這一課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江南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學們就會興致盎然。然后用語言描述:請大家上飛機,閉上眼睛。(演示課件)教室里響起隆隆的飛機聲,逼真的聲音仿佛讓學生真的感到乘上了飛機,來到了江南。同學們一睜開眼睛,可以從電視屏幕上看到江南的美麗景色:江南的樹真多啊,江南的水真清啊,江南真美啊……讓學生們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它以視覺為主,視聽并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心中就會不由自主地涌動起由衷的情,由衷的愛。這里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始與親”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于觀賞和學習呢?我在這里運用遠程資源,遵循了學生的認識過程,找準遠程資源與學生理解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課堂恰當的時間展現給學生,是我們應用遠程資源的關鍵。

  看來大家非常喜歡江南的景色,我也和你們一樣喜歡,《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首詩把江南的美景描繪得如詩如畫,你們想讀讀嗎?趕快打開書讀讀第3課。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課件演示朗讀,然后請學生試著讀一讀,先把不認識的字圈下來,借助拼音或請教別人讀準字音,動腦筋想一想,該用什么辦法記住它。

  2、小組交流識字情況,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三)初讀課文,讀通順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小朋友,你知道這首兒歌有幾句話嗎?那老師告訴你,一個句號說是一句話,小眼睛肯定發現了,跟著老師一起標出來。

  2、有3句話,請你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美美地讀給大家聽,小小評委豎起耳朵聽仔細,看誰讀得特別棒,誰能向他一樣讀一讀。

  3、誰能把整首兒歌連起來念,用你的朗讀,把江南的美傳遞給我們在坐的每一個人。

  4、集體朗讀。

  (四)、再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在朗讀感悟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本課有些詞語比較難理解,我就充分發揮遠程資源的作用。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通過演示,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電視,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綠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我在這里運用遠程資源,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不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為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為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

  總之,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遠程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才能為學生認識過程的重點、難點服務,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5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2個新偏旁:艸(草字頭),氵(三點水)。

  (二)學會7個生字:木、禾、苗、竹、江、兩、米。能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三)正確書寫生字。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讀詞語卡片:

  2.指名讀短文。

  (二)學習2個新偏旁

  1.艸,草字頭,筆順是一艸,共3筆。

  2.氵,三點水,一筆點,二筆點,三筆提。

  (三)學習生字

  1.木,拼讀音節m),讀詞語:樹木。

  (1)識記字形。(讓學生自學后說識記方法)

  ①用熟字加筆畫的方法:“十”字加撇捺,十木。一共4筆。

  ②用數筆畫方法:一筆橫(一),二筆豎(十),三筆撇,四筆捺(木)。一共4筆。

  ③書空練習。(第一,拼讀音節;第二,口述筆順筆畫;第三,共幾筆;第四,本課詞語)

  (2)口頭組詞語。

  2.禾。(讓學生自學后,進行書空練習,與“木”相同)

  3.苗,拼讀音節mi2o,讀詞語:禾苗。

  (1)識記字形,讓學生自學后,回答問題。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苗”字的?(我是這樣記的,“苗”字,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田”字,一共8筆)

  (2)書空練習。(①拼讀音節;②字形結構;③偏旁;④筆順筆畫;⑤共幾筆;⑥本課詞語)

  (3)讀短文第2句。

  4.竹,讀音節zh*,讀詞語:小竹排。

  (1)識記字形,用數筆畫的方法記。左右結構,左邊一筆撇,二筆橫(),三筆豎,右邊一筆、二筆同左邊相同,第三筆是豎鉤(竹),一共6筆。

  啟發學生自學,看田字格字帖,找出左右兩邊的異同點:第三筆,豎;第六筆,豎鉤。

  (2)書空練習。(同“木”)

  (3)口頭組詞語:竹葉、竹椅、竹簍、竹竿、竹籃……

  (4)朗讀短文第1句。

  5.江,拼讀音節ji1ng,讀詞語:江南。

  (1)識記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啟發學生自學,說說你是怎樣記住江字的。(同“苗”)

  (2)書空練習。(同“苗”)

  (3)口頭組詞語:江南、江北、長江、江河湖海。

  6.兩,拼讀音節li3ng,讀詞語:兩岸。

  (1)識記字形。

  ①比較法:用“雨”與“兩”比較,外框兒相同,里面不同,“雨”是豎,左右各兩點,“兩”是兩個小“人”。

  ②用數筆畫的方法。筆順:兩,共有7筆。

  啟發學生自學,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后,說出方法,如果沒說比較法,教師可以提示:“兩”字和什么字有點像?

  (2)書空練習。(同“木”)

  (3)口頭組詞語。

  兩岸 兩雙 兩幅 兩張 兩條 斤兩

  (4)讀短文第2句。

  7.米,拼讀音節m!,讀詞語:魚米鄉。

  (1)識記字形,啟發學生想出最簡便、最好記的方法。

  熟字加筆畫的方法:“木”字上面加點、撇,一共6筆。

  (2)書空練習。(同“木”)

  (3)口頭組詞語。

  魚米鄉 大米 玉米 小米 米粒

  (4)朗讀短文第3句。

  8.朗讀短文,要求正確、流利。

  (四)指導書寫,鞏固字形

  1.木、禾、米三個字讓學生自學后,找三位寫字好的同學,按田字格字帖寫在小黑板上,大家評議,教師訂正。

  提示:①木、禾兩個字的大橫在橫中線上面,米字的大橫壓橫中線。②禾字第一筆是平撇。③木、禾、米三個字的撇捺兩筆寫法、占格相同。

  2.指導書寫“苗”字

  (1)看整體間架結構,上小下大。

  (2)教師范寫(略),提示:

