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第九冊音樂全冊教案
五年級第一學期第九冊音樂教案
第一課 朝 夕
一、教學內容:
1、聆聽《晨景》、《漁舟唱晚》。
2、表演《清晨》、《晚風》。
二、教學目標:
1、在音樂中描繪自然界周而復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課就用這一題材為主題編選了四個作品,以體現“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把圖形譜、字母譜、簡譜(數字譜)綜合運用,以拓寬樂譜記錄形式的知識。
3、在音樂實踐中掌握六拍子拍號。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5、學習口琴的高音吹奏方法并進行實踐。
三、重點:在音樂實踐中掌握六拍子拍號。
難點:把圖形譜、字母譜、簡譜(數字譜)綜合運用。
四、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表演《清晨》
1.這是一首校園歌曲,在演唱風格上要通俗樸素,像說話似的歌唱。
2.聆聽范唱,對歌曲整體有所了解。
設問:
(1)歌曲表述怎樣的內容?
(2)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3.學生自學第一樂段16小節曲調。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視唱;可以使用口琴,可以個人自學;可以合作自學。
4.在教師指導下學唱第二樂段曲調。指導的重點是音準:
“ ”這一樂句大跳音程要唱準,第一個fa(4)音要唱準。
5.在教師的口風琴伴奏下,歡樂地唱好全曲曲調(教師的口風琴伴奏為學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詞4段較長,建議唱第1、3、4段歌詞,第2段歌詞留給學生自己學唱。這樣也不影響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學時間用于唱好歌曲,處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的對比要表現出來。
7.口琴伴奏的雙音分解和弦有一定難度,并且調是1=g,伴奏譜上“7”出現次數較多,“7”音的音名位置是#f,要對學生講清楚。
8.打擊樂伴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性,不要包辦代替,但要合理合情。
9.小結:這是聲樂表現“早晨”的一種形式。
二、 聆聽《晨景》
1.歌曲《清晨》用聲樂形式歌唱早晨,器樂又如何表現早晨?你聽聽這一段音樂描繪是什么?——聽《晨景》主題。
2.教材中用三種形式記錄了這段音樂:線條圖形譜、線條字母譜、簡譜。記錄樂譜的形式很多,這三種在學校音樂教育中被廣泛動用。專業音樂教育還運用五線譜等等。再聽一次主題并看譜哼唱一次。
3.重點聆聽《晨景》第一部分(連續聽兩遍)。初聽的要求:邊聽邊對照教材中的三幅圖,你認為這三幅圖能否反映音樂所描繪的晨景?你能畫出更好的圖來表示嗎?
復聽要求:如果還可以的話,請在這三幅圖下寫出一句恰當的文字說明。
(如“晨曦微露”、“初顯陽光”、“太陽升起”)
4.欣賞全曲(時間不夠可省略)。
5.小結:
(1)簡介格里格生平。
(2)器樂曲表現早晨的一例。
三、 編創活動:《早晨》
1.內容主題《早晨》是規定的,其表現形式是放開的,這樣給學生留出充分的余地去思考,去創造。
2.表現早晨的內容非常多,如歌曲《清晨》所表達的就是發生在早晨的活動。管弦樂《晨景》也是對景色的描繪。作為一個學生把早晨的活動思考一下,然后表現其一個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學路上”、“早晨醒來”等等,都可以運用各種形式加以表達。
四、 小結。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