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蘋果落地(精選13篇)

蘋果落地

發布時間:2023-01-17

蘋果落地(精選13篇)

蘋果落地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可是,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象中發現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現……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1-5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 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10’)

  1、再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 ,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 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10’)

  1、導入  :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 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和第六節。第二課時學習2-5節。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 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蘋果落地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 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可是,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象中發現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現……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現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 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1-5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 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10’)

  1、再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

  我做完作業 ,總要

  6、完成作業 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10’)

  1、導入  :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 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和第六節。第二課時學習2-5節。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 ,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 是普通現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 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象

  看見 想、又想(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蘋果落地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 "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審題,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質疑,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1.導語 :小朋友們都愛吃蘋果,可是,你們看見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投影:一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樹上的蘋果要是不摘,等熟透了會怎么樣呢?  (生: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

  2.出示課題:2l  。

  二、初讀課文,教學生字新詞。

  1.聽錄音,思考:課文寫的是誰的故事? 

  2.出示牛頓圖像,師簡介牛頓。

  3.學生自學課文。

  要求:(1)輕聲朗讀,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讀正確,讀通句子。

  (3)思考: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回答以上思考題(寫大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

  (2)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音、形、義同時進行)

  a.指名讀。

  b.指名說說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音、形、義。   

  c.齊讀。

  5.指名逐節朗讀課文。

  三、質疑。

  四、布置作業 。

  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要點

  細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讀,思考: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  (因為他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

  2.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了什么?  (愛動腦筋)

  牛頓怎樣愛動腦筋呢?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個故事?

  三、學習2-5自然段。  

  1.自學課文。

  思考:(1刪出牛頓心里想的和自言白語的話,再連起來讀讀。

  (2)牛頓從什么現象中發現了什么?

  (3)你覺得牛頓是怎樣一個人?

  (師巡回指導)

  2.檢查自學情況。

  檢查思考題(1):

  (1)先檢查學生有否劃對,再指名讀牛頓心里想和自言自語的話。

  (2)出示課后習題3,照樣子練習用"為什么"提問。

  ①指名讀題。

  ②生獨立完成,師巡回指導:

  ③集體訂正。

  檢查思考題(2):

  ①指名回答思考題(2)。  (牛頓從這一現象中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

  ②用"吸引力"練習說一句話。

  檢查思考題(3):

  ①指名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活回答思考題(3)。

  ②同桌相互練習說話,說說牛頓是一個怎樣的人?

  3.用幻燈或小黑板出示第4自然段:

  齊讀后提問:

  (1)"這個問題"指的是什么問題?

  (2)"思考"的意思是什么?用"思考"練習說話。

  (3)牛頓發現地球有吸引力,是因為什么?  (認真思考專心研究)

  4.齊讀最后自然段。   

  (1)根據"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這個內容練習提問(牛頓為什么會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2)根據課文內容回答以上問題,并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

  (3)什么叫"普通現象"?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普通現象?

  (4)牛頓能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說明什么?

  5.小結。

  牛頓這種愛動腦筋,善于思考的習慣很值得我們學習。老師希望你們不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也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四、課堂教學質疑。

  五、布置作業 。

  完成課堂作業 本中的有關練習。

  第三課時    

  要點

  指導朗讀,練習說話,聽寫生字、詞,完成有關作業 。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用"吸引力"、  "思考"口頭造句。

  3.根據課文內容用"為什么"提問。

  二、指導朗讀。

  1.師范讀。

  2.指名朗讀。

  3.分組逐節輪讀。

  三、練習說話。

  根據2-4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把主要內容講出來(要求:正確、流暢)。

  1.人人準備,自由練習。

  2.指名上臺說話。

  四、讀讀下面的句子。

  1.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落到地上是很普通的現象。

  2.牛頓能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進行研究,有所發現,真了不起。

  五、課堂練習。

  1.擴詞。

  總(    )(    )    吸(    )(    )

  思(    )(    )    考(    )(    )

  名(    )(    )    世(    )(    )

  2.根據下面的內容,練習用"為什么"提問。

  (1)飛機在天上飛。

  (2)冬天會下雪。

  (3)小華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牛頓從小(    )。他從(    )這一現象中發現(    ),他能從(    )中提出問題,進行

  (    ),最后成了(    )。

  附板書:    

  蘋        從小愛動腦筋                成

  了

  果        (遇到問題總問個為什么      世

  界

  落                                    著

  名

  地                                    的

  發現地球有吸引力            科

  (牛頓)    (認真思考,專心研究)      學

  家   

蘋果落地 篇4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是朗讀教學的高標準,葉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讀”稱作“美讀”。美讀是指對課文有較深的理解,能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能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生動地表達對作品的理解,把作者的情感讀出來,做到以言動人,以情感人,達到正確理解和準確表達的統一。

  曾經,我聽過兩位老師上的閱讀課,對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頗有感觸,今將其中的兩個教學片斷實錄如下,并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兩位老師教的是《蘋果落地》的第三自然段的內容:

  “那一定是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語地說。“可是,為什么蘋果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他又想。

  第一位老師的教學過程是:

  師:“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他又想的內容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生:“自言自語”的意思是“自己對自己說話。”

  生:他又想的內容應讀出疑問的語氣。

  師:我們讀牛頓說的話,想的話要讀出感情來,怎樣才能讀好呢?下面聽清老師的要求:“牛頓自言自語說的話、心里想的話,讀時聲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心里想的話還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來,“一定”、“可是”、“只向”、“而不”、“也不”這些詞語要求讀重一點,大家拿起筆,在這些讀重音的詞語下面加上點兒。小朋友們請按以上的要求認真練讀,看誰能讀出感情來。

  練讀后,幾位學生試讀,大都是把幾處要求讀重音的詞語作了過分強調,其余地方都是音量相等,速度均衡,顯得十分呆板、生硬、做作。學生又反復地進行練讀、試讀,但總是讀不出真情實感來。最后,老師只好找一位朗讀水平高的學生試讀作了結。

  另一位老師的教學過程是:

  師:牛頓是怎樣說的,他又想到了什么問題?