  ①草字頭第二筆豎從左向右斜寫,第三筆斜撇,略高于豎。教師范寫一定講清每一筆的位置及運筆方法。

  ②“曰”第二筆是橫折鉤。

  (3)教師帶寫草字頭。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訂正。

  3.指導書寫“竹”字。

  (1)整體位置,左窄右寬。

  (2)教師范寫:第一筆斜撇,從上半格中間靠豎中線收筆,撇過橫中線,離左邊線三分之一收筆,要有尖。第二筆小橫,從橫中線上一點兒橫第一筆起筆,斜橫過豎中線上一點兒收筆。第三筆豎壓橫中線起筆,直豎到下半格中間收筆。第四筆斜撇,與第一筆撇對稱,略高一些起筆,過中心點,到左下格右上角收筆。第五筆大橫,壓橫中線起筆,斜寫到離右邊線三分之一處收筆。第六筆豎鉤,壓橫中線在橫中左一點收筆,到長于三筆豎挑鉤。

  (3)教師帶寫,學生仿寫字頭。

  4.指導書寫“江”字。

  (1)整體位置、左窄右寬。

  (2)教師示范,重點指導三點水的寫法。三筆成一弧形,教師給學生用紅筆畫出弧線。第一點,點在左上格右下方,第二點點在左半格中間,壓橫中線,第三筆提,從左下格中心點提到橫中線上,離中心點四分之一處。

  (3)教師帶寫,學生仿寫字頭。

  5.指導書寫“兩”字。

  (1)整體位置,第一橫在上半格中間。下半部壓橫中線。

  (2)教師范寫(略),提示:①第二筆豎,自左向右斜,②二個人的撇對稱,點寫在橫中線下面。③第三筆鉤略長于豎。

  (3)教師帶寫,學生仿寫字頭。

  (五)鞏固復習

  1.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2.填空。

  苗,第3筆是__________,共__________筆。

  或上面是_________,下面是__________,共__________筆。

  竹,第3筆是_________,第6筆是___________。

  3.填詞語。

  大米禾苗江水

  木耳火苗兩手

  竹刀竹尺竹子

  板書:                  

  小小竹排畫中游

  小竹排    流

  鳥兒     唱

  魚兒     游

  樹木     密

  禾苗     綠

  教后感:

  橫折這個筆畫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有的學生寫起來有點困難,為此在學生仿寫的時候,我及時進行指導。學了這篇課文后,學生基本上能感受到江南優美的景色和物產的豐富。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6

  教學設計思路】

  “課的第一錘重音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引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指導學生按照整體一部分──整體的順序觀察,教給方法。民主的交流、聲情并茂的解說,配以美麗迷人的畫面,給學生美的享受,陶冶了性情,更為讀文做情感的鋪墊和示范。針對孩子的知識點和基礎,激發自主識字的信心,并通過小組協作學習,交流達到知識共享,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三個生字,認識“木、艸、幺”三個偏旁。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認識三個生字,正確地朗讀課文。

  正確地朗讀,感受江南之美,激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江南風光的民族音樂、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揭示課題

  1、邊看課件(竹排畫中游),邊欣賞江南特色的民族樂曲。

  2、看了這么美的畫面,想不想走進去看一看?

  我們可以乘什么交通工具到達目的地?(板書:小小竹排。)

  3、老師請大家乘坐江南水鄉的一種交通工具小竹排到畫中去游一游。

  (板:畫中游)齊讀課題,注意引導學生讀得美些。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⑴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生字圈出來,多讀幾遍,記住生字的讀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⑵ 開火車檢查自讀情況,學生評價,相機指導讀準音節。

  重點指導:翹舌音:中、唱、樹;三拼音:江、苗、兩。

  指導讀準“綠油油”的油,念第一聲。

  ⑶ 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帶拼音指名讀。

  不看拼音,小老師帶讀。

  小組擂臺賽,讀帶有生字的詞語,互相正音。

  學生自讀課文。

  把名生讀,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正音。

  教師范讀。(配樂播放課件:竹排畫中游的畫面。)

  2、指名分句讀課文,其余學生注意聽。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江南真美啊!你坐在小小的竹排上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然后指名回答。)

  2、隨機出示

  ⑴ 句子: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

  理解“順中流”運用課件演示“順水流”的過程,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流”字?

  指導朗讀,注意語感。

  ⑵ 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

  出示樹木“密”和“疏”進行比較。

  指導朗讀,注意語感。

  ⑶ 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

  找找你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嗎?理解“江南魚米鄉”,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兒?(魚兒游)哪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兒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綠油油)

  “小小竹排畫中游”的“畫中”是真的畫嗎?為什么說是在畫中游?

  師讀:江南的小河多,有許多魚蝦,種了很多水稻,是個特產豐富的地方,所以稱為魚米鄉,哪里的景色十分美,人在其中就像走進畫中一樣,所以就說“小小竹排畫中游”。

  3、再次朗讀課文。

  課中操:聽蔣大為的歌曲,可編動作。

  四、鞏固生字,認識偏旁

  1、卡片認讀生字。

  2、認識偏旁:“木、艸、鄉”,找一找對應的字,樹、苗、綠。

  3、交流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記住這三個字。

  4、給它們找找朋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三個生字“口、日、中”,認識兩個筆畫“ア、コ”。

  2、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背誦課文。 口、日、中的書寫。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搜集江南水鄉鄉間的美景照片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送信”游戲,認讀要求會認的字。

  2、朗讀課文,舉辦朗讀擂臺賽。

  二、背誦課文

  1、看圖引導背誦,學生自由準備。

  2、集體配樂背誦。

  三、說話訓練

  1、聽音樂,想象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

  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帶來的圖片或照片。

  3、提供句式:

  我覺得(  )很美,因為(  )。

  (  )景色可美啦!

