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教學實錄(精選2篇)
雨點教學實錄 篇1
師:(出示“雨點下落池塘圖”;手指池塘)這是什么?
生:(齊聲)池塘。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池塘呀?
生:小池塘。
師:你從哪兒看出這是個小池塘的?
生:雨點躺在池塘里睡覺,頭接近池塘的那邊,腳接近池塘的這邊,從這里可看出這是個小池塘。
師:瞧雨點的樣兒,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點也不擔心池塘里的水會把他沖走呢?
生:因為池塘太小了,它里面的水不會流動的。
生:有時可能有點兒晃動。
生:有點兒晃動,像搖籃一樣,雨點會睡得更香。(板書:睡覺)
師:(出示“小溪圖”)如果雨點落進小溪里,他還能像落在池塘里那樣躺下靜靜地睡覺嗎?生:不能。
師:為什么?
生:我看出小溪正在山間慢慢地流淌著,雨點再也不可能像在池塘里那樣,躺下靜靜地睡覺了。
師:雨點會隨著溪水慢慢地流淌著,雨點再也不可能像在池塘里那樣,躺下靜靜地睡覺了。雨點會隨著溪水慢慢地流淌,就像人在———(師以散步姿態提示)
生:(齊聲)散步。(板書:散步)
師:(出示“江河圖”)如果雨點落進江河里呢?
生:(看圖后若有所思)那他再也不是散步的樣子了。
師:會是一幅什么模樣呢?
生:奔跑。
師:你為什么要用“奔跑”這個詞來形容?
生:我背過一首唐詩,其中有一句是“不盡長江滾滾來”,落在里面的雨點,一定會隨著滾滾江河不停地“奔跑”。(板書“奔跑”)
師:你真聰明!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畫,聯系背過的詩句回答,完全正確,我們給他鼓掌。
師:如果雨點落進海洋里,又會是什么模樣呢?我們來看一看這幅圖。(出示“雨點隨海浪跳躍圖”)
請小朋友觀察畫面,看看落進海洋里的雨點在做什么?
生:雨點在隨著海浪跳躍。(板書“跳躍”)
師::“跳躍”和“奔跑”有什么不同?
生:“奔跑”是在地面上跑,“跳躍”要離開地面,像飛起來一樣,比奔跑更快。圖畫上的雨點,隨著涌起的海浪,像騰云駕霧的孫悟空,飛上了天空。
師:理解理解得真好!
師::雨點只有落進池塘里,才有可能靜靜地躺下,一動不動地睡覺;他落進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就會動個不停,沒有片刻的寧靜,要么隨著緩緩流淌的溪水在山間散步,要么隨著滾滾的江河不停地奔跑,要么跟著涌向天空的海浪一個勁兒跳躍。
【評析】:這一教學片斷精心設計,別具匠心,給人以深刻啟迪。
一是巧抓動詞。老師巧妙抓住雨點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特點,從教材中提煉出“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等動詞,在啟發學生根據圖示、結合詩意理解時,相機板書,連同先前有心留下的板書,組合成有機整體,學生自然層次分明地把握全篇了。
二是運用比喻,加深理解。雨點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呈現了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的態勢,但如何具體理解呢?老師注意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已學知識,或用搖藍中甜睡的小囡、或擬人散步的模樣、或引唐詩佐證“奔跑”、或借孫悟空比狀“跳躍”,這就更讓學生覺得貼近可感、收到“因方借巧、即勢會奇”的效果,悟解得更加深切了。
雨點教學實錄 篇2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以及電腦演示初步感知雨水對植物生長的作用這一科學常識。
2、運用電腦網絡學生自主認讀十二個生字,以及由它們組成的生詞。
3、在識字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相應課件、《小雨點》伴奏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新朋友,想不想和他們見面? (答) 師:你瞧這是誰。(出示雨點課件)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雨點兒。(出示課題)這哪一個字是生字呀?(點)請大家認讀。(學生讀,讀好第三聲)它的部首是:四點底。雨點兒可愛極了,所以我們加上個“兒”字,讀起來既親切又可愛,這叫兒化音,請大家跟我讀(可加手勢指導:讀完點舌頭往上一卷就行了)。
(二)初步感知課文
師:(出示課件)雨點兒有大有小,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從空中落下來時說了些悄悄話,你想知道嗎?請你聽一聽(師讀課文) 你聽到了什么?(生自由答)
師:大家說的真好,可以看出你們對雨點兒有了一些了解。現在,請大家自己來讀一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從課文中找出生字畫上圈,再讀一讀、認一認。
師:大家都找到了嗎?(找到了)
你都找到了哪些字?(我找到了清、飄……)
你找的真多,還有呢?(我找到了數,半、空……)
你真棒!……
師:瞧,我們剛才把生字都找出來了,現在請各小組組長帶大家讀一讀這些生字。
學生小組自學,老師巡視指導。
(三)在游戲中識字、學詞、讀文。
1、識字
(1)出示課件(摘蘋果,帶拼音生字)師:我想你們應該學的不錯,那現在讓我們輕松一下,跟老師到果園里摘蘋果。你們看,蘋果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蘋果,想吃嗎?只要你能帶大家拼讀出蘋果上的生字,就能摘下蘋果。誰來試一試?
(2)師:剛才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少,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那現在請組長再帶大家讀一讀、認一認生字卡,看一看是不是每一位同學都會念了,都認識這些字了,大家可以互相幫助。一會兒我們還要去采更大更紅的蘋果。
師:都讀完了嗎?走,我們去采更大的蘋果。
(3)出示課件(摘蘋果,不帶拼音的生字)師:你看看這棵樹上的蘋果真大呀,蘋果上的生字沒有了音節,可有點難摘,你還會嗎?
(4)鞏固:老師出示不帶拼音的蘋果圖,指名由學生當小老師帶大家
生:請大家跟我讀“清”(直呼)
師:你太厲害了。
師:這個“清”字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呀?
生(指名答):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青字。
師:好,我們接下去摘。
生讀(直呼)。(讀對了蘋果就掉下來,及時糾正發音。)
依此類推。(當讀到“清”、“飄”、“空”、“問”時,可以問學生:你是怎么記的?)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摘了這么多的蘋果,高興嗎?(高興)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件更開心的事。
(4)游戲鞏固。師:今天,我還邀請了許多雨點兒來和大家做游戲,誰要?老師先把雨點兒分給大家。(雨點:大雨點12個,寫生字;小雨點12個,寫音節。把雨點兒分發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