  生:牛頓是“自言自語地說”。

  (生讀他想的話)

  師:“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對自己說話。

  師:咱們平時大都“自言自語”過,有疑問的事也想過。下面請同學們把牛頓說的和想的話讀一讀,體會體會,然后說一說怎樣才能讀好這兩句話。

  (學生練讀)

  生:聲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師:說得好,看誰還能讀出句子的語氣來。

  (學生練讀)

  師:好!你讀出了句子的語氣,老師想請你給小朋友說說,為什么你把“一定”讀成重音,把“拋落呢”拖長了音?。

  生:“一定”這是對問題肯定的回答,是自信的表現,“拋落呢”是對問題的疑問,所以拖長音。

  師:太棒了,老師想補充一點,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不但“拋落呢”三個字應拖長音,有些詞應讀重音,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

  老師范讀后,學生練讀,開始試讀時,感情還不太到位,通過反復訓練,最后,絕大多數學生能讀出感情,有的讀得有聲有色。

  兩位老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訓練中,所教內容相同,為何教學效果各異?這主要是在處理“自讀感悟”與指導“朗讀技巧”之間的關系上,他們采取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

  究竟這兩個方面的關系如何處理?我認為,應以“自讀感悟”為主。因為朗讀,特別是“有感情地朗讀”,是一種具有很強個體性的活動。再則,學生所讀課文大都是現代漢語。毫不夸張地說,在老師的點撥下,只要學生將全部心智投入,通過反復地自讀實踐,就完全可以“感悟”文中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誠然,為了提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的質量,讓學生掌握一些有聲語言的“表現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但應該明確,這僅僅是學生“自讀感悟”的一種輔助手段,是第二位的,絕不能本末倒置。

  第一位老師將學生“自讀感悟”置于被遺忘的角落,卻把“朗讀技巧”視為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的法寶,好像老師一旦將此“法寶”傳授給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便可收到立竿見影的“奇效”。殊不知,這脫離具體語言環境的純技巧,把完美的語言整體肢解得七零八落。學生在練讀、試讀時,腦海里浮現的不是一幅幅語言文學所表現的生動形象的畫面,更不是咀嚼品味課文中的思想感情,而是按“朗讀技巧術語和標號”之圖。這樣便舍棄了有靈性的內在“神似”,去生吞活剝地追求外表的“形似”。無怪學生雖經反復訓練,到頭來,仍是“貌合神離”,讀不出語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第二位老師始終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指導學生通過“自讀”去“感悟”。在訓練中,語言文字所表現的客觀生活畫面,在學生腦海里逐漸清晰,學生的思想感情逐漸與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融。這位老師不是不指導“朗讀技巧”,而是把“朗讀技巧”的指導有機地寓于“自讀感悟”之中。如,牛頓說話時“自言自語”的語氣和心里想時疑問的語氣,都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讀”感悟出來的。由于老師把這兩個方面進行科學地安排,在“有感情地朗讀”訓練中,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明顯得到提高。

  另外,第二位老師還有幾個方面是第一位老師所不及的,如,讓學生聯系語境和生活實際,通過“自讀感悟”去進一步理解詞句的含義;在“自讀感悟”中,讓學生逐步掌握“朗讀技巧”;在一個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如不是以“自讀感悟”為主,以指導“朗讀技巧”為輔,是很難收到良好效果的。

蘋果落地 篇5

  知識技能:

  1.使學生識別文中14個二類字,會用它們組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好奇心”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電話,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教師行為學生活動引入新課1.激趣: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非常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我們來一起學習“蘋果落地”   初讀課文識字1.出示題目“蘋果落地”  齊讀兩遍 看到題目,你想問哪些問題?  2.初讀課文,體會文意 用多種識字方法認字。 聽教師讀課文,訂正字音。(強調學生做一個傾聽者。) 評價教師讀課文,(先說優點,再指出不足。) 你們想不想也讀得很好聽?愿意讀的同學站起來讀一讀。 傾聽者評價他聽到的讀書聲。 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么認字的? 3.檢查認字 課件出示課文,二類字詞語閃爍,讀課文。 出示單個字。 分組研究字形、字義,及字的記字方法。 指出每個字的部首,明顯的部首先說,課件判斷。課件中“左、右、專、反”閃爍、配音,“我們部首不明顯,也要找出來,小朋友,想想辦法。” 把你還不認識的字畫下來,課后想辦法認識。  蘋果為什么會落地? 誰發現了蘋果落地?  同桌讀課文,若你同桌讀得好,請為你同桌豎起大拇指,若你同桌有哪個字不認識,請你幫幫他。好嗎?     分組各查一字,全班交流。   開火車認讀,4輛火車同時開讀詞,比比,哪組快。在讀課文理解文意1.  默讀課文 ,讀了課文,你想提哪些問題?    2.  其它學生在課文中找答案,互相回答。 3.  抓住重點問題,全班進行討論。 (1)、牛頓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2)、牛頓怎樣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 4.課件出示牛頓的簡介。(圖象十錄音)(同學們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牛頓……  生:(1)、是不是牛頓看見了世界上第一個落地的蘋果? (2)、蘋果本應該落地,很平常,為什么牛頓覺得很奇怪?奇怪什么? (3)、為什么從來沒有人鉆研,發現地球有吸引力? (4)、牛頓是個什么樣的人?  知理反思出示:小明在家里寫作業突然門鈴響了…… 你想知道什么?積極思考,每個同學想辦法回答,你想向牛頓學習什么?

蘋果落地 篇6

  一、整體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朗讀課文,了解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進行研究,發現地球有吸引力的事。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2.會認15個生字,會寫8個字。引導學生利用查字典、隨文識字等方法學認生字,培養識字能力。

  3.學習課文中的詞語:著名、自言自語、觀察、研究、吸引力等。

  第二課時

  一、本課時教學目標

  1、能通過理解關鍵字的意思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進行研究,發現地球有吸引力的事。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4、學習課文中的詞語:著名、自言自語、觀察、研究、吸引力等。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生詞卡片開火車讀生字,復習鞏固字音。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整體感知。

  (2)、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呢?

  指名讀第一段。

  師:牛頓是一個怎樣的科學家?

  生回報:著名。(質疑,著名是什么意思?)生回報:很有名

  請這一名生范讀,其他生齊讀這一段。

  2、重點學習第2、3段

  師:全班齊讀2、3段,這一次,我們讀整齊,讀流利。

  男女生分讀,男生讀第二段,女生讀第三段,要求(思考:這兩段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引導生概括大意

  師出示小黑板

  -------------在---------------------,---------------------------------------------------。

  (人物)   (時間,地點)  (事情的經過)

  師:那誰愿意根據小黑板出示的句式下,再來完整的說說這件事?