  我最喜歡江南的(  ) ,(  )。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解說。

  比如:學生說,這是江南的原野,到了春天,油菜花開了,一片金黃,可美了。

  四、認記生字

  出示余下的生字:排、中、游、流、唱、兩、岸、江、南。

  1、找一找,印象最深的字,說一說你怎樣記住它?

  2、不容易記的字有哪幾個?你能找到好辦法嗎?

  游戲:“漢字開花”比一比,哪一組開的花多。

  詞語積累:江南、江水、禾苗、樹苗、樹木、樹葉、竹排、木排、兩岸、兩天、綠色、綠地。(自讀,集體讀。)

  五、指導書寫

  1、認識筆畫“ア、コ”。

  2、出示田字格中的“口、日、中”,說說它們第二劃各是什么筆畫?

  3、找找你認為最難寫的字是哪一個。老師范寫指導。

  4、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7

  教材分析:

  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學情分析:江南風光旖旎,是我國的旅游勝地,課文教學采用孩子們感興趣的“組織旅行團出游”的方式,讓孩子們在一定的情境中了解江南、認讀生字、感知圖畫、朗讀課文。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字卡、詞卡、導游旗幟、江南旅游介紹(介紹中包含有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等。

  學生: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推薦旅游景點,組織小小旅游團。

  1.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地方?今天我這位導游想向各位推薦一個特色旅游景點,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興趣聽我介紹一下。

  2.用多媒體或是小黑板等展示旅游介紹。(介紹中包含有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

  3.導游展示旅游景點介紹(文字全部注音),游客閱讀。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您閱讀我們旅行社推出的江南游介紹。江南一帶位于中國的東部,那里物產豐富,有“魚米鄉”之稱;那里河流密布,兩岸樹木茂密,禾苗油綠。在那里,您可以乘坐“竹排”這種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領略如畫美景。

  4.各位小游客,對我們的旅游景點滿意嗎?如果介紹中的字讓您為難了,請跟我讀。學習紅色字。

  5.出示字卡(排、中、游、流、唱、兩、岸、樹、苗、綠、江、南),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

  6.出示詞卡(江南江水 禾苗 樹苗 樹木 樹葉 竹排 木排 兩岸 兩天 綠色 綠地 中國 旅游 流水 河流 唱歌),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

  7.再讀景點介紹。

  8.老師(導游)揮動導游旗,愿意參加這個旅游團的小朋友請報名。咱們出發吧!

  二、乘竹排,暢游江南美景。

  1.師:我們乘著飛機越過高山、河流,向著江南飛去,白云在向我們招手,太陽在向我們微笑。到了江南以后,我們開始了愉快的旅行。(播放江南樂曲)

  2.多媒體展示“竹排”畫面(或簡筆畫勾勒“竹排”)

  導游:這是江南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我們將乘坐“竹排”順流欣賞兩岸的美景,愿您此次旅途開心!

  3.演示課件,展現課文中動態圖畫。游客們你們都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可以和身邊的其他游客交流交流。游客們你們覺得江南的景色怎樣?可以談談嗎?請生交流。

  4.看來大家非常喜歡江南的景色,我也和你們一樣喜歡,我還寫了一首小詩來贊美江南的景色呢,大家有興趣讀一讀嗎?

  5.多媒體展現課文內容。開展多種形式朗讀:示范讀,個別讀,同桌讀,配圖畫讀,配音樂讀,賽讀等形式。

  6.游戲:我會找(在相應的圖畫旁貼上字條)

  字條: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

  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

  三、創造性朗讀:我也試著做導游。

  小朋友們,喜歡這次江南游嗎?你知道江南還有什么迷人景色嗎?誰能做導游介紹介紹?老師建議你們用上書中的詩句,會把這個地方介紹得更美,看哪些導游最受人歡迎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開火車檢查詞語:

  師:嗚……

  生:開火車啦!

  師:火車開到江南去。

  師:(承上啟下小結)火車開得真快,江南到了!

  2.…下面我們做個“回家”的游戲,老師想請你把這些詞語送到江南的老家。

  請三人上來貼,其他同學同桌合作將信封里的詞語送到江南的老家。(江南民樂)

  二、書寫生字。

  小朋友,你們還有一處江南美景沒有看呢!想看嗎?那請你閉上眼睛老師帶你去(師邊念:小竹排……,邊出示:涼亭)小朋友這是什么呀?(生:涼亭)涼亭里有個小姑娘在寫字呢!(出示:姑娘寫字圖)下面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寫字歌,看看小姑娘的寫字姿勢好不好?(生念寫字歌)

  1.先請小朋友告訴她田字格里寫字要注意什么?

  (1) 字寫在中間。

  (2) 寫的時候看看橫(豎)中線上有哪些筆畫?

  2.出示要寫的三個字:這就是她寫的三個字,認識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三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1) 新筆畫:橫折──是一筆寫成的。(書空)

  橫折有兩種寫法(出示范字):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兩種寫法有什么不同?

  結論:一種折下來是斜的,師范寫,生書空。另一種折下來是直的,師范寫, 生書空。

  (2)引導:這三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三個“口”。

  *中間加一橫變成“日”; 中間加一豎變成“中”;還可以變成哪些字?

