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eng ing ong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5篇)
ang eng ing ong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ang、eng、ing、ong”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教學的最后一篇課文。課文為了讓學生能正確認讀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在每個后鼻韻母前都配一幅圖和表明圖意的音節。第一幅圖是山羊,圖下是“羊”的讀音,借yang分析出ang的音。第二幅圖是臺燈,圖下是“燈”的讀音,借deng分析出eng的音。第四幅圖是鐘,圖下是“鐘”的讀音,借zhong分析出ong的音。為了讓學生及時鞏固四個后鼻韻母的讀音,課文還安排了聲母和ang、eng、ing、ong拼讀音節的練習,包括兩拼與三拼的音節。最后是音節tai yang的書寫格式。本課課文圖文結合,分散難點,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拼音。寫字教學也是在前幾課書寫單個音節的基礎上,嘗試進行音節詞的書寫,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生分析:
班內學生男生占大多數,個個活潑、好動。由于他們剛剛入學不久,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久,喜歡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班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小組合作學習意識不強。學生在前一課前鼻音的學習中,已掌握了鼻韻母的發音方法。
設計理念: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學目標 :
1、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音節。
教學重、難點:
后鼻韻母的發音、聲母和后鼻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以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eng、ing的發音和三拼音節的拼讀是難點。
教學過程 :
一、課前復習
1、師:上節課,我們在拼音王國中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們還能記得住嗎?
2、開火車認讀an、en、in、un、ün。
師:聽說我們班的同學這么喜歡學拼音,智慧爺爺今天專門請小八哥當導游,帶我們去拼音王國中玩呢?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了。
【富于童趣的導語 設計,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ang、eng、ing。
1、小八哥把我們帶到哪兒了呢?出現寫有“ang、eng、ing、ong”拼音城堡圖片。
【用拼音城堡的圖片出示教學主題,形式新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師:在這座城堡中你找到了幾個新朋友?請用手勢告訴老師。
3、卡片相繼出示“ang、eng、ing、ong”,請仔細看,你能發現什么?
4、生:都有“ng”,比前鼻音多了一個“g”。
【通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比老師的講授印象更深刻。】
5、師:新朋友后面的“ng”怎么讀呢?請看老師,小八哥要看看誰看得最認真,學得最快?要讀準這個音,記住老師的三句話就可以了:嘴巴張開一點,舌頭平平地往后縮,鼻子出氣。師用手當舌頭,邊作手勢邊發音。
【在解決難點時,老師的講解用得恰到好處。】
6、指名讀,開火車讀。
【抓住難點“ng”的發音,面向全體反復練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7、對比讀“ng”和“n”。
【通過比較前后鼻音的讀法,讓學生溫故而知新。】
8、師:學會了“ng”的音,新朋友“ang”誰會讀?說說你是怎么讀出來的?
9、生:把“a”和“ng”兩個音連起來就行了。
10、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
11、師:認識了“ang”后,小八哥又領了一個新朋友過來“ong”,誰能告訴同學,你怎樣讀出這個音的。指名讀,小組讀。讀給小伙伴聽。
12、師:剩下的兩個新朋友,不用老師教你會嗎?出示“eng”、“ing”
【師提示:“e”、“i”和“ng”交上朋友后,發音部位往后靠一靠。】試試看,讀給同桌聽。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教學“ying”
1、小八哥帶了誰來了?出示“ying”,猜猜看他喜歡跟誰交朋友?為什么?
