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實錄(通用2篇)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實錄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識字,體會“張”字在不同詞語中的不同含義。復習鞏固本單元字詞,積累詞語、佳句。
2、感受發現的快樂,養成積累詞語、佳句的好習慣。培養同學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說能力。
3、能有感情地讀背《鞋》這首詩,能根據所給內容進行口語交際,并使同學感受到家長的關愛。
【教學重點】
引導同學發現識字方法。積累詞語,朗讀、背誦詩歌。培養同學的聽說能力。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錄音課件。
3、生字卡片。
4、一張空白賀片。
【課時布置】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知
1、讓同學觀察一組象形字。
2、同學談觀察后的發現。
3、對同學的發現給予肯定。
并與今字對照,指出學習識字時更需要積極地去探索和發現。
4、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發現、探究識字方法
1、字卡出示“漂、飄、完、園”四個字:
同學認讀后把字卡貼在黑板上。
2、觀察、比較這兩組生字:
同學談發現。
3、小組內交流、匯報:
尊重同學獨特見解,鼓勵同學敢于發表自身的意見。
4、同學匯報后,板書“票、元”兩個字:
同學認讀、組詞、理解詞義。
(板書符合教學內容的組詞)
5、出示“直”、“扁”兩個生字:
生認讀后把字卡貼在黑板上。
6、指導加偏旁組成新字并組詞:
師板書。
7、觀察、比較這兩組生字:
同學談發現。
8、閱讀學習伙伴的話,觀察四組生字,總結識字方法:
“加一加、“減一減”。
9、分別說出:
各組字分別用的哪種識字方法。
10、課件出示6個生字:
同學認讀。
三、聯系生活,體會“張”字的不同含義
1、出示“張”字:
同學認讀。
2、找出班內姓“張”的同學,說明:
“張”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
張爺爺。
(師板書)
3、出示其它帶“張”字詞語:
同學自學,理解字義。
4、生匯報交流,師引導同學理解詞義:
⑴ “張貼”、“東張西望”、“張開嘴巴”,同學用動作演示詞義。
⑵ “一張畫”實物講解。
⑶ “開張”配畫,并在句子中理解詞義,如:
某某飯店今天開張了。
5、引導同學根據“張”字不同意思進行擴詞練習。
四、鞏固方法,課外延伸
1、課后,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2、體會生活中“張”字的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1、導入:這一單元我們已經學過不少漢字了,看看這些字詞和你們成為朋友了嗎?
2、大屏幕出示詞語,同學認讀:
⑴ 指名讀:
指導讀準輕聲和平翹舌音。
⑵ 開火車讀。
⑶ 同桌互讀、互聽、糾正字音。
⑷ 組內交流,理解詞義。
⑸ 指導同學用“照顧”、“精彩”等詞進行口頭造句。
⑹ 全班交流積累的詞句。
二、讀讀背背
1、結合拼音,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詩的內容。
2、師范讀:
同學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認讀、理解詞語:
組內討論,理解“依偎、港灣、享受、溫暖”四個詞語。
(認讀積累,為閱讀掃清字詞障礙)
4、同桌互讀:
在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5、分段閱讀,理解詩歌:
第一段:
考慮:
我家的家庭成員都有誰?
第二段:
結合詩的內容展開合理想象。
第三段:
指導有感情朗讀,體會家的那種溫馨、寧靜、和睦的氣氛。
6、指導背誦詩歌。
7、配樂朗誦。
三、實踐活動
1、積累看電視、上活動時認識的好詞、好句。
(張貼在墻報上,展示自身認識的字、詞、句等)
2、體會家的溫暖,為家做一件力所能和的事。
〖板書設計
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
《鞋》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一、創設情境
1、播放動畫:
畫面上,知心姐姐講述小明生活中遇到的煩惱故事。
激發興趣,引起同學思索。
2、讓女生看,男生閉眼睛。
3、女生把看到的故事講給男生聽,男生聽后在全班講,大家傾聽,引導同學評一評誰說得最清楚,誰聽得最仔細,評議誰做得對。
商議怎樣幫小明想方法。
二、合作探究
1、分組商議:
想什么方法說服小明的媽媽爸爸?
2、小組商議:
個別同學發言,大家傾聽他的想法,然后評議。
3、確定本小組的方法。
4、全班討論:
哪個小組的方法比較合理,最后選定最好的方法。
5、讓各小組內的同學采用自身小組喜歡的方法扮演家長、小朋友、同學等角色。
6、扮演勸說家長的過程:
說服“家長后”,請“家長”談談,為什么接受了“小朋友”的要求。
7、各小組選出優秀的,上臺扮演。
三、創新發展
讓同學說一說自身有哪些類似的經歷,自身又是怎么做的?
說一說自身會做哪些家務?
教教其它同學。
交際感言:
用一句話,一句廣告語、一幅畫、一首歌,表達學習后的情感體驗,呼吁給小朋友一個生長的世界。
四、安排同學看展示臺的內容
〖板書設計
我該怎么辦?