  引導生通過小黑板出示的要素,完整的說出一件事情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把第二自然段的1、2兩句話讀一讀。

  生齊讀。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面對蘋果落到地面上這件事,人們覺得怎么樣?

  生:習以為常。

  師:習以為常就是某種事情經常去做,或某種現象經常看到,也就覺得很平常了。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人們覺得很平常的心情。

  師:原來人們看到蘋果落地這件事覺得很平常,很普通,可是,我們的牛頓,他卻…..這個卻表明了什么?

  引導生明白卻表明了他與人們的意見不一樣表明了轉折

  師:看來牛頓和我們的人們的態度相差很大,來,我們一起來把他們對蘋果落地這件事不同的看法讀出來。(讀這一句)

  師:牛頓感到好奇,他想到了什么?

  生: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呢?

  師:這句話中有一個什么號?

  生:問號。

  師;那我們再來把問號的語氣讀出來。(再讀這一句)

  那么牛頓找到答案了嗎?是什么?

  生回報:一定是因為它熟透了。

  師: 牛頓是怎么說的?(自言自語)

  師;假如你就是牛頓,你也自言自語的讀讀.

  生讀這一句

  師:可是,我們的牛頓,他不僅對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感到好奇,他還想了什么?聽老師讀第三段,要求:認真思考,這時的牛頓又有了什么新的疑問?

  師范讀

  師;這時,牛頓的新疑問是什么?

  生回報:可是,為什么蘋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師;男女生賽讀,反復讀這一句。

  2、學習第四段

  師:牛頓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蘋果落地,他感到好奇,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那牛頓接下來又做了什么?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4自然段

  生齊讀。

  師:他是怎么做的?

  生:他又反復觀察。

  師:這個又說明了什么?牛頓再去觀察,怎么觀察的?反復說明了什么?說明他觀察了一次還是兩次還是?

  引導生理解牛頓觀察了很多次

  師:他不僅反復觀察,還干什么?

  生回報:專心研究。

  師:同學們,牛頓對身邊的蘋果落地感到好奇,提出了疑問,還經過反復的觀察,專心的研究,他才怎么樣?

  生回報:終于發現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師追問:從終于這個詞你明白了什么?

  引導生理解發現這個秘密的不容易以及需要付出很多、

  師:那,秘密是什么?我們一起來解開謎底

  師生共讀:原來,這是因為地球有吸引力。

  師:同學們,學了這個小故事,你覺得牛頓怎么樣?他的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

  引導生學習牛頓那種對事物好奇并且專心研究的精神

  師:孩子們,正因為牛頓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再加上他的刻苦鉆研,所以他是…..我們一起再來讀讀第一段

  齊讀第一段

  (3)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看,你們能用這樣的句式說出自己的疑問嗎?

  小黑板出示:蘋果為什么會落地呢?

  -----為什么------呢?

  生自由交流。

  生自由分享自己查找的關于牛頓的其他小故事。

  板書設計:

  蘋果落地

  人們  牛頓   

  習以為常感到好奇

  反復觀察-----地球有吸引力著名

  專心研究

  定于下個星期三上一節教研課,根據年級組共同對教材的分析,教案的設計初步形成,以上紅色標準部分為本年級組在今天下午教研集體研討下以及結合董佳老師給予的意見進行的修改,還希望更多的老師能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教學環節,提出更多的寶貴意見,期待各位老師的真知灼見啊~!不勝感謝。

蘋果落地 篇7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12個,會寫8個。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

  〖教材分析〗本課課文的故事很古老,但很符合現代教育觀念,偉大的科學發現都是從生活中最細小的地方開始的。

  〖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學生對大科學家的故事都很感興趣,教學中可以利用并繼續培養這種興趣,鼓勵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

  〖教學設計〗

  (一)交流資料,談話導入

  1.課前交流 。 

  師:同學們,你了解的科學家有哪些?能說一說它們的主要事跡嗎?  

  生1:我通過看書,知道了張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他發明了能預測地震的“地動儀”,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生2:我在爸爸的幫助下上網查詢了愛迪生的有關資料。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家,他一生共有1000多項發明,我們熟悉的電燈、電影都是他發明的。……   

  2.激qing揭題   

  師:(出示牛頓在蘋果樹下沉思的幻燈片)發揮你的想象,你認為牛頓在樹下想什么?       

  生1:我認為,牛頓是在想怎樣把樹上夠不著的蘋果全都摘下來。   

  生2:我認為,牛頓是在想蘋果摘下來以后,怎么運回家?   

  生3:牛頓在想蘋果熟了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飛?            

  ……   

  3.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牛頓,共同學習《蘋果落地》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師:請同學們自己試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課文讀通順?   

  生1: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認字表、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生2:還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3:讀課文時,要看準了再讀,不能隨便添字,漏字,讀不好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   

  (2)檢查初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后,開始討論匯報:自己讀明白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科學家,地球有吸引力是他最早知道的。   

  生2:牛頓遇到好奇的問題善于觀察和思考,我以后要向牛頓學習。  

  ……

  2.自主識字 ,合作交流   

  (1)現在,老師已經給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了一套生字卡片。請你們先想一想:用什么辦法才能使小組中的每一個同學都能把這些生字讀準。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教師巡回,了解各小組活動的情況。   

  (3)檢查生字:老師可指名讀生字卡片,也可檢查學習小組認讀生字的整體情況,教師及時評價。   

  (4)做游戲鞏固生字。  

  具體操作:黑板上畫有一棵蘋果樹,樹上貼著許多蘋果,蘋果的背面藏著生字,學生搶著讀生字并組詞。   

  (在識字過程中,“左”和“右”兩個字個別學生區別不開。“秘”和“密”在口頭組詞時有難度,教師應適當點撥,拓寬學生思路,除“秘密”外,“秘”還可以組“秘書”、“秘方”、“秘訣“等。“密”可以組“密碼”、“密切”、“嚴密”等。)

  (三)讀好課文,深化感悟   

  1.認識了生字,我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 請自由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后,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生1:蘋果成熟后落到地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牛頓為什么感到奇怪?  

  生2:在牛頓以前,為什么沒有人研究蘋果落地的原因?   