  生:白、目、申……

  師:對,這些字都是由“口”變化而來的。

  3.小朋友,你知道“口、日、中”這三個字是怎么寫的嗎?出示三個字的書寫筆順,你能看得懂嗎?請你說一說。

  4.那我們和小姑娘比一比,看誰的字寫得好。請小朋友一邊心里說筆順,一邊在書上寫。(音樂)

  板書設計:田字格里范寫生字。

  教學反思

  本設計注意營造開放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新課標的理念之一。本文的開放教學設計理念主要體現在:以孩子們熟知的“組團旅行”為線索,串以“推薦旅游景點,組織小小旅游團”、“乘竹排,暢游江南美景”、“我也試著做導游”、“生字書寫”幾個活動版塊,巧妙地將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享受審美樂趣等貫穿其中。設計行云流水,天然自如。

  教學設計突出教學重點,注重在各個教學細節上去充分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綜合能力。如,在寫字教學上,把握關鍵筆畫的指導;開展多種形式的讀,將讀與說有機結合,在說中來讀,在讀后用上詩句再說,使學生學習興趣很濃。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8

  【設計理念】

  1、情景中學文。根據課文創設情景,讓學生始終在情景中讀課文、學生字。

  2、在讀中感悟。本課教學,通過不同形式的反復朗讀,在以讀為本的基礎上有所思、有所悟,在讀的基礎上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認識偏旁“山、扌、艸”。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知道祖國江南十分美麗、富饒。

  【教學準備】

  《小小竹排畫中游》的課件、一個小男孩的剪貼畫。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文

  1、課件出示竹排:

  ⑴ 這是什么?

  ⑵ 你坐過嗎?在哪里?

  ⑶ 想不想坐上去游覽江南的美景?(師在黑板上帖了一位小朋友的剪貼畫)

  ⑷ 這是一位江南的小朋友,叫丁丁,今天他要帶我們坐上小竹排一起去旅行,欣賞美麗的江南風景,你們想去嗎?

  2、創設情景:

  讓學生想象自己坐上了竹排。

  課件一邊播放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播放美麗的風景(課件上的小竹排在順水漂,這時畫面依次出現樹木、禾苗、小魚……)。

  3、讓學生說說,你剛才坐在竹排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自由談)

  4、有一首非常好聽的兒童詩就是寫剛才我們看到的景色,你們想讀嗎?

  5、出示課題:

  小小竹排畫中游。

  ⑴ 學生齊讀課題。

  ⑵ 你們讀了課題,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學生自由說)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正音。(注意“兩”是后鼻音,“綠”是撮口音,“流”和“游”的讀音)

  3、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師激趣:丁丁說,在這兒歌中藏了幾位生字寶寶,他要帶我們去認識它們。

  2、課件上出示本篇課文中的12個生字(每個生字上注有紅色的拼音)。

  3、看看這些生字寶寶,哪些是你的老朋友,請在課文后面的生字中找到后打上√,和它打個招呼。哪些是你還不認識的新朋友,也在課文中找到,用〇圈出,然后讀讀拼音,看看字形,爭取認識它,和它交上好朋友。

  4、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隨時幫助學習有困難的人。

  5、反饋:

  ⑴ 你和哪個生字寶寶交上了好朋友?你是怎么和它們交上朋友的?

  ⑵ 讓會的學生自由上臺當小老師來教其他學生,教師在旁邊幫助表達不清楚的“小老師”。(在學生字的同時,認識偏旁“山、扌、艸”)

  6、同桌拿出生字小卡片互相讀。

  7、開小火車讀。

  四、課中操

  讓學生起立,師生一起一邊聽歌曲《小小竹排畫中游》,一邊自由做動作。

  五、美讀課文,升華感情

  1、這首歌好聽嗎?那個小朋友唱的這首歌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兒歌,你們能不能讀得比她唱的還要好聽嗎?自己試一試。

  2、學生自由讀。

  3、齊讀:

  認為自己已經讀得很棒的,請一起站起來讀(其他同學可以坐著讀)。

  4、指名讀:

  (可以多請幾位,師生共同評價)認為自己已經超過那唱歌的女孩的,大膽地站起來讀給小朋友聽。

  5、師生共同朗讀:

  師:丁丁聽見我們小朋友讀得這么棒,忍不住要和我們一起來朗讀這篇課文了,現在我就是丁丁,你們歡迎我嗎?那我們就一起來美美地把課文讀一遍。

  6、解決學生讀完課題時,提出的疑問(能解決多少,就解決多少)。

  六、快樂加油站

  師:這時,我們坐的小竹排在岸邊停了下來,我們來到了草坪上,呀,草坪上有許多五顏六色的野花和小蘑菇,真美啊!丁丁說,這野花的花瓣后面都有一個詞語,你讀出了,這野花送給你!而那小蘑菇后面藏了一個句子,假如你讀出了,就送你蘑菇。(課件:點擊花,就會跳出詞語;點擊蘑菇,就會跳出一個短句)

  詞語:江南 竹排 木排 江水 禾苗 樹苗 樹木 樹葉 兩岸 兩天 綠色 綠地 中文 水流 河岸 江河 上游 排球 雨中 高唱

  句子:

  1、大白鵝在水中游。

  2、兩個人在河岸邊(biān)畫畫。

  3、江南魚米香(xiānɡ)。

  4、田里有綠綠的禾苗。

  5、我在竹排上唱歌(ɡē)。

  七、寫字(書寫“中”)

  1、師:這時,我們來到丁丁家,丁丁家墻上貼了他寫的一個字,是什么?