【通過“ying”和“ing”的比較,解決了“ying”的讀音。】
2、名讀“ying”,開火車讀,想想它應該住在哪列車廂中?讀四聲。
3、鞏固練習
(1)師:小八哥剛才看到你們學得很認真。想考考你們是否把它介紹的新朋友給記住了。他帶著我們去玩闖關游戲。請看第一關。請在蘑菇下面找到“羊、燈、鷹、鐘”的拼音名字。并讀一讀。出示寫有拼音“yáng、dēng、yīng、zhōng”的蘑菇教具。指名學生找。邊找邊讀。
(2)請過第二關:你能摘下這些太陽花嗎?出示音節“zhuang、shuang、qiong、xiong”。請摘花的同學當小老師,請一組開火車讀。
【三拼音的拼讀比較難,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攻破了本課難點。】
(3)最后一關的題目,小八哥早就托張老師夾到你的書本上了。請拿出來自己拼一拼,然后去考考其它同學。讓學生拿出寫有音節詞的卡片自由讀,考考同桌,或考考自己喜歡的小伙伴。
【學生手上的音節卡片各不相同,通過這種生生互動的形式拼讀音節,學生的訓練面廣了,小組合作能力加強了,而且給學生適當的活動空間,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大,比枯燥的練習拼讀效果好多了。】
評析:
一、抓住難點,以點帶面。
在后鼻韻母的教學,關鍵在于“ng”的發音,教者在教學中對本課難點進行準確的定位。首先出示“ng”,教師說清楚發音的方法,然后通過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利用小班特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發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ang、eng、ing、ong、ying”的發音,以點帶面,面向全體。這種教學設計,和傳統教學中,教師逐個指導后鼻韻母的發音相比,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外,教者在教學后鼻韻母時,讓學生根據前鼻韻母的發音方法嘗試自己讀出后鼻音,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融入游戲,趣中學習。
由于低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到小學課堂中,35分鐘學習時間對于他們來說是很漫長的。根據學生愛玩的特性,教者在教學中穿插了一些游戲,如“采蘑菇、采花朵”等,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緊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關注學生,面向全體。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應把目光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受到了老師的注意,課堂上沒有被教師遺忘的角落。本節課教者采用大面積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讀等多種方式,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都有和同學交流的時間。老師在每個學生的自我表現中,還能即時發現學習落后者,進行查漏補缺。◆
ang eng ing ong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本課有5部分,第一是情景圖;第二是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第三是ang eng ing ong四聲;第四是拼讀;第五是書寫。
教學目標:學會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及其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由聲母和ang eng ing ong組成的音節,會讀拼音詞和拼音句。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ang eng ing ong的發音。
教學構想:在ang eng ing ong 的讀音鞏固環節與聲母拼讀的環節中,分別與學生進行小游戲:“猜猜我是誰”和“找朋友”。老師張嘴僅做動作,不發出聲音,讓學生猜韻母。
教學準備:拼音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會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及其四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前鼻韻母卡片:an en in un ün
2、說說前鼻韻母的發音要領。
二、看情境圖,聽語境歌,引出教學內容
1、引導看情境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孩子們放的是那種風箏?
2、聽語境歌。星期天,天氣晴,小朋友們放風箏,有蜜蜂,有長龍,還有一只大老鷹。
2、在幻燈圖片上出示ang eng ing ong ying。告訴學生:這些韻母和音節都是我們這一課要學的內容。
三、新授
1、教學ang。
(1)ang 的發音。
a、教師讀:放風箏的“放”,指名說說“放”是由哪兩個音拼起來的。
b、出示ang,告訴學生:ang的讀音就和“放”的韻母有點像。
c、講述發音方法。(先發a音,然后舌頭后縮,舌根抬起,抵住軟腭,鼻子出氣,發音)
d、范讀,領讀,指名讀,反復練習。
e、將ang與an的讀音比較,告訴學生ang叫后鼻韻母。
(2)ang的四聲。出示ang的四聲,自由練讀。
2、教學eng。
(1)eng的發音。指名說說蜜蜂的“蜂”是由哪兩個音拼起來的。出示eng,告訴學生eng和“蜂”的發音有聯系。教師范讀,領讀,指名讀,集體讀。
(2)eng的四聲。出示eng的四聲,按順序練習,打亂順序練習。
3、教學ing。
(1)ing的發音。
出示鼻韻母ing,引導學生根據ang eng的發音方法推測ing的讀法。自由練讀,師巡視,注意輔導發音有困難的學生。
(2)練讀ong的四聲。
4、教學ong。根據上面3個韻母的發音,引導學生推測ong的發音。自由練習,開火車讀。練讀ong 的四聲。
5、比較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的發音方法和寫法的異同