  生3:老師,我不明白“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   

  生4:“拋開”這個詞的意思我不明白。  

  ……  

  3.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想辦法解決。   

  4.匯報交流。   

  生1:蘋果落地,在我們看來是很正常的現象。牛頓小時候善于觀察和思考,當他看到蘋果落地時,腦子里產生了疑問。因為能夠發現問題,牛頓經過觀察和研究,才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 

  生2:通過看書我還知道,英國科學家瓦特小時候,發現水開以后,壺蓋不停的上下跳動,他對這一問題產生了疑問,長大以后經過研究和試驗,終于發明了蒸汽機。  

  生3:在牛頓以前,當然也有蘋果落地的現象,只不過人們把它當成正常的現象,沒有從中發現問題,更談不上研究了。  

  生4:通過討論,我們認為“自言自語”是指牛頓跟自己說話。   

  ……   

  5.看了牛頓的表現,對你有什么啟發?(引導學生對好奇的問題或現象,多觀察,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

  (四)引導質疑,拓展延伸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1:地球有吸引力,是不是地球內部有一塊巨大的磁鐵?   

  生2:如果地球沒有吸引力,我們會飛走嗎?  

  生3:地球有吸引力,為什么不會把太陽、月亮和星星吸過來?  

  ……   

  2.學生能回答的,讓學生回答,不能回答的,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走出課堂,想辦法查閱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

  〖教學反思〗我覺得這節課最成功的地方是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起來了,永遠保持這種神圣的好奇心,誰能說我們班不能出幾個牛頓呢?

  〖案例點評〗

  這節課的設計突出了以下特色:

  一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俗話說:學貴有疑,大疑有大進,小疑有小進。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在讀書中發現問題、自由選擇問題、合作解決問題,然后交流匯報學習成果。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學習結束,教師又讓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已經由課本走向了課外。課結束了,但學生的學習沒有結束,而是開始了新的閱讀和探索。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二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匯報課前搜集的有關科學家的資料時,要特別說明搜集資料的渠道,注重讓學生掌握方法,運用方法。     

  三點建議:

  一是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進行梳理,哪些是比較簡單的,及時解決就行;哪些是有難度的,需要討論解決;還要避免兩種情況:首先是學生提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讓學生牽著老師的鼻子走,最終迷失了方向和目標;其次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老師提出的問題是兩張皮,還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

  二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和自主識字的環節調整一下,讓學生在交流已知的基礎上提出不明白的問題,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

  三是小組合作識字的過程教師要加強指導,使小組合作達到應有的實效。

蘋果落地 篇8

  一、激情揭題

  師:(出示牛頓在蘋果樹下沉思的幻燈片)發揮你的想象,你認為牛頓在樹下想 什么?

  生 1:我認為,牛頓是在想怎樣把樹上夠不著的蘋果全都摘下來。 生 2:我認為,牛頓是在想蘋果摘下來以后,怎么運回家? 生 3:牛頓在想蘋果熟了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飛? „„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牛頓,共同學習《蘋果落地》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師:請同學們自己試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課文讀通順? 生 1: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認字表、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生 2:還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 3:讀課文時,要看準了再讀,不能隨便添字,漏字,讀不好的地方要多讀幾 遍。

  (2)檢查初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后,開始討論匯報:自己讀明白了 什么?

  生 1:我知道了牛頓是世界的科學家,他發現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生 2:牛頓遇到好奇的問題善于觀察和思考,我以后要向牛頓學習。 „„

  2.自主識字,合作交流

  (1)現在,老師已經給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了一套生字卡片。請你們先想一想: 用什么辦法才能使小組中的每一個同學都能把這些生字讀準。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教師巡回,了解各小組活動的情況。 (3)檢查生字:老師可指名讀生字卡片,也可檢查學習小組認讀生字的整體情 況,教師及時評價。

  (4)做游戲鞏固生字。

  具體操作:黑板上畫有一棵蘋果樹,樹上貼著許多蘋果,蘋果的背面藏著生字, 學生搶著讀生字并組詞。

  (在識字過程中,“秘”和“密”在口頭組詞時有難度,教師應適當點撥,拓寬 學生思路,除“秘密”外,“秘”還可以組“秘書”、“秘方”、“秘訣“等。 “密”可以組“密碼”、“密切”、“嚴密”等。)

  三、讀好課文,深化感悟

  1.認識了生字,我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請自由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后,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生 1:蘋果成熟后落到地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牛頓為什么感到好奇? 生 2:在牛頓以前,為什么沒有人研究蘋果落地的原因? 生 3:老師,我不明白“自言自語”“習以為常”是什么意思? „„

  3.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想辦法解決。 4.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5.看了牛頓的表現,對你有什么啟發?(引導學生對好奇的問題或現象,多觀 察,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

  四、自問自答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 1:地球有吸引力,是不是地球內部有一塊巨大的磁鐵? 生 2:如果地球沒有吸引力,我們會飛走嗎?

  生 3:地球有吸引力,為什么不會把太陽、月亮和星星吸過來? „„

  2.學生能回答的,讓學生回答,不能回答的,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走出 課堂,想辦法查閱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

蘋果落地 篇9

  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新偏旁“田”,讀寫并理解“自言自語、思考、吸引、現象、世界、著名、科學家”等新詞語的意思。

  2、學會用“為什么”提問。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了解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進行研究、發現地球有吸引力的事。學習善于觀察、愛動腦筋、專心研究的科學精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13個生字和相關詞語。

  3、正確朗讀課文,學第一自然段,學會用“為什么”提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過東西落地的情境嗎?(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朋友看到蘋果落地后就從中有了重大發現,這是怎么回事呢?(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確自學要求: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劃出帶生字的詞;給課文段落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

  (1)看卡片認讀生字、正音。

  (2)完成課后習題2,第一讀,連一連。(注意平翹舌)

  (3)新詞教學

  a、學生自提問題。

  B、交流討論:“而”這個詞的運用(讀文理解,仿照說句)

  三、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2、回答:主要講誰?發生了什么事?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讀課文第一段。

  (1)讀懂句子,理解“動腦筋、遇到”得詞義。

  A、總的告訴我們什么?

  B、說說動腦筋的具體表現。換詞法理解“遇到”的詞義。

  (3)用“總要、為什么”說話。

  2、堂練習: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

  (1)分析例句。

  (2)完成課堂作業 3。

  3、再讀課文,說說你有幾個為什么?