  2、在黑板上出示“中”,讓學生讀一讀。

  3、學生在書上描一個“中”(一邊寫,一邊看看“中”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讓學生說說在寫“中”時,應注意寫什么。(口寫得扁,中間的一豎豎在豎中線上。)

  5、教師在黑板上范寫一遍,一邊寫,一邊說要注意點。

  6、學生在作業本上寫,教師巡視,及時指導個別學生。

  師:今天,我們跟著丁丁,乘著小竹排進行了快樂的旅行,現在,小竹排回到了教室里,下節課,我們還會跟著丁丁乘坐小竹排進行新的旅行。

  (此教案獲省優秀教學設計獎,并入選有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騰春友主編的《新課程標準經典先鋒教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書。)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9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本設計力求體現把學生放在學習主體位置,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理解課文,求知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激發學生課前搜集材料的興趣,整合音樂、美術學科的方法,使靜止的語言符號流淌出音樂的旋律、圖畫的意境,使語文課堂變得“充實”、“厚實”起來,喚起一年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喜歡我們的語文教學。

  預設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筆畫、偏旁和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從讀中領悟江南的美。

  課前準備:教師(課件、錄音機)

  學生(課前畫的家鄉風光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預設目標

  1、了解課文大意,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談話:小朋友們坐過竹排嗎?(板書:竹排)讓我們乘著竹排一起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瀏覽一番,好不好?懷著陽光般的心情,我們快樂出發!(出示江南美麗風光課件)看,這就是我們游覽的地方——江南魚米鄉。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3、小小竹排畫中游。(指名讀課題,正音)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在課前一開始就利用課件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引發情感沖動,為進入新課學習儲備必需的情感因素。)

  二、范讀課文。

  師配樂范讀課文,生看課文插圖。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模仿性強,教師有感情地范讀,準確地傳情,能使學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

  三、初讀課文

  1、翻開語文書,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讀準它,難讀的地方把它多讀幾遍。(學生自主讀課文)

  2、誰來讀給我們聽聽?其他小朋友認真聽,看誰的耳朵最靈,能發現這個小朋友哪個字讀得最準,你要向他學習,哪個字讀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指名讀,提醒注意所學的生字)

  3、(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你會讀讀嗎?(對于難讀字詞,教師要進行及時必要地領讀。如“兩岸”“樹苗”等。)

  4、去掉拼音還能讀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下面我們來開火車讀,哪組先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讀、互評、教讀、游戲完成讀書的第一步讀準字音。)

  四、熟讀課文。

  過渡:同學們生字學得這樣好,相信再讀課文一定比剛才讀得棒。先自由把課文讀一讀,然后比一比誰讀得聲音最響亮,字音讀得最準確,課文讀得最熟練。

  1、學生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

  2、四人小組合作,比比誰讀得最熟練。(師巡視指導)

  五、精讀課文。

  1、播放課件,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邊讀邊欣賞江南美景。

  2、思考:你們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

  3、匯報:先用書上的詩句說一說。如“兩岸樹木密”等。再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什么樣的鳥兒,什么樣的魚兒……

  點撥:看著這么美麗的景物,“我”的心情怎么樣?(學生回答,教師伺機板書)

  4、美讀:讓我們懷著快樂的心情讀課文,把你美麗的心情讀出來。(學生練讀)

  5、匯報讀:指讀、對讀。

  6、交流討論:大家的朗讀使人心情舒暢!看著這美景,你想說些什么?用一句話贊美江南。為什么小竹排是在畫中游呢?(教師要充分了解各小組的討論情況,注意引導、誘導、輔導,使學生主動思考、學習。)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詩情畫意中體驗江南的美,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六、課間操:同學們學得真不錯,老師要獎勵一首歌給你們聽,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愿意表演的同學可站起來表演。(師生共舞,錄音機播放歌曲《我們的田野》)

  七、拓展練習

  1、師述:我們的家鄉在江南,昨天,老師要你們畫了家鄉的風光圖,老師給你們出個主意,把你的畫介紹給你的好朋友,介紹的時候,可以仿照本篇課文編編詩歌,也可以自己想怎么編就怎么編,行嗎?

  學生準備

  2、師:誰愿在全班交流?

  師隨時評價:編得真好!真能干!真有創意!(對于說得特別好的:哇!我們班有小詩人了!為他的精彩詩歌鼓掌。)

  3、總結:我們的家鄉在江南,她美麗富饒。同學們,我們要熱愛自己的家鄉,保護環境,讓她越來越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畫江南,再向別人介紹,感受美,表達美,體現了學科間的融合。)

  第二課時

  預設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略)

  點評:

  本節課設計較好地體現了語文新課程標準概念,而又充滿情趣,具有時代氣息,在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遵循“讀書內化”的閱讀教學規律,本節課設計了“初讀——熟讀——精讀——美讀”四個環節,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直接地、反復地接觸課文。“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指導思想和訓練層次性十分明確。

  2、改革方式、方法,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閱讀教學是個性化行為。”本設計以學定教,把原本屬于學生的權利還給學生,一是選擇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然后再選擇自己的伙伴進行合作學習,學習的結果也讓學生自己匯報、補充,教師只是起點撥作用。二是評價,學生朗讀、發音,盡量讓他們去評價,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

  3、努力開掘語文學習的豐富資源。

  本課教學,在課前要求學生了解江南的知識,畫畫自己家鄉的景色。在課堂上,讓他們借助圖、景理解課文,學習語言;朗讀課文,練習說話,課末處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聯系已有經驗,仿編兒歌,會激活兒童的求異思維,讓他們在實踐中探索運用語言的規律,享受美的情趣和創造的樂趣。實現了課內外、學科間、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聯結、貫通、互補,課堂教學會更充實,更具活力。

  4、充分使用電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使學生形象直觀地體驗江南的美,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書目:《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新課程、新理念》。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識字和朗讀課文。

  【德育結合點】

  了解課文內容,了解江南的美麗,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從而產生贊美江南,熱愛江南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放vcd片,激趣導入

  1、放vcd片,(截取其中部分片斷),讓我們先來欣賞一段江南水鄉的如詩入畫的風景。他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片與江南水鄉有關的小短文。小小竹排畫中游,老師范讀,學生跟讀。

  2、這里有幾個生字朋友要認識大家,愿意嗎?誰想當小老師領讀一下?

