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教學片斷賞析(精選3篇)
《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教學片斷賞析 篇1
口語交際強調的是“互動”,在新課堂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過程中,產生許多動態生成資源、與文本對話生成資源和學科整合生成資源。教師要開發這些課堂生成資源,把握口語交際訓練契機,培養學生日語交際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新課程雖然編排了許多口語交際專題訓練內容,但是我們教師使用新教材時不能為訓練口語交際而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而應活用新教材,運用課堂教學的生成以及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生成,把握口語交際訓練契機,使學生在具體的師與生、生與生的雙向互動生成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課堂上,由于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思維發展等因素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常常發生變化,往往會有非預設性因素出現,這是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的一次實踐機會,也是一把開啟口語交際訓練大門的鑰匙。教師如果善于應變,善于利用,就能把它轉化為口語交際教學資源,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在小組合作中訓練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一個聽方與說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口語交際”是成功合作學習的橋梁,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始終以口語為工具與同學交往,有許多動態的生成,是訓練口語交際的最好時機,教師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我會拼圖》一課的合作學習片段:
師:你們能拿出自己的拼圖向你小組的同學介紹嗎,就像剛才介紹小豬拼圖一樣。并評一評誰拼得好,誰說得好。
生小組交流練說;評議,評比。
師巡回指導。
其中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是這樣的:
生甲:(拿出小鳥拼圖)我拼的是小鳥圖,我用半圓片當作小鳥的身體,用一個小圓片當作小鳥的頭,用小圓片折一下當作小鳥的嘴和尾巴。
生乙:這小鳥拼圖真漂亮,我也想做一個,但是你這小鳥的嘴巴是怎樣折起來貼上去的?
生甲:(很自豪地介紹)我是在媽媽的幫助下,把小圖片的兩邊往里折。你看就是這么折(動作演示)。尾巴也一樣,只要選大一點的圓片就行了。
生丙:你的小鳥的眼睛原來是畫上去呀,我還以為你是用小圓片貼上去呢。
生丁:你的小鳥拼圖是很漂亮,如果能說一說你用的圓片的大小、顏色,我就要推薦作代表我們組去匯報了。還要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字,把話說通順、連貫那就更好了。
后來這個小組推薦了這位同學代表小組匯報了──
生甲:(拿著小鳥拼圖)我拼的是小鳥圖。我先用一個黃褐色的半圓片當作小鳥的身體,接著用一個黃色的小圖片當作小鳥的頭,貼在身體的左上方,再用兩個相同大小的紅色圓片折或小鳥尖尖的小嘴,貼在小鳥的頭上然后用圖片折成尾巴貼上去,最后,我用水彩筆給小鳥畫上了眼睛。(生情不自禁地鼓掌了)
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大多數是運用口語這一載體來實現信息的多向交流從中了解其他同學拼圖的具體制作過程,同時學習如何向同學介紹自己的拼圖,在交往的過程中,既表揚了同學的閃光點又指出了同學在表達中的不足。這里只是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片段,不同的小組在合作過程中的口語交際生成也不同,只要教師多做巡回指導,就能拓寬學生獲取知識、掌握口語交際技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渠道,為師生間.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提供廣闊的空間,使學生在口語交際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2、在探究中訓練口語交際
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要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問題。學始于思,學生提問就是啟迪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學會提問,然后圍繞問題開展探討也是訓練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重要途徑。如:《我會拼圖》一課的教學片段:
師:(小結)小朋友不但拼得好,而且說得好。下面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杰作貼在展示板上,自己給大家介紹拼圖過程。做一個出色的推銷員;自己去采訪小朋友,他的拼圖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做一個優秀的小記者。
(學生自主交流,主動與小朋友交往,自主去探究,他們多像一只只小鳥,盡情地在天空中飛翔啊,至此,口語交際達到了高潮。老師深入到學生中間,適時指導學生的口語交際,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一切真理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發現,至少由他們重建。本案例,我們以“做推銷員”、“小記者”等形式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機會,注重人人參與,同時教給孩子探究方法,通過把拼圖貼到展示板,開放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伙伴,拓展孩子探索的空間,讓孩子自由發揮,使孩子深入口語交際動態生成的廣闊天地里,運用口語交際,掌握口語交際的技巧,真正體會到與同學開展口語交際的樂趣。
《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教學片斷賞析 篇2
【學習重點】
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使他們愿意把自己拼的圖告訴大家,并能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用圖片拼成什么和用幾句話介紹是怎樣拼的。
【教學過程】
一、展示例圖,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請看(課件展示娃娃圖)。歡迎他嗎?咱班的同學真熱情,能不能把你們的這份熱情說出來?
2、娃娃圖身上有個小秘密,你們發現了嗎?
3、這些不同形狀的紙片都被齊天大圣孫悟空施了法,有七十二般變化呢!你們想知道有哪些變化嗎?
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圖形來拼一拼,變一變。
二、合作探究,自主拼圖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的紙片,放在桌上,開始拼圖。
課件展示要求:
1、如果能照著書上一的圖形拼出來,那么老師給你100分;如果你能拼出跟書上不同的圖形,那么老師給你200分。
2、拼的時候要邊拼邊想你是怎么拼的,做好交流的準備。
三、創設情境,交際互動
1、激發興趣,引導交際:
老師看了同學們的拼圖,很高興,同學們拼得很好,最少都可以打100分,大部分同學可以打200分。如果能把你怎么拼的說清楚,堅持使用普通話就再加 200分。想不想得400分?