  六、鞏固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蘋果落地”這件事的經過,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啟蒙教育。

  2、理解”吸引、現象”等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蘋果落地》,齊讀。

  2、看拼音寫詞語。

  3、(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業 ,其他學生自己批改。

  4、講明本教時的教學目標 .

  二、深入學習第2-5自然段。

  1、看蘋果落地的課件展示,自讀課文思考:牛頓怎么想,怎么做?

  2、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語說的話。

  (1)連起來讀一讀。

  (2)說說自己的理解。

  (3)落實重點詞遇“奇怪、自言自語、拋落、思考”

  3、你能回答牛頓的問題嗎?

  (1)小小組討論交流。

  (2)一問一答說說內容。理解“掉、吸引力”的意思。

  4、牛頓是怎么做的?交流后理解“認真思考、專心研究”的意思。

  5、說說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嗎?(運用“為什么”句式)

  6、有感情的朗讀2-5段。

  三、總結

  1、了解蘋果落地的整個過程,你有何想法?

  2、交流后齊讀課后練習5的句子。

  3、完成句子的抄寫。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2、懂得課文所講述的道理,并指導言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填空。

  (1)蘋果落地時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頓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發現了萬有引力。

  二、揭示原因。

  1、個別讀最后一段,小小組討論:學懂了什么?

  2、交流(主要引導學生理解蘋果落地與成為科學家之間的關系)。

  3、齊讀最后一段。

  三、用詞說句。

  1、出示詞語:動腦筋、遇到、總要、奇怪、認真思考、專心研究。

  2、小小組交流介紹牛頓。

  3、同學評說。

  四、課外作業 選擇

  1、抄寫課文總自己喜歡的句子。

  2、說說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4、運用“為什么”提出生活中奇怪的問題,自找答案交流。

蘋果落地 篇10

  第五單元:好奇 蘋果落地

  (一)知識要點:

  1,通過學習本課激發學生對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產生興趣,愿意去觀察,去探索了解一些簡單的物理知識.

  2,靈活運用查字典的兩種方法.利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時,能夠分辨部首,例如:世,專等字查什么部首

  3,積累反義詞:明白——糊涂 反——正 有——無

  4,積累四字詞語:自言自語,習以為常

  5,積累多音字:落,發

  (二)課后練習:

  一,我會看拼音寫詞語:

  pínɡ ɡuǒ hào qí fǎn fù ɡuān chá

  ( ) ( ) ( ) ( )

  yán jiū zhōnɡ yú yuán lái xí yǐ wéi chánɡ

  ( ) ( ) ( ) ( )

  xī yǐn zhuān xīn fā xiàn zì yán zì yǔ

  ( ) ( ) ( ) ( )

  二,我會寫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穴: 頁:

  石: 口:

  三,我會比一比組詞:

  世( ) 言( ) 題( )

  市( ) 信( ) 提( )

  專( ) 反( ) 究( )

  轉( ) 飯( ) 空( )

  四,我會查字典填空:

  字

  部首

  音節

  共幾畫

  第四筆

  組詞

  界

  研

  言

  五,我會給多音字組詞:

  luò( ) fā( )

  落 發

  là ( ) fà( )

  六,我會照樣子,寫詞語.

  例:自言自語

  ___ __ __ ___ ___ __ __ ___

  七,我會寫反義詞:

  左——( ) 先——( ) 高——( ) 壞——( )

  熟——( ) 落——( ) 反——( ) 有——( )

  八,我會給詞語排隊,并加上標點.

  1,歡樂的 小青蛙 歌 唱著

  2,想 我 去 公園 玩 小蘭 和 一起

  3,響起了 天空中 雷聲 一陣陣

蘋果落地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寫字8個,學習分析字形。

  3.學習課文,知道“好奇”的重要性。

  4.積累詞語。

  5.熟讀課文,回答文后問題。

  6.懂得遇事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7.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學寫8個生字。

  2.學習課文,激發學生對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懂得遇事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教學方法

  通過搜集資料,討論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自然界的奧秘;通過朗讀感悟,明白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專心研究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分組進行)

  1.搜集有關科學家的資料。

  2.搜集有關牛頓的資料。

  教具準備

  課件  圖片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談話導入。

  1.談話交流。

  同學們,你了解哪些科學家?能說說他們的主要事跡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學生答:(1)張衡   天文學家  發明了地動儀      書中學的

  (2)愛迪生  發明家   發明了電燈、電影  上網查的

  (3)瓦特    發明家   發明了蒸汽機      書上看的

  2.激qing揭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想看嗎?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播放課件:蘋果落地的過程)

  (2)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小時侯看到蘋果落地時是怎么想的呢?怎么做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牛頓,共同學習《蘋果落地》的故事。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一)初讀課文。

  過渡: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學生回答:可以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拼讀音節,還可以根據上下文猜字。

  1.自讀課文,解決不認識的字。

  2.同桌互讀,合作識字。

  3.匯報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評議。

  (二)學習生字。

  1.出示課件:

  牛頓  著名   自言自語  左右  拋開

  反復  專心  研究  問題  秘密  吸引

  (1)自己試著讀一讀。

  (2)同桌互讀,檢查正音。

  (3)齊讀詞語。

  (4)指讀詞語,評議。

  2.出示生字卡片。

  (1)會讀的站起來讀。

  (2)小組合作討論記字方法。

  (3)小老師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例:究   上邊是“穴”表示和房屋有關,下邊是“九”字,表示“究”的讀音,讀三遍“究”字。

  (4)游戲:“開火車”讀字。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過渡:認識了生字,相信大家讀得更好了。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明白了什么?評議。

  3.匯報(知道了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科學家,地球引力是他最早發現的。)

  四、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生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相信你們學的會更認真。

  二、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正音、評議。

  3.齊讀課文,鞏固識字。

  4.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牛頓的圖片,介紹牛頓的有關資料。

  (2)朗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著名”是什么意思?

  “著名  出名  姓名”挑出一個意思不一樣的詞語。

  (3)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你還知道牛頓的哪些事跡呢?我們繼續學習。

  5.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讀2、3自然段,標出你不懂的詞語,并試著結合句子想想是什么意思?

  (2)通過讀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用“自言自語”說一句話。你還知道哪些四個字的詞語?如“四海為家”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說一說。

  “拋”的動作你會做嗎?做一做。

  (3)出示:“忽然  突然  竟然”挑出一個意思不一樣的詞語。

  (4)小老師領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5)學生匯報:

  引導思考: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感受?提出了哪些問題。

  生答:覺得“奇怪”,“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呢?”