6、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ng。
(1)告訴學生ying是整體認讀音節,不要拼,它和韻母ing的讀音一樣。
(2)練讀。
(3)自學ying的四聲。
四、鞏固練習
1、認讀字母卡片,開展小競賽,看誰指得又快又準。
2、將單韻母和尾巴n ng發給學生,教師發音,學生做組合游戲。
3、聽音節,說說聲韻母各是什么。
作業設計:
1、描紅。
2、抄寫ang eng ing ong。
板書設計:
ang eng ing ong
課后反思
ang eng ing ong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材簡析:
《ang eng ing ong》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第15課。本課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以情境圖引入本課所要的4個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1個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它們的音和四聲,認識它們的形。第二部分是ang eng ing ong的形體和有關書寫規則。第三部分是看圖讀拼音詞,拼音句子,用以練讀拼音詞句,鞏固本課所學的韻母。本課時主要完成第一、二部分的教學。
設計理念:
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重要保證,是學習語文的拐杖。但針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七八歲就要學習抽象的、陌生的漢語拼音,顯然是有困難的,學習起來也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學中要善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富有童趣的游戲、歌謠、活動,讓拼音學習變得有趣起來,同時以讀為本,形式多種多樣,致力于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故而教學中,積極嘗試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既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評價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教學目標:
1、學會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及其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出聲母和ang eng ing ong組成的音節,會讀拼音詞和拼音句。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時劃分: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以情境圖引入本課所要學的4個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1個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它們的音和四聲,認識它們的形和學會正確書寫。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看情境圖
(課件出示情境圖)師:同學們,美麗的秋天到啦!一群小朋友在晴朗的假日來到野外活動。他們在干什么?(放風箏)小朋友們放的是哪幾種風箏,你知道嗎?(老鷹、長龍、蜜蜂……)
2、聽語境歌
(課件播放)星期天,天氣晴,小朋友們放風箏。有蜜蜂,有長龍,還有一只大老鷹。
多媒體相機出示ang eng ing ong在情境圖上。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4個韻母,其實同學們早就知道了,它們就在我們平常的語言中,今天我們正式和它們交朋友啦!
【兒童學習漢語拼音,并不是零起點,對于要學的漢語拼音,他們早就有前期的經驗了。教學時借助兒童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生活經驗,利用“情境圖”和“語境歌”,來創設情境,充滿情趣,過程簡潔,自然順利地引出了要學的4個后鼻韻母,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一)教學ang eng ing ong
1、認讀韻母ang
師:剛才我們看到這幾個小朋友在放風箏,把放風箏的“放”(fàng)第四聲改為第一聲(fāng),然后去掉聲母f,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一個韻母讀音ang(課件出示ang)
(1)教師范讀ang,動作演示(先發a音,然后舌頭后縮,舌根抬起,抵住軟腭,鼻子出氣,發音),學生模仿讀。
(2)教師領讀,指名讀(教師根據讀的情況適時正音),反復練習。
(3)教學四聲:āng áng ǎng àng
學生自由練讀,再指名讀,齊讀。
2、讀音韻母eng
(課件出示小蜜蜂圖片)師:還記得這個風箏嗎?我們把蜜蜂的“蜂”(fēng)去掉聲母f,就是韻母eng的讀音了。(課件出示eng)
(1)教師范讀eng,學生模仿讀。
(2)教師領讀,指名讀、自由讀、齊讀,反復練習。
(3)教學四聲:ēng éng ěng èng
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檢查練讀情況。
3、認讀韻母ing
(課件出示老鷹圖片)師:這是哪種風箏?老鷹的“鷹”就是韻母ing的讀音。(課件出示ing)
(1)教師范讀ing,學生模仿讀。
(2)教師領讀、指名讀、自由讀,反復練習。
(3)教學四聲:ing íng ǐng ìng
小組內互相認讀、輪讀、賽讀,反復練習,讀后互相評價。
【在拼音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務本”,注重以拼讀為本,在幫學生準確讀音上多花功夫。教學生掌握讀音的要領,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采用形式多樣的讀,反復練習,學生的認讀技能得以歷練而成。】
4、認讀韻母ong
(課件出示長龍圖片)師:這是什么風箏?長龍的“龍”去掉聲母,改為第一聲后該怎么讀呢?