2、設置情境,師生互動:
老師也想得400分,讓老師先說好嗎?如果老師說得好,就請伸兩個指頭給老師200分,如果說得不太好就只伸1個指頭,表示100分,當然,我盡量得 200分。
(課件演示,教師講述自己的拼圖經過)
3、營造氛圍,生生互動:
⑴ 小組互說:現在請小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拼的。然后互相評一評,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問一問。注意說的時候要使用普通話,要把話說清楚。
⑵ 指名上臺說:指名到前面展示拼圖,說一說拼圖方法,鼓勵其他學生聽不明白的就問,互相評價。
⑶ 小記者采訪:同學們說得很好,可是我覺得這樣一個一個地說太慢了,老師想了一個辦法,每組派一名學生當小記者去采訪其他幾個同學,互相交流一下吧。
⑷ 反饋交流:指名帶上記者證,拿起話筒采訪交流。
四、展示作品,總結延伸
1、展示作品:拼得這么好的作品要不要貼到前面來展示一下?
2、總結:現在,同學們請看,黑板被我們打扮得多么漂亮,它既成了一個動物園,也成了一個花園、果園。同學們真成了孫悟空,把紙片變成了漂亮的圖形,把黑板變成了多彩的世界。看來,只要我們多動腦,勤動手,就什么都能做到。回家后,請同學們把你這節課上學到的拼圖教給你的爸爸、媽媽和你周圍的小朋友,好嗎?
【點評】
“有表達的自信。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第一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本案例較好地落實了這個目標。課上,教師能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愉快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以幽默風趣的語言舒緩學生的緊張情緒,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語言褒獎毫不吝嗇,大大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欲望。在本節課中,范老師有如下幾點處理得非常好:
1、教師引導巧: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中,教師努力營造了交際的氛圍,創設了交際情境,活動安排循序漸進,逐層深入,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循著“想說、敢說、會說”的學路發展。由開始的準備(歡迎小客人)到教師的示范引路,再到小組互動乃至全班交流、小記者采訪,信息反饋既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又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生生、師生互動,創設了一個語言溝通的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2、評價妙: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在如何調動引導學生交際的積極性和評價交流方面有獨特的做法,如鼓勵學生拼圖時說這些圖片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鼓勵學生創新用100分、200分甚至400分來激勵學生。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還有教師示范引路之后,讓學生用手勢來給教師打分,教師在這一個環節巧妙地呈現出生動、形象、有趣的情境,接著把評價的機會讓給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想說、敢說、愛說,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培養了他們的評價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心理安全和心理放松的狀態下,思維最敏銳、最活躍。而民主、平等、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欲望,同學們暢所欲言,情緒高漲。
3、課外延伸好。有道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在這節課的最后,教師布置學生回家把這節課上學到的拼圖教給爸爸、媽媽和周圍的小朋友,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正是把口語交際的訓練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提高能力。
《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教學片斷賞析 篇3
一、課前準備
1、學生自己動腦筋用各種辦法或請家長指導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形、半圓、大半圓、小半圓。
2、學生自帶膠水、剪刀、尺子。
二、以圖激趣,拼拼說說
1、觀察課文中的三幅圖“熊貓”、“小兔”、“小豬”,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通過觀察引導學生知道三幅圖都是用各種圓片拼成的,激發學生拼圖興趣。
2、小組合作選擇三個拼圖中的一個拼一拼,說說是怎么拼成的。
在小組匯報時引導學生按拼圖的先后順序把話說清楚。如,拼小兔,可以這樣說:我們先用一個大點兒的半圓做小兔的身體,再用一個稍小些的圓紙片貼在身子前面做小兔的頭,頭上貼個小小圓是小兔的眼睛,頭上再貼一片長長的圓邊就是它的耳朵了,然后在身體的下半部貼兩個小半圓當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貼個小圓就是小兔的短尾巴了。也可以按 “頭──身──腿──尾”的順序說。
3、啟發想象用圓形紙片還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學生在介紹時,教師可當場在黑板上貼或畫出學生說的圖形,也可以展示提前貼好的圖形,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并提示學生可以在貼畫上添畫幾筆。
4、學生獨立拼圖或與其他同學合作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并說說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成的(應允許學生用其他形狀的紙片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
三、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1、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互相夸夸自己的拼圖:可以用介紹的口吻說。如,這是我拼成的小金魚。我先用一個大圓片做小金魚的身子,再用一個小半圓做它的嘴巴,用兩個圓邊做小金魚的鰭,貼在魚身子的兩邊,兩個長一點的小半圓貼在魚身子的后邊,當它的尾巴,最后用彩色筆畫出小金魚的眼睛。瞧!多漂亮的小金魚呀。你們喜歡嗎?
2、記者采訪:由一兩個人扮小記者采訪同學的拼圖作品。可圍繞作品名稱、拼圖的方法、評論作品等方面進行采訪(此過程宜在小組內開展,以擴大參與面)。
3、展示拼圖,交流評比:推薦或自薦拼得好、說得好的同學上臺展示。可以介紹怎么拼的,也可以夸夸自己的拼圖。在此基礎上評出拼得最好的圖形,說得最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四、課后延伸
1、在教室一角布置“制作小天地”,展示同學們的拼圖。也可以自由組合,利用幾個人的拼圖編一個小故事。
2、當一回“小老師”,教爸爸媽媽或鄰居小朋友拼貼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