  (6)再讀課文,思考:看看牛頓的想法和你想的有什么不同?你想過這個問題嗎?

  (7)小組討論、匯報。

  明白“吸引力”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蘋果只會向地面掉下來?(討論探究)

  (8)再讀課文,體會“好奇”是牛頓提出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發現地球有吸引力的動力。

  6.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評議。

  (2)默讀課文,小組合作交流:牛頓為了弄明白蘋果為什么只向地面上落,他都做了什么?

  (3)匯報:

  蘋果落地的秘密是因為地球有吸引力。

  (4)指導朗讀,評議。

  7.再讀全文,課外延伸。

  (1)再讀課文,你覺得牛頓有什么不同?你想說點什么?

  (2)知道地球有吸引力,為什么飛機還能飛上天呢?

  (3)小組交流,樹立培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三、總結。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

  我們通過學習課文,知道了牛頓從普通的蘋果落地現象,刻苦鉆研,善于思考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使我們懂得了遇事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學習更是這樣。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寫字。

  二、學習寫字。

  出示要寫的字:

  世 界  言  題  反  專  研 究

  1.自由讀,復習漢語拼音。

  2.擴詞。

  3.交流記字方法:

  界: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著十萬兵,八萬兵去打仗,二萬兵守城池。

  專:老二彎腰就掉鞋。

  研:石+開

  究:穴+九

  4.重點指導(課件演示:學生書空練習)

  言:觀察三橫的長短,第一橫長,下邊的兩橫短一些,而且一樣長。

  世:筆順。

  反:第一筆是橫撇。

  5.抄寫詞語:

  世界  自言自語  問題  專心  研究  反對

  6.評議。

  三、練習造句。

  出示詞語:

  奇怪  反復  專心  研究  發現  秘密  觀察

  1.讀一讀詞語。

  2.選三個口頭造句。

  3.將剛才說的句子寫在練習本上。

  附 板書設計:

蘋果落地 篇12

  目標預設:

  1、會認 12 個生字,會寫 8 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懂得牛頓的成功源于好奇,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刻苦鉆研 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現象產生興趣,初步養成敢于提 問的習慣。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查找有關牛頓和萬有引力定律的資料。

  1 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學寫兩個生字,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的意思。

  2、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的訓練,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牛頓的成功源于好奇,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刻苦 鉆研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現象產生興趣,初步養 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孩子們,快看哪!這是什么地方?(蘋果園)(蘋果樹,看蘋果樹結了好 , 多蘋果,這里有好多好多蘋果樹,我們叫它(蘋果園) )這就是秋天豐收的蘋果 園。快看,樹上結滿了紅紅的蘋果,地面上也有許多蘋果。瞧,蘋果,落下來啦!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蘋果落地。再讀:蘋果落地

  2“蘋”字是后鼻音(邊說邊寫音節) ,跟著老師寫一寫,先寫草字頭,在寫 下面的平,注意最后一筆要壓著豎中線。讀這個字,讀詞語。蘋果怎么了?蘋果 落地了,落字是三拼音節,它也是上下結構,跟我寫,先寫草字頭,再寫三點水, 火眼金睛看仔細哦,三點水寫在草字頭的下面,注意它在草字頭的下面哦,最后 寫旁邊的各。讀字,讀詞—落地。

  3、把字寶寶送回課題,一起再讀讀,蘋果落地

  二、初讀課文,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1 秋天的蘋果園里,每天都會有蘋果落到地上,但有一個人卻在從這件小 事中發現了一個重大秘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

  2 打開書:26 頁,用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我發現你們真會學習,讀得特別認真,簡直太棒了!

  3 讓我來考考你們,誰來給大家讀第一段?這個詞你讀得特別好,你能再 讀讀嗎?超級棒!還有誰想來讀?大拇指 送給你!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 誰敢來挑戰第二段?你第一個舉手,相信你能行!這么長的一段,你讀 得很流暢,祝賀你,挑戰成功!現在我們一起來挑戰,捧書,讀!

  5 還有兩個自然段,咱們男女生來比比看,看誰的字音讀得最準,句子讀 得最流利。誰先來,誰先來,女士優先,就請女孩子先來,第三段,讀。

  6 誰會讀?(出示:熟透了)翹舌音讀得真準 !誰再來?讀的好!還有誰 來?真棒!大家一起讀!

  7 女孩子,很會讀書,男孩子,你們能讀好嗎?捧好書,看到第四段,男 生讀! 這一段告訴我們牛頓做了許多事情,都是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一起 讀這個詞,再讀。誰有好辦法來記題字? (我用加法來記,是加頁等于題,我編個故事來記,頁代表書,書上有很 多問題)送回詞語里,讀一讀。 男孩子和女孩子表現都很棒,課文讀地很流利,掌聲送給自己。

  三、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鞏固識字。

  1 那~~~~課文講了誰的故事?他發現了什么秘密呢?(因為地球有吸引力, 所以蘋果才會落地。 )

  2 那蘋果落地的秘密是什么?(地球有吸引力)

  3 你能一次用完整的一句話說清楚這三個問題嗎?想一想

  4 誰來跟大家說一說? (這可不像平時的你們哦, 大膽點, 說錯了也不要緊。 ) 你把這個三個問題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太了不起了!還有誰想說?你也 把問題說清楚了。

  5 孩子們蘋果落地這篇課文就是講了 一個秋天的傍晚,牛頓來到一棵蘋果樹下乘涼,蘋果樹上的_____,一個個 都_____,這些熟透了的蘋果落到了地上,這件事人們都_____ ,牛頓卻感到 ______ ,他想,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呢?他坐在蘋果樹下_________,給自己提出 了________。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又_________、還_________,終于發現了 蘋果落地的________,原來這是因為地球有___________。因為他愛想、愛問、愛 思考,他成了世界的________。

  四、品讀課文,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牛頓的成功源于好奇,感 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

  1、課文第一自然段就講了牛頓是世界的科學家,捧書,一起讀第一段。 牛頓是世界怎樣的科學家?再讀。 牛頓是世界的科學家。 課件出示填空題 牛頓是世界( 出名 姓名 聞名 )的科學家 有名 可以換成下面的那些詞? 第一個詞:放進句子,一起讀!還能換那個詞?第二個詞 全班讀 嗎?第三個詞 再讀。 還能換 小結: 出名 有名 聞名,這幾個詞意思都差不多。請你選一個寫在著 名這個詞的上面。看誰的動作最快!他的動作好快呀,寫完都坐直啦!其他孩子 要加油呀!

