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課時教案(精選3篇)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課時教案 篇1
一、揭示課題,復習舊知
1、板書課題:
圍繞“借”提出問題。
2、學生可能提出:
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怎么借?向誰借?借到了嗎?
二、全文朗讀
課件展示──動畫。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段
1、學生自讀自悟:
圍繞提出的問題,在課文上批注。
(向誰借“△△”,怎樣借“ ”,結果怎樣“○○”)
2、全班交流:
你讀懂了什么?
指名學生說,教師相機指導,結合板書:貼三個動物的圖片。
⑴ 引導學生分析3、4、5段:
生: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讀)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老牛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趕蠅子呢。”燕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師:再讀讀這幾句話,想想:小魚、老牛、燕子為什么都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生:因為它們的尾巴各有用途,小魚要用尾巴撥水,老牛要用尾巴趕蠅于,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⑵ 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圖畫,幫助理解動物尾巴的用途。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撥水 趕蠅子 掌握方向。
3、指導學生品讀3、4、5段:
師:小壁虎這么可憐呀!小魚、黃牛、燕子怎么都不愿意幫她呢?我們再讀讀課文吧。
⑴ 逐段品讀:
結合討論不借尾巴的原因。讓學生自由選擇自然段。
(課件展示──圖片配上對話文字)
生:小魚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因為如果借給它,小魚就沒有尾巴了,它會沉到水里去的。
生:小壁虎那么小,老牛那么大,尾巴怎么能接到小壁虎的身上呢?
生:……(發表許多意見)
師:同學們的想象非常豐富,理解得很正確。那么,你們讀讀看,小魚、老牛、燕子的話該怎么讀?
生:(有滋有味,搖頭晃腦地讀。)
師:指名學生讀,組織全班評議。
(可從語氣、語調、速度等方面結合動物的特點評議。)
⑵ 出示句子比較讀,展現禮貌教育:
老牛,你把尾巴借給我吧!
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⑶ 師出示鉛筆做教具,讓學生上臺借鉛筆。注意禮貌用語。
⑷ 課件出示三句禮貌用語,教師串獨白,以小組分角色,讀3、4、5自然段。
⑸ 課件展示:
各種動物的尾巴具有的不同功能。
4、小結延伸,引導學生編故事:
師: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傷心啊!假如小壁虎繼續向其他動物借尾巴,它會來到什么地方,向誰借,怎樣借,借到了沒有?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作家,像課文那樣,編故事。
學生自由編;在小組里說、評、議;指名說,全班評議。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說:“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蕩秋千呢!)
四、學習6、7自然段
1、自讀、討論: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媽媽。哪個詞語在課文中多次出現了?
(“爬呀爬”在三個自然段中反復出現,說明了什么?──爬得慢、艱難)
仿照說話:
小燕子飛呀飛,飛到南方去。
運動員跑呀跑,跑到終點。
我們爬呀爬,爬到山頂。
2、小壁虎爬回家里找媽媽,結果怎樣呢?為什么?
3、解釋:
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又可以長出來。這種能力叫“再生”。
(舉例說明──人的頭發、指甲)
4、指導朗讀:
小壁虎這時的心情可高興了,它說的話該怎么讀?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評議)
五、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進行、
3、指定一小組上臺表演。
六、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延伸:
小壁虎看見自己長出一條新尾巴,多開心哪!它會告訴誰?請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編故事:小壁虎會怎樣把這件事情告訴它的朋友呢?它的朋友又會怎樣對小壁虎說呢?
2、總結:
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艱難過程,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護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從中還了解了很多動物的尾巴的不同功能,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小壁虎身上學到了禮貌待人的好品德。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課時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復習本課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并背誦。
3、通過學習課文知道動物的尾巴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4、以拓展的方式訓練學生說話和想象的能力。
5、積累詞語。
二、學習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看動畫片,今天老師把小壁虎借尾巴的動畫片帶來了,請大家欣賞。
(二)讀課文
師:動畫片中的阿姨讀課文讀得多好啊,我們也來學學。讀的時候,遇到生字要多讀幾遍,看誰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得又熟練,又有感情。(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檢查生字情況。
出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和句子,學生認讀
(四)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題中的圖片(幻燈一):師:同學們看,小壁虎明明有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為什么他還要去借尾巴呢?