  3、當你讀完課題之后,你的小腦袋里肯定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大膽的說給大家聽?(你在想些什么?)理解題目的大體意思,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那小小竹排為什么會在畫中游呢?相信學完這篇課文之后,你一定會找到滿意的答案。

  二、新授

  1、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⑴ 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趕快請拼音來幫忙,或請你的小朋友來幫忙,好嗎?

  ⑵ 誰想讀給大家聽?咱們一句一句來讀。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讀生字。讀生字前,先讓學生認識一位新朋友,活潑可愛的小鴨子。師:你瞧!來了一位活潑可愛的新朋友,他一邊走,一邊撲閃著翅膀跟我們說話呢!它說什么呢?小朋友們來讀一讀吧!(看誰讀的又對又快!)那咱們就來比一比,看誰讀的最棒!

  ⑶ 學生開火車領讀,最后把生字朋友湊到一起來,齊讀。

  銜接語:生字讀到這里,那課文中怎樣描寫江南水鄉的美麗呢?請小朋友端起課本,再來把課文仔細地讀一讀。

  2、再讀課文,理解大意,在理解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⑴ 學習第一句:

  ①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女同學齊讀。誰來告訴老師,第一句中寫得什么景物?(板書:教師用美麗的彩紙剪出的圖畫,黃色的竹筏、藍色的小鳥、紫色的小魚貼在黑板上,圍繞著中間課題)

  ②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象:假如你來到一個美麗的江南水鄉的小鎮上,坐著竹排,往下游走去。你看見兩岸盛開著各種各樣的小花,有綠色的大樹,小鳥在頭上嘰嘰喳喳的叫著,小魚兒在水里歡快的游來游去。

  ③ 你覺得美嗎?那怎樣讀才能讀出它的美呢?指導朗讀。指名讀,模仿讀等。

  銜接語:那江南水鄉的美還有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第二句。

  ⑵ 學習第二句:

  ① 男同學齊讀。這句中寫的什么景物呢?(教師板書:貼上綠色的小樹和小禾苗,圍繞在題目中間。)

  ② 你能說說怎樣叫樹木密嗎?可以用手比劃比劃。

  ③ 指導朗讀這句話。你怎樣讀,才能讀出樹木密?試讀,然后指生讀這句話。老師評價:老師能聽出,田里的禾苗真綠啊!

  ⑶ 學習第三句:

  銜接語:江南還有什么樣的美麗景色呢?讓我們來看第三句。

  ① 老師范讀第三句。老師看同學們讀得這么起勁,老師也想讀一讀,同意嗎?你認為老師讀得怎樣?還在哪兒?請你也學著老師的樣子讀一讀吧!

  ② 這句中為什么說“魚、米”?趕快幫老師找找,好嗎?

  ③ 師語:江南水鄉盛產大米和淡水魚,水稻一年成熟兩到三次,產量高,質量好,南方人以大米為主食,愛吃大米的同學到南方去可以天天吃大米和淡水魚,可好吃了!勤勞的江南水鄉的人們還用河塘養魚養蝦,種植蓮藕,培育珍珠。江南水鄉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④ 那為什么說:“小小竹排畫中游”呢?然后教師總結。

  ⑤ 你覺得江南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能用江南說句話嗎?教師總結,其實江南確實是個山美水美、物產豐富的好地方,有機會的話,同學們可以親自到江南水鄉去游覽一下,欣賞一下那里的美麗風光,嘗一嘗那里的大米和淡水魚。

  四、背誦課文,表演課文內容

  1、江南既然這么美,那就請小朋友用最美的語言,最美的動作一邊表演,一邊背誦這篇課文,把江南的美展現出來,好嗎?

  2、開展男女比賽,表演這篇課文內容。評出優勝者。

  

  【板書】

  竹排(圖片)小鳥(圖片)小魚(圖片)

  小 小 竹 排

  畫 中 游

  小樹(圖片) 禾苗(圖片)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11

  【教學片段】

  師:江南很美麗,竹排也很漂亮。有一位詩人游了江南以后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出示課題──小小竹排/畫中游)誰來讀一讀?

  (生讀課題)

  師:他讀得很正確,就像他這樣,讀讀整首詩。

  (生自由讀整首詩)

  師:誰想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大膽地朗讀全文)

  師:能幫他提些小意見嗎?

  (隨機正音)

  生1:綠油油(yóu yóu)應該讀成綠油油(yōu yōu)。

  生2:竹排的“竹”應該是翹舌音。

  生3:順水流的“順”他讀成平舌音了。

  生4:他讀得太快了。

  師:是呀,我聽到標點寶寶也在跟你們提意見了。逗號寶寶說──你看到我怎么不停一停?句號寶寶說──你們看到我怎么也不停一停?沒有標點的地方你看老師標上了什么?(出示全文)小竹排,畫中游,鳥兒唱,魚兒游。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

  (生自主地輕聲說)

  師:你們能看清標點和記號讀一讀嗎?

  (生自由讀)

  師:請一位小朋友站起來讀一讀。

  (根據逗號、句號和自然停頓的提示,生正確地朗讀全詩)

  師:你會停頓了,讀得也很正確。現在,你們能拍手讀一讀,讀出他們的節奏嗎?

