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教學片斷賞析
口語交際強調的是“互動”,在新課堂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過程中,產生許多動態生成資源、與文本對話生成資源和學科整合生成資源。教師要開發這些課堂生成資源,把握口語交際訓練契機,培養學生日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新課程雖然編排了許多口語交際專題訓練內容,但是我們教師使用新教材時不能為訓練口語交際而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而應活用新教材,運用課堂教學的生成以及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生成,把握口語交際訓練契機,使學生在具體的師與生、生與生的雙向互動生成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課堂上,由于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思維發展等因素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常常發生變化,往往會有非預設性因素出現,這是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的一次實踐機會,也是一把開啟口語交際訓練大門的鑰匙。教師如果善于應變,善于利用,就能把它轉化為口語交際教學資源,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在小組合作中訓練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一個聽方與說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口語交際”是成功合作學習的橋梁,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始終以口語為工具與同學交往,有許多動態的生成,是訓練口語交際的最好時機,教師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我會拼圖》一課的合作學習片段:
師:你們能拿出自己的拼圖向你小組的同學介紹嗎,就像剛才介紹小豬拼圖一樣。并評一評誰拼得好,誰說得好。
生小組交流練說;評議,評比。
師巡回指導。
其中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是這樣的:
生甲:(拿出小鳥拼圖)我拼的是小鳥圖,我用半圓片當作小鳥的身體,用一個小圓片當作小鳥的頭,用小圓片折一下當作小鳥的嘴和尾巴。
生乙:這小鳥拼圖真漂亮,我也想做一個,但是你這小鳥的嘴巴是怎樣折起來貼上去的?
生甲:(很自豪地介紹)我是在媽媽的幫助下,把小圖片的兩邊往里折。你看就是這么折(動作演示)。尾巴也一樣,只要選大一點的圓片就行了。
生丙:你的小鳥的眼睛原來是畫上去呀,我還以為你是用小圓片貼上去呢。
生丁:你的小鳥拼圖是很漂亮,如果能說一說你用的圓片的大小、顏色,我就要推薦作代表我們組去匯報了。還要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字,把話說通順、連貫那就更好了。
后來這個小組推薦了這位同學代表小組匯報了──
生甲:(拿著小鳥拼圖)我拼的是小鳥圖。我先用一個黃褐色的半圓片當作小鳥的身體,接著用一個黃色的小圖片當作小鳥的頭,貼在身體的左上方,再用兩個相同大小的紅色圓片折或小鳥尖尖的小嘴,貼在小鳥的頭上然后用圖片折成尾巴貼上去,最后,我用水彩筆給小鳥畫上了眼睛。(生情不自禁地鼓掌了)
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大多數是運用口語這一載體來實現信息的多向交流從中了解其他同學拼圖的具體制作過程,同時學習如何向同學介紹自己的拼圖,在交往的過程中,既表揚了同學的閃光點又指出了同學在表達中的不足。這里只是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片段,不同的小組在合作過程中的口語交際生成也不同,只要教師多做巡回指導,就能拓寬學生獲取知識、掌握口語交際技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渠道,為師生間.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提供廣闊的空間,使學生在口語交際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