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一課水鄉教案
音樂知識:附點四分音符 教學基本要求
1.在模仿“知了”鳴叫聲中學習附點。
2.講解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從實踐中掌握。
(1)圖解: (2)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比較。
(3)從過去唱過的歌曲中找附點四分音符,如上節課《采菱》就有。
找出《采菱》曲譜中的附點四分音符,并從唱曲調中熟悉附點四分音符。
(4)結合《柳樹姑娘》的實踐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5)名稱的由來:強調附點,所以把附點放在前面。
(6)附點的時值:增加原音符時值的一半。 二、聆聽《洪湖水,浪打浪》教學基本要求
1.介紹歌劇《洪湖赤衛隊》的時代背景——20世紀20年代末,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建立革命根據地與敵人斗爭的情況。
2.介紹《洪湖赤衛隊》劇情(講故事):1930年湖北沔陽縣委為配合紅軍行動計劃,暫時把赤衛隊撤離彭家墩。當地惡霸彭霸天乘機卷土重來進行報復。赤衛隊在鄉黨支部書記韓英及隊長劉闖的率領下襲擊敵人,彭霸天設計派密探尋找赤衛隊。隊長劉闖中計暴露目標,韓英掩護隊伍撤退時,自己與分隊長王金標被捕。王金標叛變,韓英堅貞不屈。敵人逼她母親勸降,但韓英母女互相激勵寧死不屈。敵人又把叛徒王金標放回,要他把赤衛隊誘入伏擊圈。韓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黨員)掩護下脫險,及時趕回部隊槍斃了叛徒,配合大部隊消滅了土匪彭霸天。
3.欣賞女聲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這是歌劇第一場唱段,反映根據地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洪湖魚米鄉的一片好光景。學生可邊聽音樂,邊看歌詞邊做搖船動作,感受音樂的內容與風格。
4.小結:這是20世紀30年代湖北洪湖水鄉的一景。
板書設計
課后記錄
編寫者
水鄉 第3課時
教 學
內 容 1、學唱《柳樹姑娘》 2、聆聽《漁光曲》 3、豎笛吹奏
設 計
理 念 以多首音樂作品為教學題材,運用聽、唱、動的方式感受水鄉。
課 時
教 學
目 標
1、繼續學唱《柳樹姑娘》第二聲部
2、了解、感受中國四、五十年代的水鄉
3、豎笛的初步認識
教學重點
《柳樹姑娘》第二聲部
教學難點
《柳樹姑娘》第二聲部
教學
資源
鋼琴、教學光碟、
修改意見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1、學唱《柳樹姑娘》第二聲部。
(1)聽錄音范唱,注意第二聲部進入的位置。
(2)第二聲部“啦啦啦”表達什么情緒?
(3)學習頓音記號“ ”。
(4)唱第二聲部,看教師的指揮進入,要唱出歡樂的情緒。(5).二聲部合唱。
2、聆聽《漁光曲》教學基本要求
1.介紹《漁光曲》的背景資料。
(1)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漁光曲》的主題歌。
(2)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民(漁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壓迫的簡單歷史介紹。
2.欣賞《漁光曲》第一段,邊看圖形譜,邊聽音樂。
(1)介紹《漁光曲》的內容特征:反映漁民的辛酸血淚,速度徐緩,描繪了漁船在茫茫大海中隨波起伏的情景。
(2)提出欣賞要求:這作品的創作年代是20世紀30年代,離開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異很大,要求學生認真細致耐心地聽,這也是對舊社會人民生活的了解。聽完后要編一個故事向大家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