(1)根據前面3個韻母的發音的學習,指導學生小組學習探究ong的發音和練讀ong的四聲。(教師巡視輔導自學有困難的小組)
(2)小組交流學習的成果。
a、各小組推薦代表范讀,學生評議。
b、從推薦的代表中選出優秀的代表領讀。
c、各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教師點評。
【漢語拼音15課已是拼音部分學習的尾聲,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在ang和eng的教學中細致有序有規律地展現著學習方法;在ing的教學中則采取半扶半放,逐步滲透學法;在ong的教學中則完全放手,學生模仿遷移,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同時學生具有一定地好奇心,求知欲,激發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課件活動】:唱歌謠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4個后鼻韻母,老師還為它們編了一首兒歌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課件出示兒歌,師生擊拍而歌)
zhōng qiū yè yué ér míng,fēng ér qīng chán ér jing,
中秋夜,月兒明,風兒輕,蟬兒靜,
wài gōng jiǎng gǘ shi hái ér jing jìng ting
外公講故事孩兒靜靜聽。
【歌謠是一種將所學內容本身轉化為音樂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觀的形式,深受愛說愛唱的一年級學生的喜愛。在學生認讀了4個后鼻的母后,在課間活動上設計了一個擊拍兒歌,將相對抽象的4個后鼻韻母嵌入兒歌中,回歸到具體而親切溫馨的語言環境中,使學生感到身心愉悅。】
5、比較探究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的發音和寫法。
(1)課件出示: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2)引導學生通過聽讀,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么?你覺得朗讀時要注意什么?
(3)小組內討論,談談自己的發展和想法。
(4)各小組匯報交流,教師根據回答適時告訴學生ang eng ing ong發音時鼻音比較重,像這樣的4個韻母,我們叫它“后鼻韻母”。
【新課程理念倡導探究性學習,運用“你發現了什么”的導向性體驗,誘發了學生探究的動機,使學生進入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從發言的結果來看,每人的發現可謂準確,想法獨到,充滿了自信和成功的喜悅,個性得到了張揚。】
(二)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ng
(課件出示ing)師:它很想成為音節給漢字注音,可是拼音王國里有規矩,它不可以。于是它趕緊去找好朋友大y幫忙,大y很是樂意,這樣一對好朋友就組成了音節ying(出示ying),從此它們就不能分開了,于是拼音王國給它們起了名字。叫什么?(整體認讀音節),想想該怎么讀?