溝 通
說清楚 聽仔細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實錄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自主識字,提高識字的興趣。
2、積累詞語,感知詞語搭配的準確性。
3、正確流利地背誦諺語,學會真誠地關心、幫助別人。
4、通過故事會活動,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發言,大膽表述見解,積極參與討論的能力。
5、通過擂臺,復習鞏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
我的發現
1、 讀一讀,看一看:大家發現這些漢字的什么結構特點?
2、 師生交流:這三組字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由兩個或三個相同的部件組成的合體字,都給人一種方正、勻稱、平穩的美感。但每組字的具體結構形式不同,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
3、 比一比:像這種相同的部件組成的合體字還有嗎?寫下來,看誰多。
日積月累讀讀認認
1、 復習減一減識字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后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
2、 讀讀認認要認識的義、占、勾、庫、糧、唐、荒、爪、付九個漢字,讓學生在復習減一減這一識字方法的基礎上,自己發現每組的兩個字的特點,自主識字。
3、 讓學生多自讀、齊讀幾遍,在讀中感悟熟字跟生字讀音的關系。
4、 請學生給生字一字開花。
日積月累讀讀記記
1、 讓學生反復朗讀這些四字詞語,感知一些詞語內的兩個詞之間搭配的準確性。
2、 填空練習,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泉水( )、琴聲( )、枝葉( )、空氣( )。
日積月累讀讀背背
所選的四個句子都是諺語,其中包含的思想體現了第二組課文的人文教育主題:要學會真誠地關心人、幫助人,因為這樣不僅能給他人帶來溫暖,而且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
1、讓學生先自讀自悟幫助人的好處;
2、指名讀,教師邊聽邊予以指導;
3、在小組里檢查背誦;進行背誦競賽,教師只略述某個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誰能最先背出相關的諺語。
口語交際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出示案例,引出話題。
師描述:一位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路,正焦急地站在路口,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
3、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尋找話題:你周圍有需要幫助的人嗎?
提示:可從家人、同伴、鄰居、福利院的孤兒、貧困地區的兒童等方面去想。
4、相互交流,暢談個人經歷。分小組交流,說說自己曾經幫助什么人做過什么。每組推薦出做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他的事跡。
5、創設多個情境,練習對話。
情境一:一個老爺爺在路邊病倒了,你會怎么做?(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學會與人交流,如請路旁的大人幫忙;打110求救。)
情境二:當你十分忙,別人又急需你的幫助時,你該怎么辦?(學生可以通過討論,交流思想,進行對話練習。)
6、在組內開展獻愛心活動,大家群策群力發表意見,互相取長補短。然后根據商量的方案,試著表演一下幫助的過程。
7、展示表演,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表演獎。
展示臺故事會
故事會是針對本組的專題而設計的。在活動前教師要讓學生查閱關于記述雷鋒故事的書刊,或請爸爸媽媽講述一些雷鋒的故事;同時還要留心身邊的同伴、家長、鄰居和其他人樂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動的準備。開故事會時黑板上要寫上會標,故事會開始和結束時可以高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以創設一種崇敬、頌揚、學習的氛圍。同伴講述故事時其他學習要認真聽。
附: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在這里,
我要唱一個人。
他不是將軍,
卻立了無數功勛;
他不是文豪,
卻寫下不朽詩文;
他如此平凡,如此年青,
象一滴小小的春雨,
卻滲透億萬人的心!
為什么呵為什么,
十億人民的心里,
都念著這個
二十二歲士兵的姓名?
他呵,
是一滴水,
卻能夠
反映了整個太陽的光輝!
他呵,
是剛展翅的鳥,
卻能夠
一心向著黨飛!
他呵,
是才點亮的燈,
只不過
每一分光都沒浪費!
他呵,
是剛敲響的鼓,
卻能把
每一聲都化成雷!
呵雷鋒!
你不為自己編歌曲,
你不為自己織羅衣;
你不為自己梳羽毛,
你不為個人流一滴淚。
呵雷鋒!
你,《國際歌》里的一個音符,
你,紅旗上的一根纖維;
你,花叢中的紅花一瓣。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青春!
永生!
壯麗!
看列兵雷鋒呵,
一步一個回聲,
一步一個歌曲,
直晌透
未來的無窮世紀!
展示臺擂臺
擂臺是復習鞏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練習。全體學生可先按照泡泡里提示的查字法查標和觸兩個字,看誰查得又快又準。然后分小組舉行擂臺賽,獲勝者參加全班的擂臺賽。
教師給每個小組發一張題卡,每組將填好的題卡展示出來,師生共同評議,對優勝者給予表揚。題卡設計如下:
要查的字 讀音 部首 在字典正文哪一頁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語文園地二,語文園地二-教學實錄2,語文園地二-課堂實錄,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語文園地二-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