(2)小壁虎的尾巴真的是被蛇咬斷的嗎?(出示幻燈2的圖片)老師范讀第一自然段,再問:小壁虎的尾巴真的是被蛇咬斷的嗎?
(3)指導朗讀。老師聲音大,同學們小聲跟老師讀,注意輕重和語速。
師過渡: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小壁虎想:向誰去借一條尾巴呢?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幻燈4里的圖片,問:小壁虎看到小魚有一條怎樣的尾巴呀?樣子像什么呀?師小結:小魚像扇子一樣的尾巴在清清的水里搖來搖去,多漂亮呀!小壁虎會對小魚說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2)出示幻燈4里的文字。指名讀,指導朗讀(用動作表演出課文中的動詞)。點評,齊讀。
小壁虎沒從小魚那里接到尾巴,怎么辦呢?小壁虎接著又向誰去借尾巴了呢?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練讀三自然段,然后找讀得最好的同學來分角色朗讀。
(2)指名分角色朗讀。(戴頭飾
(3)看圖自由練背第四自然段。指名背。集體背。
課間休息:做小雞操
4、老師過渡: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媽媽。小壁虎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稱方式引導學生復述課文。)
(五)、總結歸納課文,完成板書。并拓展知識面: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么作用?
(六)、練習。(讀一讀詞語,選擇其中一個詞語說話。)
總結談話:小朋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很多關于尾巴的秘密。其實,大自然中的秘密還有很多很多,只要問們仔細觀察,你一定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課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后田字格里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其敘述方法。
3、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能熟讀生字,流利地朗讀課文,規范書寫9個生字。
2、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理解借尾巴原因
1、導語: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斷的,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2、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以上問題。
3、動作演示理解“一掙”,理解小壁虎尾巴易斷的特點。
4、指導朗讀句子:
沒有尾巴多難看哪!
二、先扶后放,學習借尾巴的經過
1、小壁虎向誰借尾巴,怎么借的,借到了嗎?朗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以扶為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⑴ 小壁虎來到哪?
⑵ 比較句子哪句好,為什么?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
小壁虎爬到小河邊。
⑶ 學習第3、4句:
出示句式:
小壁虎怎么說,小魚怎么答。
(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學生分組讀對話。
⑷ 出示句式:
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是因為小魚要用尾巴撥水。
“撥水”是什么意思?
演示魚模型,理解“撥水”意思。
⑸ 總結學法:
(指著板示的句式)
我們學習第三自然段,先學習壁虎爬到哪,看見什么;再學習小壁虎怎么說,小魚怎么答;最后想想: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壁虎。
⑹ 填空練習,回顧本段的構段方法,練習背誦課文。
3、半扶半放,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 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讀書要求:
找出與第二段不同的地方。
⑵ 反饋:
指導讀角色對話,理解老牛尾巴的作用。
⑶ 填空練習,指導背誦。
4、放手自學第五自然段:
⑴ 學生自讀課文,像小老師一樣向別人提出問題。
⑵ 學生提問,學生解答,教師隨機指導。
⑶ 練習背誦本段課文。
三、學習第六、七段,了解小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
1、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
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
(難過、高興)
2、小壁虎為什么難過?
(因為它向水里的魚、陸上的黃牛、空中的燕子都沒借到尾巴。)
3、它為什么高興?
(因為它又長出一條新尾巴啦!──再生)
練讀句子。
4、小結:
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再生的特點對它有什么用處?
四、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壁虎媽媽叫小壁虎傻孩子,小壁虎到底傻不傻?
2、學習本課,我們知道了魚的尾巴能撥水,黃牛的尾巴能趕蠅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護自己。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么用?
出示課件:
屏幕中顯示了猴子、松鼠、啄木鳥、狗等動物,讓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
3、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比如: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說:“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蕩秋千呢!”
【板書設計】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斷尾圖片
(易斷)
小魚圖片 搖 撥水
黃牛圖片 甩 趕蠅子
燕子圖片 擺 掌握方向
小壁虎長出尾巴圖片
(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