  2、 面對蘋果落地這樣常見的小事, 人們和牛頓的態度是怎樣的?全班讀第二 段。

  3 、面對蘋果落地,人們和牛頓的態度到底是什么?一起讀這一句! 人們都——習以為常,再讀一遍 看多了,就習慣了,習慣了,就覺得平常 了,根本不會放在心上。當人們從蘋果樹下走過,看到蘋果落到地上,他們會怎 么做?(一腳踢開它,撿起了吃掉,看也不看) 這些表現都是——習以為常。 牛頓的態度和其他人不一樣,看到蘋果落地,他很好奇(貼好奇)

  4、 他在好奇什么?指導讀“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呢?”誰來讀著一句?牛頓 對這件事好好奇哦,你能把為什么讀重一點?再來問問!這次我感受到了你的好 奇。誰再來問!你真會問問題,而且你還掉字讀得特別好!誰能像他一樣讀一讀? 你就是小牛頓!我們一起來問問吧!

  5、 這件事讓牛頓十分好奇,瞧他還坐在蘋果樹下想問題呢。誰來讀第三段? 牛頓這是在“自言自語” ,自己跟自己說話,不會在意別人能不能聽清楚, 聲音可以小一點,來,你再來讀讀!有進步,像是自己跟自己說話了。還有誰會 自言自語?也請你來讀讀看!從你的自言自語中,我還聽出了你非常好奇,你就 是那個在樹下思考問題的牛頓!你們也感到好奇吧,我們一起來小聲地好奇的問 一問!

  6、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男生讀第四段(板書) 面對蘋果落地的這件事,牛頓進行了反復地觀察,并且還專心地研究。一起 讀一讀:反復地觀察、專心地研究 再讀: 小乖乖們,有驚喜哦,看老師的手里是什么?(蘋果) 你們會怎么觀察這個蘋果?(小乖乖,別緊張,你試著用手摸一摸,什么感 覺?摸一摸也是觀察呀,你們又打算怎么觀察,來給你,哦,你看地好仔細呀! 你看到了什么?哦,你好會觀察!還有誰要觀察?來給你,瞧他,瞪圓了雙眼在 看,生怕看不清楚了。還可以怎樣觀察?聞一聞,哦你要聞一聞嗎?什么味道, 淡淡的蘋果香,還能怎么觀察?咬一口,好啊,就給你咬一口,味道怎么樣?這 也是觀察。你好熱情哦,也給你嘗嘗。 孩子們,我們用眼睛仔細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聞,用嘴巴嘗,還可以用 其他器官去感覺,這些都是——觀察 察 除了反復地觀察、他還專心地研究

  孩子們,看,牛頓在做什么?(把話說完整!他在想問題,盯著蘋果看, 在查資料,他希望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是的,孩子們(點音樂)牛頓專心致志地研究這個問題,把一切都忘記了! 一只美麗的蝴蝶從他面前飛過,他沒有注意到,百靈鳥在枝頭唱起了歡快的歌, 牛頓沒有聽到,遠處飄來桂花樹的香味,他沒有聞到。這都是因為他在——專心 地研究。再讀:專心地研究 不知道他耗盡了多少心血呀! (走向黑板板書發現秘密)他終于發現了蘋果 落地的秘密。孩子們,讓我們捧著書,一起讀讀第四自然段! 正是因為牛頓擁有一顆好奇心,使他能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秘密。

  親愛的 小朋友,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讓你感到好奇的事情呢?(你很喜歡大自然吧, 你想知道動物的秘密,你呢?哦,你對~~有興趣,你來,我想知道,動物,植物, 你很會觀察了,這件事你都注意到了,自然現象:天氣、天文、地理,還有別的 方面嗎保持你的好奇心,希望你有一天成為自然科學家)好了,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和牛頓一樣有著一顆寶貴的好奇心,我們身邊藏在很多很多秘密,等著你去 發現,也許下一個牛頓就是你哦! 小牛頓們,你們的老朋友生字娃娃吵著要出來跟你們見面,快來跟他們打打 招呼吧! (翹舌音真準,再讀一遍)引是前鼻音,再讀、察,又來一個翹舌音再 讀。 齊讀生字卡片,火車火車開那里,生字娃娃好喜歡你們喲! 趕快把這兩個生字娃娃送回田字格小家吧!先讀 火眼金睛再仔細看清楚喲,落字是上下結構,千萬別寫錯了! 寫字:快快拿出小本子,這兩個生字寶寶,每個寫兩個,再帶上一個音節! 而牛頓不僅這樣做,他還——反復地觀

  板書設計:

  5 好奇 蘋果落地 反復地觀察 發現秘密 專心地研究

蘋果落地 篇13

  第一課時

  a基礎鞏固作業

  一 ,拼一拼,寫一寫:

  shì jiè jué de míng bai wèn tí

  fǎn fù fā xiàn yuán lái zhuān xīn

  二,想一想,填一填:

  言( ) 題( ) 世( )

  研( ) 提( ) 事( )

  三,給下面的字加部首,組成新字,并組詞:

  專 _____( ) _____( )

  反 _____( ) _____( )

  b強化提高作業

  一,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著名—— 忽然——

  二,a,用" "劃出反義詞.

  1,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平靜下來.

  2,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b,用" "劃出近義詞.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

  小馬聽了松鼠的話,連忙收住腳步.

