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三單元鑄造永恒教學設計
以及編鐘的復制、保護
節選 15分鐘左右
三、金編鐘的故事
北京故宮博物院有一套金編鐘,它是乾隆80大壽時臣子們送的大禮,關于這套編鐘的故事讓我們一起通過短片了解一下。
了解“金編鐘”的故事
15分鐘左右
四、小結
編鐘知識小競賽
用競賽的形式檢驗一下自己對編鐘的了解。
第三單元 第三課時
教學時間:六(1)(2)(3)(4) 3/28~3/30
教學準備:
1. 編鐘的音響資料
2. 銅鼓舞的圖片及音響資料
教學內容:
1. 聽賞樂曲《楚辭》片段
2. 了解銅鼓舞
教學目標:
1.聽賞編鐘音樂作品片段,感受其音樂特有的聲音效果,了解我國古代音樂知識,感受悠久的文化藝術魅力。
2.認識銅鼓舞,并簡單了解它的歷史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和老師用歌聲進行問候
二.欣賞樂曲《楚辭》
1.學生視唱歌譜
2.對較難的小節進行重點練習
有相似的樂句,找一找,再對比唱唱
3.聽聽編鐘與眾不同的音色
4.編鐘的演奏特色
5.再欣賞,跟唱旋律
慢速視唱歌譜一遍
難點小節大家一起練習解決
全曲有八行,每兩行的節奏、音都比較相似
欣賞編鐘的音色
它屬于變音打擊樂器,發音類似鐘聲,清脆悅耳,延音持久具有東方色彩
跟唱旋律(唱歌譜)
可以根據班級情況節選一些樂句唱
三.欣賞銅鼓舞
1.欣賞表現舞蹈主題的青銅器作品
2.了解《奏舞》
3.先今的腰鼓舞、長鼓舞、太平鼓舞和蓮湘舞等都由《奏舞》演變而來
a周代青銅壺
b戰國青銅圓壺
是一種與祭祀禮儀有關的舞蹈,它原來用于祭祀,后來也用于群眾性的自娛和表演
四.欣賞壯族等少數民族銅鼓的表演 欣賞少數民族的銅鼓舞表演
五、小結
鼓勵有興趣地學生可以再自己收集一些資料
后記:
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編鐘的音樂資料非常有限,由于它具有獨特的歷史性,所以這個單元我側重從了解編鐘的歷史故事開始激發學生的興趣。兩個課時,學生觀看有關編鐘的故事片都顯得很認真,但以后觀看音響資料時我還要多做準備,內容可以有重點地選擇性地看,這樣課堂效率會更高。