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五課媽媽的歌教案
第 五 課 媽 媽 的 歌教案一
課型:綜合
授課時間:三課時
教學內容:聆聽《媽媽之歌》 《魯冰花》 《小白菜》
表演《媽媽的心》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教學目標:1.愛祖國、愛人民、愛長輩是我們少年兒童的祟高品格。本課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現了“音樂與人”這一主題,反映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少兒對媽媽深切的愛。
2.在聆聽活動中了解女聲、男聲、童聲的演唱形式。
3.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四分休止符。
教學重難點:了解女聲、童聲的演唱形式
聽辨音的高低
教學方法:講授法、示范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
第 一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小牧笛》
邊唱邊表演
三、新歌教學
1、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你知道媽媽的心中最牽掛、最關心的是誰?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聽一首《媽媽的心》,聽后說說這首歌曲唱了什么內容?用什么速度演唱?
2、聽錄音
師生交流上述問題
3、聽錄音范唱兩遍,學生輕輕跟著錄音哼唱。
4、跟琴練唱
5、問:你們有沒有發現歌譜上有“0”?
講解休止符
7、再聽錄音范唱,輕聲跟唱
要求:看到譜上“0”要休止
師生討論: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達怎樣的心理狀態?
8、有感情地演唱。
9、學唱歌譜
分組展示,師生評價。
四、聆聽《媽媽之歌》
1、導入:老師又帶來一首《媽媽之歌》,聽后說說歌曲又唱了什么內容?
2、初聽
師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內容。
3、介紹
師:這是一首云南納西族民歌,納西族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調”抒發對母親恩情的歌唱。
4、復聽
設問:這首歌是男聲唱?女聲唱還是童聲唱?
學生交流
5、再次復聽
學生看歌詞跟錄音輕輕哼唱,體驗母親的深情。
五、教學反思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媽媽的心》
三、《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1、導入:講故事,放背景音樂《唱給媽媽的搖籃曲》伴奏。
師:我們把這個故事編成歌來唱好嗎?
2、出示歌詞,請小朋友們選一段歌詞試試編一編,可以小組討論后派一個代表唱一唱,其余學生評價一下。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段旋律,請小朋友們聽一聽,它的情緒是怎樣的?
聽范唱錄音,學生交流。
3、你能用動作來表達這首歌曲的情緒嗎?
聽錄音,學生自由表演。
4、再聽錄音,聽后說說是誰在唱搖籃曲?唱給誰聽?
5、用“lu”哼唱曲調。
6、放錄音,輕聲哼唱。
7、這首歌曲是小朋友看到媽媽工作很辛苦,因為勞累而睡著了,于是把桌子當成搖籃,邊搖邊唱,說明小朋友怎樣?
師:為表達對媽媽的熱愛之情和表現夜晚的寧靜,應該用什么情緒演唱?速度呢?
用深情、輕柔的聲音,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8、看歌詞,問:歌曲中有幾個人物?
9、學唱歌譜
10、拓展
師:看到媽媽工作得這樣辛苦,我們除了給媽媽唱搖籃曲,還應該怎樣做?
五、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