  (生自由地拍手讀書)

  師:誰來試一試?

  (生一句兩拍,讀出了節奏)

  師:你讀得很好,節奏也打得好。誰還能讀出不同的節奏?

  (生一字一拍地讀)

  師: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節奏拍著手讀一讀。

  (生學生拍手齊讀)

  師:喜歡江南嗎?我們就生活在江南。讓我們去看一看美麗的江南。

  (邊說邊點擊課件,播放有關江南的風景圖片,老師作簡單的介紹)

  作為江南人,我們更應該讀出快樂。

  (生自由讀──同桌互讀)

  師: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鳥兒唱,魚兒游。

  師:“唱”和“游”讀得很響,很有味道。誰知道鳥兒是怎么唱的呢?

  (生模仿布谷鳥叫:布谷──布谷──)

  師:還有其他的鳥嗎?

  生:模仿燕子叫:“嘰嘰嘰”、“嘰嘰嘰”

  師:讓我們一起來開個鳥兒演唱會。

  (生模仿自己喜歡的鳥叫聲開心地叫)

  師:我從你們的表情和叫聲中感覺到鳥兒們很開心。不僅鳥兒開心魚兒也很開心。(隨機點擊魚兒群游圖)雨兒們在干什么?

  生1:魚兒們在比賽跑步。

  生2:魚兒們要去給朋友們過生日。

  生3:魚兒們在搶東西吃。

  生4:魚兒們在跳舞。

  師: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鳥兒唱,魚兒游。

  師:我從你們的表情和聲音中感受到了鳥兒和魚兒的快樂。

  ……

  師:我們一句句讀好了,相信大家一定能讀好全文。

  (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師:江南美得就像一幅畫,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

  ……

  【聽課賞析】

  這是乾潭中心小學吳小燕老師《小小竹排畫中游》課中的一個片段。

  《課標》第一學段的閱讀目標中有這樣的要求: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5、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細細閱讀這些目標,再來欣賞吳老師的課,我們可以感覺到,她不但對這些目標的描述了然于胸,而且已經完全將這些目標落實在她的教學中了。課一開始,她就讓孩子們借助拼音把每一個字讀正確,翹舌音、后鼻音,還有“綠油油”的變調,她是一個也不放過。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她又引導孩子們看清標點,注意逗號和句號的停頓時間,這還不夠,她還引導孩子注意朗讀中的自然停頓。接著她讓孩子們拍手讀,讀出節奏。這樣讀著讀著,孩子們把課文讀流利了。在孩子們對江南有了整體的感知后,老師又借助讀物中的圖畫和媒體上的畫面,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江南的美麗,再快樂地讀一讀。最后又結合生活實際引發孩子們的想象,比如:小鳥會怎么叫?小魚會游向哪兒呢?開個鳥兒歌唱會等。在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之后再讓孩子們用表情和聲音有感情地讀好每一句話,最后美美地讀好整篇課文。

  整堂課,孩子們就在老師的一攙,一扶,又抱又放的關注中感受著語言的優美,享受著閱讀的樂趣。我在想,如果我們每個一年級的老師都能像吳老師一樣小心翼翼地領著孩子在閱讀中徜徉,我們的孩子以后怎能不會閱讀,不喜歡閱讀呢?

  一年級的孩子,看似能走,能跑,也能跳。可是,他們常常因為走得不小心,跑得太急,跳得不協調而摔交。他們還小,他們仍然需要爸爸、媽媽熱情的關注和即時的攙扶。語文學習何嘗不是這樣?

  乾潭鎮小一(6)班的孩子,他們好幸福!因為他們擁有一位努力關注著他們,在他們走得不小心的時候給予提醒,在他們跑得太急的時候給予攙扶,在他們因為跳得太高下不來的時候給予擁抱的老師媽媽──吳小燕。

  領著孩子們慢慢行,感覺真好!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12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⑴ 在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要多讀幾遍。十二個生字中,“中、唱、樹”是翹舌音,要提示學生讀準字音。“綠油油”的“油”課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讀時應讀第一聲。可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同桌互讀等形式鞏固要認的字,并鼓勵學生相互糾錯正音。

  ⑵ 指導學生識記字形時,可先學習新偏旁“、纟”,然后讓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的方法,使學生在互相啟發中,提高識字能力。如:

  ① 加一加:

  樹=木+對

  苗=艸+田

  ② 比一比:雨—兩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三個字,筆畫都比較少。要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發現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三個字都有“口”這個部件,但形狀不同。要引導學生看清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口:認識新筆畫。防止學生把“口”寫成方塊。教師可寫一個方塊與口比較,讓學生自己得出寫好“口”的要領: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日:認識新筆畫,提醒學生注意“日”的兩豎要直。

  中: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二、朗讀感悟

  1、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可借助插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可通過看圖,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圖或投影片,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綠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拉動投影片或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2、在了解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成誦。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鼓勵學生用適當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可讀得輕快些,表達出喜悅、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讀得緩慢些,以表達贊美的感情。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

  三、實踐活動

  1、課外收集有關介紹江南風光和物產的圖片、照片,張貼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

  2、學生展示自己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向同學介紹旅游景點的美麗風光。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五、資料袋

  〖江南魚米鄉〗

  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上,河網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一向稱“魚米之鄉”,又稱“水鄉澤國”。那里盛產稻米、魚蝦,糧食產量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3個偏旁“山、木、艸”。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知識江南中美麗、富饒的地方。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示課題

  播放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看圖,一邊欣賞樂曲。

  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讀課文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請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正音。

  自由讀之后,開展朗讀競賽。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準生字的字音。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讀了這首詩歌,我們都知道江南很美,美在哪里,誰能說一說?