  三,想一想:看到蘋果落地,牛頓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蘋果落地》

  第二課時

  a基礎鞏固作業

  一 ,拼一拼,寫一寫:

  yīn wèi bàng wǎn dì qiú qí guài

  xiāng xìn yán jiū zhōng yú zì yán zì yǔ

  二,寫出同音字,并組詞:

  ____ ( )

  shì ____( )

  ____ ( )

  ____ ( )

  三,想一想,填一填:

  專( ) 界( ) 反( )

  究( ) 研( ) 題( )

  三,在括號內搭配適當的詞語:

  ( )地研究 ( ) 的秘密

  ( )地觀察 ( ) 的科學家

  b強化提高作業

  一,想一想,來組詞:

  雄( )

  難( )

  誰( )

  準( )

  二,讀一讀,選兩個詞語造句:

  奇怪,專心,研究,發現,觀察,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影子》

  第一課時

  a基礎鞏固作業

  一 ,拼一拼,寫一寫:

  yǐng zi lù dēng zěn me biàn chéng

  gōng zhǔ lí kāi jù rén kě shì

  二,想一想,填一填:

  景( ) 主( ) 住( )

  影( ) 注( ) 往( )

  迷( ) 遠( ) 捉( )

  謎( ) 園( ) 離( )

  三,給下面的字加部首,組成新字,并組詞:

  元 _____( ) _____( ) _____( )

  隹 _____( ) _____( ) _____( )

  b強化提高作業

  一,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

  小—— 長——

  遠—— 前——

  來—— 開——

  二,請多多練習下面的字,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離 越 影

  《我的影子》

  第二課時

  a基礎鞏固作業

  一 ,拼一拼,寫一寫:

  fā xiàn lí qù fēn lí zhǔ rén

  zhuō mí cáng yí huì er yuè lái yuè yuǎn

  二,試一試,寫出偏旁相同的字,并選出其中的一個字組詞:

  辶: ( )

  艸: ( )

  扌: ( )

  亻: ( )

  三,給詞語排隊,連成一句話,并加上標點符號:

  1,科學家 世界 牛頓 是 著名的

  2,真 有趣 《小人國》 里 巨人 的 啊

  3,知道 世界 這樣 我想 為什么 神奇

  b強化提高作業

  一,照樣子寫一寫,可以試著多寫幾個:

  揮揮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快樂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來越遠 越來越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來變去 走來走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單元測試題

  一 ,拼一拼,寫一寫:

  lí kāi zěn me wèn tí fǎn fù

  xiāng xìn yán jiū zhōng yú zì yán zì yǔ

  zhuō mí cáng yuè lái yuè yuǎn

  二,給下面的字加部首,組成新字,并組詞:

  專 _____( ) _____( )

  反 _____( ) _____( )

  元 _____( ) _____( ) _____( )

  隹 _____( ) _____( ) _____( )

  三,想一想,填一填:

  景( ) 主( ) 題( )

  影( ) 注( ) 提( )

  言( ) 遠( ) 迷( )

  研( ) 園( ) 謎( )

  四,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 嗎

  2, 真美啊

  3,我喜歡

  五,讀一讀,選兩個詞語造句:

  奇怪,專心,研究,發現,觀察,秘密

蘋果落地(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蘋果落地

    教學目標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 《安東諾夫卡蘋果》教學設計(精選3篇)

    第 1課時( 本節共 2 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了解蒲寧及其創作情況以及其在俄羅斯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意義。 能力方 法 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品的主題,人物以及結構和語言方面的特色。...

  • 小熊賣蘋果(精選2篇)

    大班語言活動: 活動目標1. 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展開想象,嘗試用多種辦法來解決問題,并獲得成功的體驗。2. 豐富幼兒相關的動詞,理解這些詞的正確使用。...

  • 蘋果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5篇)

    《我是蘋果》原文我是蘋果,一只小小的,紅艷艷的蘋果我的微笑,掛在孩子的臉上,我的甜蜜,流進老人的心窩。我給遠航的海員充饑,我給沙漠的行者解渴。我使失去陽光的病人恢復健康,我使健康的人更加愉快的生活。...

  • 32我是蘋果(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能認識“蘋、艷、饑、漠、恢、復、健、康、共、凝、躍”等11個生字。能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寫“艷、饑、漠、恢、復、共”。2、能正確朗讀課文。嘗試讀好兩次重復句子的朗讀。積累11個詞語。...

  • 《蘋果落地》教學思考——巧設問題(通用13篇)

    昨天聽了曾琦老師的一堂課,課后幾位老師進行了討論,其中就說到了如何對學生提問,即巧設問題。我們常常會這樣問:“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樣的提問方式陳舊、單一,不利于啟發學生進行思考。...

  • 《蘋果落地》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之二洪素勉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于觀察,勤于鉆研。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產生興趣,主動探究。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有感情朗讀。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

  • 《蘋果落地》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小豪豬送蘋果》教案(通用3篇)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為樂,有禮貌,不以貌取人。3、能模訪表演各動物不同語氣的說話。活動重點:1、理解故事內容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為樂,有禮貌,不以貌取人。...

  • 《蘋果落地》教學思考——巧設問題(精選15篇)

    昨天聽了曾琦老師的一堂課,課后幾位老師進行了討論,其中就說到了如何對學生提問,即巧設問題。我們常常會這樣問:“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樣的提問方式陳舊、單一,不利于啟發學生進行思考。...

  • 《蘋果落地》教學設計第二課時(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會寫本課生字,會讀“自言自語”等詞語。2、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3、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蘋果落地》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之二洪素勉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于觀察,勤于鉆研。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產生興趣,主動探究。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有感情朗讀。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

  • 我是蘋果(精選12篇)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11個新詞2、學習1-2兩段,理解蘋果為人類所做的一切,感受它樂于奉獻的美好情懷。(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蘋果為人類所做的一切,感受它樂于奉獻的美好情懷。...

  • 《蘋果落地》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教育隨筆:一起來跳《小蘋果》

    今天課間操,看見小朋友們都在院子里玩耍,于是就拿出錄音機給小朋友們放了一首最近特別火的歌曲《小蘋果》。起初,小朋友們都沒怎么注意,過了一會兒,我班的董曉通和張開瑞同學來到錄音機旁邊,跟著音樂一起唱了起來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黄色| 亚洲卡一卡二新区永久时长 | 欧美av在线 | 飘香影院午夜理论片A片 | 亚洲精品口国自一产A片 | 欧美最猛性xxxxx大叫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大陆国产vs国产对白 |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免费的m3u8在线观看 | 亚洲第1页 | 亚洲av毛片久久久久 | 欧美xxxxxbb| 国产精品毛片av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 第一福利所导航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小说 | a国产精品 | 一区二区最新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网站 | 黑鬼吊太大少妇尖叫 |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区免费 | 欲妇荡岳丰满少妇岳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91色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性网址 | 免费xxx8888| 玖玖色在线观看 | 国偷av久久久久久 |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 | 久久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另类交视频免费观看 | 在线精品一卡乱码免费 | 无码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 97在线成人自拍视频 |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虎 | 艹b视频在线 | 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