1、指名試讀,教師范讀,領讀。
2、課件出示ying的四聲,自由練讀,再指名讀,小組內“開火車”讀。
3、根據ying的四聲分別組詞練讀。
(課件出示)
yīng 老鷹英雄yíng 歡迎螢火蟲
yǐng 電影影子yìng 硬殼答應
三、趣味游戲,鞏固新知
游戲《朋友對對碰》:
將單韻母a o e i u ü 和尾巴n ng卡片分發給各小組學生,教師發音,學生做組合游戲,哪個小組最快,就站起來帶領大家讀兩遍。
【游戲是兒童快樂的源泉。教學中我設計了《朋友對對碰》游戲,旨在使拼音教學充滿趣味,使課堂洋溢著快樂,學生輕松鞏固了新知,激發了領讀者的自豪感,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四、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這4個后鼻韻母的組成及四線格中的位置。
2、教師范寫,提醒學生注意每個韻母的3個字母要寫緊些。
3、學生練習描紅抄寫,教師適時評點反饋。
五、作業
ang eng ing ong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后鼻韻母“ang、eng、ing、ong”是拼音教學的最后一篇課文。課文為了讓學生能讀準“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 ying。在每個后鼻韻母前都配一幅圖和表明圖意的音節。第一幅圖是山羊,圖下是“羊”的讀音,借yáng分析出ang的音。第二幅圖是臺燈,圖下是 “燈”的讀音,借dēng分析出eng的音。第三幅圖是老鷹,圖下是“鷹”的讀音,提示ying和ing的音。第四幅圖是鐘,圖下是“鐘”的讀音,借 zhōng分析出ong的音。為了讓學生及時鞏固四個后鼻韻母的讀音,課文還安排了聲母和后鼻韻母“ang、eng、ing、ong”拼讀音節的練習,包括兩拼與三拼的音節。最后是音節tài yáng的書寫格式。本課課文采用了與圖文相結合,分散難點,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拼音。寫音節詞教學也是在前幾課書寫單個音節的基礎上,嘗試進行音節詞的書寫,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
設計理念: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應把目光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受到了老師的注意,課堂上沒有被老師遺忘的角落。本節課將采用大面積指名讀、開火車讀、同座讀等多種方式,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都有和同學交流的時間。老師在每個學生的自我表現中,還能實時發現學習落后者,進行查漏補缺。
教學目標:
1、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音節。
教學重、難點:
1、后鼻韻母的發音、聲母和后鼻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eng、ing的發音和三拼音節的拼讀是難點。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復習檢查舊知
1、師:上節課,我們在拼音樂園中認識了幾位新朋友,你們還記得是誰嗎?
2、指名認讀an、en、in、un、ün。
3、全班齊讀an、en、in、un、ün。
師: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學拼音,今天老師專門請小蜜蜂當導游,帶我們一起去拼音樂園中玩。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了。
設計意圖:富有童真童趣的復習導入語可以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ang、eng、ing、ong
1、小蜜蜂把我們帶到哪兒了呢?出示寫有“ang、eng、ing、ong”太陽花的圖片。
2、師:在這座花園中你找到了幾個新朋友?請用手勢告訴老師。
3、“ang、eng、ing、ong”它們叫什么名字?
4、逐一出示生字卡片“ang、eng、ing、ong”請仔細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都有“ng”,比前鼻音多了一個“g”。
5、師:新朋友后面的“ng”怎么讀呢?請看老師的口形,看哪個小朋友觀察得最認
真、學得最快?要讀準這個音,記住老師的三句話就可以了:嘴巴張開一點,舌頭平平地往后縮,鼻子出氣。
老師用手當舌頭,邊作手勢邊發音“ng”,全班跟讀。
6、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7、對比讀前鼻音“n”和后鼻音“ng”。【先指名讀、后全班齊讀。】
8、師:學會了“ng”的音,新朋友“ang”怎么讀?誰來試一試?師引導生說出:
把a和ng兩個音連起來就行了。
①指名讀。
②開火車讀。
③小組比賽讀。
9、師:認識了“ang”后,小蜜蜂又領了一個新朋友過來“ong”,誰來說一說,你怎樣讀出這個音的?