  結合看圖,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鄉的交通工具。

  運用課件動態、演示“順水流的過程。

  看圖理解樹木密的“密”指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樹木特別密又特別綠。

  指出圖中的禾苗。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或句子。

  引導學生理解“江南魚米鄉”。

  四、朗讀、背誦

  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

  請學生朗讀。先個別讀,再小組讀,最后全班伴隨樂曲朗讀。

  看圖試著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復習鞏固生字,練習用abb的疊詞形式說詞語。誦讀課文,說說自己的家鄉,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把課文背了下來,現在哪個小朋友最勇敢,背給大家聽?

  二、激發想像,豐富情感

  一邊聽音樂,一邊聽教師朗讀課文,想像了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

  聯系自己的美際及旅游的見聞,說說咱們江南的美麗景色。

  三、復習鞏固生字詞

  出示課件──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顯示紅色的生字,學生記憶生字的字形。

  (有些生字可以引導學生編故事記憶。如“兩”:兩個人躲在屋檐下,橫就像屋檐,豎和橫就像屋子。

  唱:今日唱,明日唱,天天開口唱。)

  出示課后“我會讀”的詞卡讓學生認讀,自由讀,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四、做“漢字開花”的游戲

  練習用“abb的什么”說詞語,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綠油油的小草 白茫茫的露

  五、指導寫字

  出示“曰”,先讓學生跟老師書空,認識新的筆畫,橫折鉤,再仔細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中”先引導學生會尋找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

  “口”由學生自己觀察后書寫。

  【板書設計】

  3、小小竹排畫中游

  小竹排,順水流。

  鳥兒唱,魚兒游。

  兩岸樹木密,

  禾苗綠油油。

  江南魚米鄉,

  小小竹排畫中游。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雜談(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看美、想美、說美、讀美、品美《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案例及評析(精選14篇)

    【教材分析】《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閱讀教學第三課,是首兒歌,共六行三句,描寫了江南水鄉如畫的美景。兒歌文辭流暢富有韻味,情境優美易于想象。...

  • 《小小竹排畫中游》識字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祖國、家鄉的思想感情。...

  • 課文《小小竹排畫中游》的優秀教案設計(精選15篇)

    3、小小竹排畫中游一、 教學要求: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橫折"和"橫折鉤"和3個偏旁"山、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字,認識豎勾和提兩個筆畫和草頭偏旁。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案設計(精選3篇)

    學習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了、子,門、月”4個字,認識2個筆畫“一、』”和4個偏旁“廣、戶、穴、尸”。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農村變化很大,激發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之情。...

  • 創設情境 讀中感悟 自主表現──《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材分析】《小小竹排畫中游》是小學語文第一冊中的一篇課文,它為我們展現了這樣一幅畫面: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

  • 一年級上冊《小小竹排畫中游》教案(精選13篇)

    編寫教案的繁簡,一般是有經驗的教師寫得簡略些,而新教師寫得詳細些。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一年級上冊《小小竹排畫中游》教案,希望能夠幫到您!一年級上冊《小小竹排畫中游》教案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

  •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案例(精選13篇)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冊里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講的是江南水鄉的一個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觀賞兩岸美麗的風光,如同在畫中游。...

  •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課堂實錄(通用14篇)

    老師:這是什么?(出示課件。)學生:竹排。老師: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欣賞美麗的風景好嗎?出示課件老師:你們看到什么風景。學生1:小魚。學生2:禾苗。老師: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學一首好聽的兒歌(課件出示課題“小小竹排畫中游”)。...

  • 《小小竹排畫中游》學習目標和教材簡說(精選13篇)

    學習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山、木、艸”3個偏旁。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小小竹排畫中游說課稿(通用2篇)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這是一首贊美江南水鄉秀麗景色的詩。一個男孩撐著小小的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受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對江南水鄉的贊美之情,旨在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

  •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案例與評析(通用15篇)

    【學習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橫折,橫折鉤”兩個筆畫和“木字旁,草字頭,絞絲旁”三個偏旁。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識字和朗讀課文。 【德育結合點】了解課文內容,了解江南的美麗,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從而產生贊美江南,熱愛江南的思想感情。...

  • 小小竹排畫中游(精選13篇)

    一、教材分析這是一首贊美江南水鄉秀麗景色的詩。一個男孩撐著小小的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受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對江南水鄉的贊美之情,旨在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

  •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認真看圖,理解圖意。通過看圖學習短文,讓學生知道祖國江南十分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學會兩個新偏旁,“艸”草字頭,“氵”三點水旁。3.學習6個詞語,7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大片| 精品国产专区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 | 成人A级毛片无码免费 | 欧美亚洲成人网 | 香蕉青青草 | 亚洲五区在线观看 |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 国产高清在线露脸一区 | 在线观看免费自拍亚洲 | 男人插女人免费视频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久久综合伊人一区二区三 | 日本成人精品在线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 毛片免费播放 | FREEEⅩXX性欧美HD浪妇 | 羞羞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天干天天av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四虎网站最新地址 | 93人妻人人揉人人澡人人 |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区日韩区欧美区 | 好吊妞在线新免费视频 | 日日躁夜夜躁aaaaxxxx | 永久免费观看国产裸体美女 | 日本很黄的吸乳A片 | 久久国产二区 | 欧美日本另类 |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日本孕妇高潮孕交视频 | 国内少妇毛片视频 |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www黄在线观看 | 色爱综合 | 强行从后面挺进人妻 |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 在公车上拨开内裤进入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