①指名讀,
②小組讀。
③讀給小伙伴聽。
10、師:剩下的兩個小朋友,不用老師教你們會嗎?出示“eng”、“ing”【師提示:
“e”、“i”和“ng”交上朋友后,發音部位往后*一*。】試試看,讀給同桌聽。指名讀、開火車讀。
設計意圖:
用拼音太陽花的圖片出示教學主題,形式新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教學中抓住難點,以點帶面。在教學后鼻韻母時,關鍵在于 “ng”的發音。先出示“ng”,教師說清楚發音的方法,然后通過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利用小班特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發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 “ang、eng、ing、ong、ying”的發音,以點帶面,面向全體。這種教學設計與教師逐個指導后鼻韻母的發音相比,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ng”
1、師:小蜜蜂帶了誰來了?出示拼音卡片“ying”,猜猜看它喜歡和誰交朋友?為什么?【通過“ying”和“ing”的比較,解決了“ying”的讀音。】
師告訴學生:ing是后鼻韻母,而ying是整體認讀音節,不用拼,應整體記憶。
2、先示范讀“ying”、跟讀、然后分組讀,最后請一學生給ying戴帽子。【打亂順序出示ying的四聲卡片,進行抽讀練習。】
四、鞏固練習
1、師:小蜜蜂剛才看到你們學得很認真,想給大家一個獎勵,做個游戲,好嗎?請在已貼在黑板上的“羊、燈、鷹、鐘”的下面找到它們的拼音名。出示寫有拼音“dēng、yáng、zhōng、yīng”的蘑菇教具。先自由拼讀,然后指名學生找,邊找邊讀,找到了把它貼在圖的下邊。
2、老師示范拼讀“dēng、yáng、zhōng、yīng”。
3、誰愿意當小老師?全班跟小老師讀。
設計意圖:由于低年級學生剛剛入學不久,注意力比較分散,40分鐘學習時間對于他們來說是很漫長的。根據學生活潑、好動、愛玩的特性,在教學中穿插了采蘑菇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五、指導書寫
小朋友,今天我們又交上了幾個新朋友,高興嗎?想要寫一寫嗎?
1、出示四線格,教師范寫ang、eng、ing、ong、ying,學生觀察它們的占格位置。
2、學生練習,愿意寫幾個就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辨別能力。
六、總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4個后鼻韻母朋友“ang、eng、ing、ong”,我們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能夠正確書寫,而且還學習了整體認讀音節ying,同學們真棒!
七、布置作業
1、制作ang、eng、ing、ong、ying小卡片。
2、在四線格上書寫ang、eng、ing、ong、ying各兩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
板書設計:
太陽花的圖片: ang eng ing ong
圖片: 羊、燈、鷹、鐘
蘑菇卡片教具:yáng 、dēng、ying、zhōng
ang eng ing ong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及其四聲,讀誰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由聲母和ang eng ing ong組成的音節,會讀拼音詞和拼音句。
教具準備:卡片和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認讀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及其四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抽讀前鼻韻母的四聲卡片。
二、看情境圖,教學語境歌,引出新課內容。
1、引導看情境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
2、聽語境歌:星期天,天氣晴,小朋友們放風箏,有蜜蜂,有長龍,還有一只大老鷹。
相機出示ang eng ing ong ying。
三、授新課
1、教學ang
(1)讀音,教師讀“放”,指名說說“放”是由哪兩個音拼起來的。
(2)出示ang,告訴學生讀音就和“放”的韻母有些相同。
(3)師范讀,領讀,指名讀,反復練習。
(4)比較ang與an的讀音,告訴學生ang就叫做后鼻韻母。
(5)教學四聲。出示后,讓學生自由練讀。
2、教學eng
(1)教學讀音
說說“蜂”是由哪兩個音組成的。
出示eng,告訴學生音與“蜂”的發音有聯系。
教師范讀,領讀,指名讀。
教學它的四聲。
3、教學ing ong,方法同上。
4、比較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的發音和寫法的異同。
(1)出示: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2)指名說說發音的異同。
5、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ng
提示學生它的音和ing是一樣的,不需要拼。
學生練讀,自學四聲。
四、鞏固練習
1、認讀字母卡片,開展小競賽,看誰指得又快又準。
2、找朋友的游戲。
3、聽音節,說說聲母韻母各是什么。
gang dong ding deng fang
五、描紅和抄寫ang eng ing 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